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起:专注哲学学术、弘扬戏曲文化两不误

编者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勉励他们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北京大学有着这样一批青年,他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学习研究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粉墨与书香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为传统文化不断注入青春活力。本文带您走近北大“五·四奖学金”获得者、哲学系2020级博士研究生张云起,了解她的文化传习之路。

在京昆社教新生舞剑喊嗓

在乡村的教室里传习经典

她是北大哲学系

2018级硕士生张云起

在北大

她与传统文化尽情拥抱

同时,她还有着优秀的成绩

曾获得北京大学校设

最高荣誉奖学金

“五·四奖学金”

如今,她以北大哲学系

2020级博士研究生的身份

走上了学术之路

从学习到传授再到学术

文化传习传承薪火

读书为学孜孜以求

她致力于

作为文化传承的纽带

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走近这位北大青年

走近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

和文化传承的青年担当

青春相继,百年新启

在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的视频当中

张云起同学第一个出场

以戏曲形象开启了

北大青年的青春故事

640.gif640 (1).gif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

解君忧闷舞婆娑。

嬴秦无道把江山破,

英雄四路起干戈……

读博士之前,几乎每个周一的晚上张云起都会在新太阳活动中心教京昆社新社员学习《霸王别姬》的舞剑选段,从唱腔到身段,无微不至。从八点半到十点半,舞剑课的两小时,运动量不亚于一节体育课。张云起每一个动作都做得一丝不苟,同时还跟大家讲解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在不久前的北京大学2020年国庆联欢晚会上,张云起则化身杜丽娘,演绎那段凄美缠绵的《牡丹亭·寻梦》。

20201027_101220_012.jpg

起:少年锦时

谈起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张云起生命的脉络,她回忆起小时候母亲的引导,《中华上下五千年》《杨家将》插画里的人物在脑海中跳舞,录音机中磁带翻卷,将神秘瑰奇的聊斋故事娓娓道来。她开始对于模糊的“古代”“传统”产生好奇心和亲切感。小学时她也曾沉迷flash小游戏,母亲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送给她一部《神雕侠侣》,从四年级到初二,她读完了金庸的十四部武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形象连同这些传统价值观一起烙印在她心里。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针一线缝入她年幼的灵魂中的,还有戏曲。张云起从小喜欢唱唱跳跳,小学时学校有京剧团,但她因为身高不够没有得到上台表演的机会,母亲支持她对传统戏曲的一腔热情,种种机缘之下联系到了北方昆曲剧院的史红梅老师,带领她正式进入万紫千红的戏曲世界。开蒙第一段戏,五分钟的《皂罗袍》足足练了三年,老师严格细致的训练给她打下了扎实的戏曲功底,此后张云起接连学习了《贵妃醉酒》和《霸王别姬》。投入源于热爱,同时岁岁年年的投入也使得热爱愈发坚定。

20201027_101220_013.jpg

史红梅老师在为张云起上妆

20201027_101220_014.jpg

张云起在表演昆曲《牡丹亭》

承:求学之路

进入燕园前,身边的师长朋友深刻影响了张云起对于未来与人生的选择。高中时期,语文老师带大家读《论语》,孔子晚年颠沛流离,却依然弦歌不辍,传道授业之事在张云起心中泛起波澜;同学之间对“读书为学”的共同敬意、敬佩的师友对“以文济世”的志向期许也感染着她,使她开始想象以学术为志业。少年时母亲的教诲与师长的提携都将她自然而然地引向人文,而在进入燕园后,在哲学系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她发现中国哲学才是激发她精神共鸣之所在。哲学的思辨为她展开新的世界,让她真正体会到读书写作的吸引力和安定感。

在中国哲学的学习道路上,张云起深刻体会到中国哲学与古人所谓“义理之学”皆需出于对生活与世界至诚的体会,又归于一腔出世情怀与一肩入世担当的融合。中国哲学强调“只有融进了生活和心灵的东西才能被称为‘真知’”,这样的思考令张云起受益颇深,“儒家概念的‘学’并非是简单的读书或者‘闻见之知’,而是深深刻印在生活当中的‘学’,它关乎个人生活的道理也关乎所属的这个世界”。

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与学术研究的关系,张云起看到两者的分别也看到两者丝丝缕缕的联系。有了学术的积淀,面向大众展示、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才能传递真正明晰、有价值的东西。而学术要求专业的、下苦功夫的积累与训练,要求严谨的分析与思辨。

转:京昆儒行

进入北大之前,张云起便早已对京昆社这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社团心生向往。进入北大后她如愿以偿进入京昆社,秉持着从小学习昆曲京剧的功底以及在她心底生根发芽的传承发展的信念,2016年,本科三年级的张云起在时任社长谢璐阳的倡议下,重启京昆社荒废许久的“传帮带”活动,致力于激发新社员的兴趣,培养更多会唱戏的同学,打造属于京昆社自己的“演出班子”。

那个春天,她教授给新社员《牡丹亭•惊梦》的《山坡羊》,幼年时在史老师那里朦胧的领会在教授同学的过程中变得愈发清晰,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张云起对昆曲有了一种新的体会和理解。

20201027_101220_015.jpg

张云起在教授京昆社新社员《霸王别姬》舞剑选段

20201027_101220_016.jpg

白先勇先生发起的《牡丹亭》校园传承计划活动中的张云起

d4e2f3cc2a8b4031bcda9f1b3eee4e16.jpg

校园版《牡丹亭》:张云起饰杜丽娘

2019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届校园戏曲文化节中,张云起以一位组织者和表演者的身份参与了全程,虽然一度倍感压力,不过当戏曲文化节成功举办,收获了热烈反响,她心中满满的成就感也洗刷了一切准备中的疲倦。

她非常感谢北大以及京昆社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也唤起了她更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0201027_101220_018.jpg

张云起在北京大学第一届校园戏曲文化节表演《霸王别姬》舞剑选段

与此同时,另一个给了张云起重要影响的北大社团是北京大学儒行社。儒行社“青春的儒家,实践的儒家”的理念深深感染着张云起,儒行社在学术上和精神上都给了她深刻的影响。

她从本科一年级开始跟随儒行社读书会研读国学经典,等到年级渐长,她开始担任骨干、社长、理事长,负责在儒行社举办学术讲座、读书会、论文报告会,使成员们之间得以在学术上互相切磋砥砺。

延续着儒行社的传统,她更期望将所学赋于更多的实践。每年寒暑假,张云琴坚持带领社团同学到洛阳伊川县高山镇奋进矿工子弟小学进行国学课程传习,在传习中努力以生动清晰的语言与鲜活的相处让儒家经典以现代的、有活力的形式为孩子们带来温暖。在面对孩子们的目光时,经典也更加真切地成为支撑她自己的力量。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此言是张云起勉励自己的目标,也是她对于所希望传承和实践的那种学问与精神的理解。对她来说经典不是一堆故纸,不是死去先祖的游魂,而是常新的省思与智慧,是活泼泼的、乾健而有生机的生活。而这生活将以其美好光辉的一面温和而决然地影响身边的一切,为身边一切也带来温暖。

20201027_101220_019.jpg

张云起在洛阳伊川县高山镇奋进矿工子弟小学支教

在紧张的学习与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张云起也能够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她坦言:“于我而言,事情越多反而效率越高,使我能够收拾精神。”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思考是“为学”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而这些丰富多彩的非学术活动,不仅拓宽了她生命的边界,也反过来对她的学术研究有所裨益。

进入博士阶段,张云起将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研究当中,这与本科时她所培养起来的高效专注的工作状态是密不可分的。

合:放眼未来

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路上,张云起希望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漫漫长路未有止息。张云起至今仍将刚加入儒行社去支教时一位师姐的话铭记于心:“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圣人,但是希望大家都能够在传习的短短几个星期里有一颗圣人的心,提起全部的精神和关爱投入到孩子们身上,收敛身心,身正为范。”

谈到自己的未来规划,她希望能继续留在校园中,通过专业的训练、沉潜的积累成为一个专业的中国哲学研究者。也希望通过自身积极努力的生活,成为一个“活泼泼的”、“充实而有光辉”的人。

20201027_101220_020.jpg

张云起在哲学系《四书精读》课程担任讨论班领读人

20201027_101220_021.jpg

人物介绍

张云起,哲学系2020级博士研究生。2018—2019年度获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三好学生,曾任北京大学儒行社社长、理事长。

20201027_101220_022.jpg

张云起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