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宪:一生科研只为国家需要

他被称为“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他在稀土化学研究方面取得诸多成就,使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和产业化水平跃居世界首位。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徐光宪。

徐光宪的求学生涯,大多是在他半工半读的情形下坚持完成。在上海交大的本科学业是一边读书,一边晚上做家教,并积极争取奖学金坚持完成学业。大学毕业两年后,他参加并通过了当时全国各地区公开招考出国留学的考试,并于1947年底只身赴美,先到圣路易斯城的华盛顿大学化工系学习,一个学期后到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的暑期班试读,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校聘助教奖学金。

1951年3月,徐光宪凭借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获得博士学位,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他只用了短短的两年零八个月。导师和学校再三提出留任讲师,并许诺生活待遇可以大幅改善,夫人可以专心攻读博士学位。面对着锦绣的前程,徐光宪毅然选择回国。4月15日,“戈登将军”号轮船汽笛长鸣,徐光宪和妻子高小霞踏上归国的征程。

回国后,徐光宪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既从事大学教学,也做科学研究。在他看来,个人的研究兴趣以及对研究前沿的把握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是,科学研究既要立足于基础研究,还要面向国家需求。

<v:imagedata

徐光宪在北大稀土实验室(摄于2003年)

1972年,为扭转我国稀土工业的落后状况,徐光宪开始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我愿意一辈子搞稀土,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2009年,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他感慨地说:“稀土紧紧连着我和祖国。”

“萃取”和“稀土”是代表着徐光宪事业巅峰的两个关键词。稀土元素,又称稀土金属,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但是在多年以前,开发利用稀土的生产技术始终掌握在国外少数厂商手里。稀土拥有资源量丰富的中国,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出口稀土矿,再用高价进口稀土产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徐光宪创立串级萃取理论,并运用于实际生产。这一全新分离方法,使我国单一稀土产量猛增,一时间,国际单一稀土产品价格暴跌,国外的稀土垄断公司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一举确立。

凭借创造的稀土“中国传奇”,徐光宪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成为中国化学、化工界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而那年,徐光宪已经88岁,但他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

2015年4月28日,徐光宪与世长辞。斯人已去,但徐光宪的话却被学生口耳相传:“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未来需要年轻人担负起来。”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