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建设中国新农村

20年以来,林毅夫已经习惯于每天早晨7点起床,凌晨12点后离开办公室。他不知疲倦地体味着学术研究的乐趣。“中国现在发展很快,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做。所以我每天都很充实,没有时间感到疲惫。”林毅夫说。

这位1952年出生于台湾宜兰、并在1979年冒死从金门泅渡回大陆的学者,在北京大学获得政治经济学硕士后,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之邀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4年后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1986年,林毅夫又到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工作。1987年,林毅夫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家。11年前,他负责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担任该中心主任至今。

最近,林毅夫开始研读“十一五”规划中有关中国农村的发展战略,撰写的一系列论文重提他呼吁多年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他的同事卢锋教授说:“让林毅夫读‘十一五’规划,我们一起读林毅夫。”

我的勤奋可能会让你吃惊,但是20几年来,我一直工作精力旺盛,并不觉得累,反而感到其中的乐趣。老子有一句话:“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所以如果把任何理论当真理,都会变得愚笨。中国的市场经济变化如此之快,如果不花时间研究现实经济中的问题,经济学在中国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其实早在台湾读书时,我就感到经济学对中国大陆的重要性,自己也充满对研究中国经济的向往,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从台湾来到大陆。对当年往事,我并不愿再提,但是对我生命最重要的是,我有机会被北大接纳,并学习经济学。

事实上,我对北大一直有特殊的情感,既使我在美国求学,也时常会怀念北大的未名湖和古朴的校舍。我自己很明白,漫长的留学经历是吸纳经典的经济理论,最终目的是将这些理论应用于探索中国经济发展,并推动中国的学术研究。于是在博士学位典礼前,我就迫不及待地订好了回国的机票。

我一直认为,中国是庞杂而转轨的经济体,所以必须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辩证而审慎的借鉴。1994年我有幸主持成立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心定位在推动北大教育改革,为经济理论政策研究做贡献,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从宏观经济到电信改革、粮食改革、收入分配、WTO、农民问题等等这些中国改革进程的重大问题,都是我们热衷于研究的问题。

我主张实地调查、谨慎研究,也就必须投入更多时间。今年,我正专注于“十一五”期间的中国经济研究和中国新农村经济。我认为,中国经济将在2005年末至2006年上半年出现通缩,这或许与张曙光等国内学者预测不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通胀和通缩始终是“一线天”,中国经济不仅存在通缩,而且通缩已经提前到来。

现实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是抑制通缩的主要政策手段。或许在常规看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对发展经济“四两拨千斤”,并且可以带动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我认为,过去几年用财政政策拉动消费符合政府利益,并使政府增加收益,但财政政策有其不可忽视的弊端,只能解决局部问题,不能治本。积极的财政政策只能带动中央财政增长,不能改变县以下财政收入的缺口。目前,全国各县级政府以下开支每年为2500亿元,依靠财政只能解决1000亿元,存在1500亿元的资金缺口。现实情况下,这种严重的资金缺口依然是通过转移支付解决的,而转移支付已经造成了地方政府举债超过8000亿元。所以,“十一五”期间,我们必然不能过分强调财政政策,而需要通过更多的市场机制启动中国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通过发展农村市场拉动经济增长。

我在1999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第26期上,首先提出了应该由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以实现农村自来水化、电气化、道路网化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地区和生活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启动广大的农村市场。这样既可以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又可以早日从通货紧缩的陷阱中摆脱出来,这是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的一石数鸟的政策。

要真正缩小城乡差距,最重要、最可持续的措施就是减少农民,将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从原来农产品的生产者转变成农产品的需求者。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农产品需求,农产品价格就会提高,留在农村里面的农民的耕地面积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能不断提高。

再者,新农村运动有利于增加就业。我们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多、劳动力相对便宜。当农产品的生产者变化成为农产品的需求者后,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通过发展金融、担保机构,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就业机会。

25年前,农村是中国改革的突破口;25年后的今天,中国农村完全可能成为抑制通货紧缩的突破口。我很高兴看到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决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并把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扩展为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五个方面。我相信这个政策的实施对启动国内市场、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辑:碧荷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