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回眸 | 工匠王选 导师王选

今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20年,百廿悠悠岁月中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去怀念、去回忆。今年也是北大计算机所成立35周年,让我们一起回忆计算机所的主要创始人——王选教授在科研和培养学生方面的点点滴滴,大师品格,高风可范,愿我们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工匠精神与培养洞察力


曾有记者问王选:“你在从事激光照排研制过程中最大的苦恼是什么?”王选立刻回答:“最大的苦恼是大多数人不相信中国的系统能超过外国产品,不相信淘汰铅字的历史变革能由中国人独立完成。”


为了争这口气,从1975年到1993年,王选把18年的时间都花在研制激光照排系统上。


最初研制原理性样机时,开发条件极其简陋,全会战组只有一台计算机,国产集成电路质量差,每次关机、开机都会损坏一些元器件,严重影响进度,只好采取不关机的办法,昼夜工作,所以每晚都安排男同志值班,大家经受着冬天晚上很冷、夏天大量蚊虫叮咬的煎熬。


王选值班的时候,夫人陈堃銶心细,怕王选记不住值夜班要带的东西,还给他编了个顺口溜:

被子、床单、书包,

毛巾、牙刷、牙膏,

钢笔、水果、小刀。




 



现存的王选设计激光照排的手稿达2200多页,这是其中一部分。


王选负责整个系统和硬件的设计调试,工作量极大,他把一天分成三段,上午、下午、晚上分时段工作。很多设计是在晚上、节假日完成的,住在北大蔚秀园的一位老师每晚在院子里散步时,总能看到王选在窗前埋头工作。


陈堃銶说:“王选总是争分夺秒地设计,许多方案是在他出差时、飞机上甚至是公交车里想出来的。我看他实在是太忙,就让他帮着做些家务,比如洗碗,吃饭的时候说些闲话,这样他可以喘口气。但他很少能搭腔,有时做着做着家务,或者吃着吃着饭,就跑到屋里写起来了,我知道他总是在想问题。”




 



1984年12月31日至1985年1月1日,王选在元旦假期设计的WA芯片部分手稿。


WA、WI两块芯片是照排控制器TC86的关键,当时门阵列的设计和验证工具远不如今天,设计错误引起的投片返工代价很大,因此,王选在设计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目标:努力做到一次成功。为此他在设计时先用逻辑表达式表示,表达式检查正确后再画出逻辑图。


由于工作严谨,整个设计错误很少。1986年5月拿到样片,调试证明芯片研制一次成功。同事们纷纷表示惊讶和叹服。


除了设计,王选还要做大量字模查对工作,以检查是硬件设计问题还是字模制作错误,这是一项异常细致繁琐的工作。




 



王选分析和修改“匍”字压缩信息的手迹。


由于当时使用的计算机没有显示器,必须先用宽行打印机将“匍”字的10行压缩信息打印出来,再将这“压缩了再压缩”的信息一一展开(上图左)。


然后,王选再耐心地在坐标纸上按还原算法,画出这个字的轮廓点(上图右)。经王选检查,这个“匍”字出现的错误是字模制作人员不慎造成的,于是他便仔细地修改节点,同时修改压缩信息。当时每种字体有上百个这样出错的字模,需要王选和做字模的人员一一查对。




 



王选在家里自制的简易“透光工作台”,用来查看照排输出的胶片。(王选纪念陈列室场景复制)


密密麻麻的设计手稿,反复检查的改错笔迹,无不映射出王选一丝不苟、刻苦踏实的工匠精神。


王选总结:“洞察力是一个科学家十分重要的素质,很多人问我,洞察力怎么培养,我觉得,一个是在第一线拼命干活,一个是大量看文献。拼命干活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我发现光看文献不具体干活的人,往往馊主意很多,而且实现不了。大量看文献,能提高对国外技术发展的了解,而且能找到它的毛病,寻找国外最先进系统的毛病,这也是一种乐趣。”


正是由于王选不仅大量阅读文献,还在第一线拼命干活,使他具有非凡的洞察力,从而引领了汉字印刷革命。


看到年轻人“出彩”是最高兴的事


曾经有记者问王选,什么是你最高兴和最痛心的事?


王选答:“看到年轻人‘出彩’是最高兴的事,方向错误或管理不善而浪费优秀人才的青春年华则是最痛心的事。我的学生会在很多方面超过我,但是惟有爱才如命方面,恐怕难以超过我。”




 



1982年至1988年,王选曾给北大计算机系硕士生开设英文课程“软件开发的现代方法”。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王选在外校给学生介绍电子出版系统。


1993年春节期间,王选花了两个星期完成的一个设计,被硕士研究生刘志红一句话否定了。


他意识到,自己的创造高峰已过,在计算机等新兴技术领域,年轻人有明显的优势,于是决定退出科研一线,从此全力培养年轻骨干。


王选判断人才,除考察其品德、能力、团队精神和是否踏实肯干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看面临吸引人的挑战时是否充满激情,是否有力争第一的勇气和韧性。


为此,王选让人事部门准备了一份贴有员工照片的花名册,一有时间,他便到各个机房“串门”,和这些年轻人聊天。


他一边仔细地听,一边快速在一个紫红皮的笔记本上记着,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他们求学、获奖、为人处事、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等各种资料,大家都知道这是王老师随身携带的一件“宝贝”。


知人是为了善用,陈堃銶说:“我和王选平时经常琢磨,这个年轻人适合干什么,那个人适合干什么。特别是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得让他们从事感兴趣的工作,才可能发挥才能。就好比吃鱼,要让他们吃到鱼中段的好肉,你只让他吃边边角角,他会没有兴趣,干着当然没有劲头。”


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导师,王选认为最重要的,是鼓励和帮助学生选择具有挑战性且未来应用前景光明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然后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学生取得成功。


他说:“导师的作用是指明研究方向或技术路线,绝不是知识比学生更高明,而是要能保证do what(做什么),至于how to do(怎么做),则由学生来完成。”


正是基于这一思想,王选指导学生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基于Windows的中文专业排版软件、国内第一个大屏幕报纸组版系统和彩色出版系统等开创性成果,开发的日文出版系统成功打入日本市场……


他常这样鼓舞年轻人:“你们在领导技术新潮流,你们在创造历史!”年轻人的创造才能就这样被激发了出来。




 



王选在指导学生和青年骨干


王选强调“科技顶天、市场立地”,但特别反对“仅仅为了商业需要而临时开发某一产品去卖”,“不能为了钱去做一些短平快的东西,这样做的结果是学术上得不到提高,学科也得不到发展。把研究生当成劳动力来使是不对的”。应该做到“既是市场需要(现在或未来),又能代表学科方向,把市场竞争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这样用财去培养人才,再用人才去创造财,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为此,王选总结出“12字政策”,呼吁给杰出人才创造优越和宽松的科研环境,即“给足钱、配备人、少评估、不干预”。


在成果署名上,王选提倡:导师做的工作不如学生,名字应放在后面;假如没做什么工作,就不应署名。在1996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时,王选认为学生贡献比自己大,就把名字署在了学生的后面。


为了使年轻人保持精力,王选经常督促他们锻炼身体,单位组织运动会、春游、秋游,他都挤出时间兴致勃勃地参加。




 



1993年,王选兴致勃勃地参加北大教工运动会




 



1996年,王选与年轻人一起春游




 



2002年,王选与北大计算机所的导师和新生们在一起


对计算机所寄予厚望


2004年年底,研究所的师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台迎新春联欢会,王选正在接受又一轮化疗,十分虚弱,无法到会,他把要说的话认真地写下来,委托陈堃銶代为宣读:


一些同志最近获得了重要奖励。他们身上表现出对技术的高度痴迷,是非常值得科研人员学习的。这种痴迷表现在:


1.碰到难题,想不出来不断地想,直到想出为止。常常是“山穷水尽疑无路”,再想下去忽然半夜里“柳暗花明又一村”。


2.难读的文章千方百计读懂。有时读懂难读的“天书”后收获很大,加以创新往往可以高人一头。


3.挖空心思地要超越前人。这点在研究所的一些年轻人身上都有表现。


计算所有过光辉的历史,但好汉不谈当年勇。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发扬拼搏创新的传统,坚忍不拔,“读不懂再读”,“想不出再想”,像陈省身先生那样追求卓越,力争第一,献身于科学,痴迷于科学,在我校创建一流大学中做出贡献。我相信,雄心壮志和脚踏实地一定能够使计算所更加辉煌!


精神长激励,薪火永相传。求实创新的科研作风,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正在今天的计算机所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编辑:天怡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