北京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高级搜索  

卅载写真情,大爱凝“地空”——记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宋振清
日期: 2012-05-21  信息来源: 党委组织部

【编者按】七一前夕,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过程中,北京大学隆重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授予其中10位同志最高荣誉——“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这10位标兵,分布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医疗、产业等不同领域,有的是多年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院士、学者,有的是教学管理“双肩挑”的教师,有的是常年默默奉献在基层的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有的是在医疗科研领域救死扶伤、锐意进取的医务工作者,有的是依然热心于党的事业的退休老同志,还有在同学中树立起全面发展优秀标杆的青年学生。他们集中代表了北京大学共产党员的形象,是学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际成效的体现。

从即日起,本网将连续刊载10位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的通讯文章,号召全体师生以他们为榜样,锐意进取、追求卓越,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30余年的党务工作经历,岁月更增加了她对党的热情,行走在她热爱的燕园,工作中她始终记得最初的梦想。

近10年的党委书记工作,她从没有说过劳累,她不知疲倦地工作,用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将爱的阳光挥洒在学院的每一个角落,挥洒在师生每个人的心头。

她总是说,年轻教师更需要鼓励,离退休教职工更需要关怀。作为学院的党委书记,她却丝毫不在意自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学院的发展。

这就是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宋振清,她的生活用大爱写就,她的工作用对党的忠诚描绘,爱和阳光下,她的名字携带着每一个地空人最质朴的爱戴。

 

漫漫长路,责任与共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是由原地质学系、地球物理学系的固体地球物理专业与空间物理专业、遥感所和城市与环境学系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组成。学院成立时间短、历史遗留问题多,工作非常繁重。有着30余年党务工作经历的宋振清,2001年走进了这样的工作环境,继续从事她有着丰富经验的党务工作,这一干就近10个年头。

宋振清的敬业精神和投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虽然已近退休之年,身体的各项健康指标开始亮红灯,但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仍经常看见她工作到深夜。去年是地质学系建系100周年的大喜日子。她和院领导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全力筹备系庆工作。从庆典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到“地质之光”纪念石的申请、落实观赏场地;从《科学时报》、《国土资源报》对地学人物的连载、报道到两本文集(系史文集、纪念文集)的出版;从各项活动场地的落实到庆典晚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无不凝结着她的心血。有青年教师劝说:“宋老师,您应该多注意休息。”宋振清总是回答说:“谢谢关心!没关系,累不着。”

作为党委书记,宋振清日常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然而,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找到她,她总会和对方坐下来一起商量、出谋划策,用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大家答疑解惑,理清思路。

她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位同志。她始终坚持以“努力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日常工作为基础,以支部建设为重点,以服务大家为宗旨”为指导思想,以“团结协作,把握大局,凝聚人心,求真务实、加强融合”为工作原则,以“建立一个团结、和谐、务实、高效的党政领导集体”为目标,带领全院师生不断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如何创建一流学科”的问题,全面推进学院党政、教学、科研、工会、学生工作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在她的带领下,地空学院从最初的“大改装”,到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这些规章制度正常运转,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使得学院的行政工作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相关制度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的各项工作。如《地空学院青年教师参加校级教学演示竞赛的决定》就是为调动青年教师参加学校“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演示竞赛”而产生,学院多次获组织奖,对加强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功不可没。

作为党委负责人,宋振清同志十分注重与行政班子的工作配合。在她的带领下,党委与行政班子一起抓大事,把握学院发展方向,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对学校有关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仔细布置、认真落实、及时检查,抓好工作的每个环节,落实好工作的每个步骤。为促进学院健康、和谐的发展,发挥了领导、检查、监督和保证的作用。在党委、行政密切配合下,无论是各专业合并初期的融合还是目前进一步的发展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每逢重大的事件、重要活动和节假日,如“抗击非典”期间、奥运会期间、60周年国庆活动期间,她都坚持在第一线,确保工作万无一失。

在逸夫二楼里,宋振清总是十分忙碌。路漫漫,是宋振清对党和学院的责任心让这路更开阔,看她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详细记录着她每天的工作,还用红黑蓝三种颜色对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标注,每完成一件事,她都会在上面打上一个钩,每一个钩都是一幅事情圆满完成的美丽图画。她正是以如此热情对待工作,以如此真情对待学生,以如此责任对待党的工作。

师者大爱,点滴真心

学院同学都说,他们“有一位厚道的党委书记”。

在这个教工关系和睦,工作氛围融洽,“人气十足”的学院里,宋振清就是同学们口中“厚道”的党委书记。看她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样子,谁也不会将这位亲切的“宋老师”,和党委书记的“架子”联系在一起。平时学院里有脏活重活,她总是一马当先,她的学生说,“宋老师和我们一起干,很少看见她指挥别人。”无论是工会活动还是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大家总能看见她和师生们在一起,一起挥洒汗水,一起分享快乐。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大到申诉委员会的申诉工作、学生危机处理工作,小到学生间的纠纷别扭,宋振清也都“一视同仁”将热情献上。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点滴,在宋振清看来都是快乐的,所以,做学院党务工作十年来,她每一项活动都是第一个参加,真正做到“靠前指挥”,和喜欢的学生在一起从事喜欢的事情,何苦之有?

曾经一段时间,每周五下午,经过宋振清办公室的同学都会注意到她不会像往常那样在办公室忙碌地处理学院事务,而是坐在沙发上和一个学生谈心。后来,大家知道,原来那位同学因为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心理出现了严重问题,在他最绝望的时候,是宋振清带着其他负责老师找到这位同学,并进行劝解和开导。更让那位同学感动的是,在他恢复正常学习生活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宋振清还经常打电话给他,关心他的思想变化,并且常约他一起聊天。也许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以学院党委书记宋振清的阅历看来不值一提,但是,宋振清始终坚信,学生事无小事,而育人就在小事和平时的潜移默化之中。从最初的心里排查,到他毕业时帮他联系工作单位,来自老师的关切为这位同学的生活洒下缕缕阳光,正是这些阳光,终于让他的人生从阴沉的低谷走向温暖灿烂。

这次事件之后,学院里的同事同学对宋振清更增加了一份崇敬。看着她和学生倾心畅谈的身影,难怪会有老师感慨,“一位党委书记能在第一线解决学生问题,而且一帮到底,怎能不让人敬佩呢?”她用她的真诚,影响和打动着与她接触的每一位同志。

无私奉献,爱铸“地空”

不到十岁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在宋振清的努力下,成为不折不扣的“人气很旺”的地方。团结、和谐、温馨的学院氛围,常常得到其他院系师生的称赞。

学院共有教职员工300余人,其中退休的教职工就近150人。老职工在退休之后,生活相对单调乏味,遇事心绪更加脆弱,更希望得到组织的关心和照顾 。

每年,宋振清都会亲自前往家庭困难或是身体不好的离退休教工家中探望。只要她听到有哪位老师生病了,一定带上工会干部一起去看望,使这些生病的老师及时得到组织的关怀。对个别有情绪的退休员工,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开导,并尽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中,她总是跟在离退休教职工的身边,自己哪怕不游玩,也确保离退休教职工的安全。她发自内心的关怀感动了所有的离退休教工,连他们的家属都连连称赞。

宋振清对老教师的真情感动着每一个人,甚至还“走出”学院,曾经一位非地空学院的老教师找到了宋振清,希望其帮助自己解决看病的问题,宋振清二话没说,带她来到校医院翻找老病例,一边安抚这位老教师,一边不厌其烦地跟校医院沟通,最后帮助解决了困难。在宋振清看来,离退休的老教师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北大和这里的学生,不管是在哪个学院工作,都一样值得尊敬,他们的困难再大也要帮他们解决。

学院的一位年轻教师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当年一起出差时宋振清不辞劳苦深夜赶到医院地看望他的往事。当时这位青年教师病倒住院,病情紧急,非常沮丧绝望,是宋振清一直在他病榻旁鼓励、安慰,直到病情缓解。真情来自点滴,来自实在,流淌在地空学院师生的记忆之中。

她高度重视学院工会工作,努力使工会工作上台阶,使得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演示竞赛”获精品活动奖、学院工会去年还晋升为“先进工会之家”,学院也获得了先进工会委员会;她和院长积极倡导的“健康运动、高效工作、快乐生活”主题系列活动,得到学院教工的支持,也得到校工会的认可,并获得精品活动一等奖。

作为党委书记,宋振清更将思想上的引领送给学院里的每一位年轻同志。学院年轻教师中很大一部分是留学归国人员,其中有部分同志在国外受西方思想影响,对党的政策不理解、不信任。宋振清在了解情况之后,主动约他们谈天,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并以自己对党的事业的理解对他们进行开导。她的热忱和激情感动了大家,海外归国的青年教师受到了很大鼓舞,不仅消除了思想上的顾虑,许多人还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宋振清的带领下,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曾多次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保卫工作先进集体”、“保密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她也多次作为优秀党务工作单位代表在学校交流会上发言。如今,已近退休之年的宋振清依旧在自己的党务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着,用爱、真诚和投入,展现一名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光辉形象。(整理:钟棉棉、赵晓航)

 

编辑:碧荷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投稿地址 E-mail:xinwenzx@pku.edu.cn 新闻热线:010-62756381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方正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