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派研究生项目巡礼】张成业:自控者得自由

编者按:“公派研究生项目”(全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委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选拔一流学生,到国外一流院校、专业并师从一流导师的留学项目。自2007年项目施行至今,北京大学共计3000余名学生得到该项目资助出国留学。该项目促进了北大博士生培养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学生记者团采访了受此项目资助出访的学生,听他们分享国外学习和科研的见闻,共话学术的成长和感悟。

张成业,男,山东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3级博士生。2016年9月-2017年3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进行为期6个月的学术交流,外方导师为奥坎·埃尔索伊(Okan K. Ersoy)。

 
张成业在普渡大学留影

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是张成业早已确立的一个目标。

在他看来,拥有国外留学经历对于博士生而言非常重要,一方面,出国访学能利用外方院校的科研环境和先进技术推进个人的研究,在当前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还能从不同学科汲取灵感与方法;另一方面,这也是开阔眼界、丰富阅历的重要机会。

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联合培养项目可以根据学生在国内的培养计划自行选择出国的时间点以及留学时间的长短,因此成为在读博士们出国访学的首选。张成业在综合衡量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选拔标准和国内导师的建议后,联系了留学意向的海外导师,最终选择了普渡大学。在申请时,张成业已经与海外导师沟通了自己的研究兴趣、研究主题等,确定了自己联合培养期间的工作内容是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科研任务和博士学位论文,主要针对植被重金属铜胁迫的高光谱遥感机理和监测方法,与外方导师开展合作研究。

明确的目标加上按部就班的认真准备,使得他的申请顺利得到通过,迎来了一段充实的访学时光。

井井有条的访学生活“日程表”

在访学期间,张成业保持着固定的生活日程。每日早上7时许起床,吃过早饭后,选择乘坐8点25的班车或走路前往实验室,路程大概要20分钟;到办公室后先沏一杯茶,回忆前一天晚上制定好的计划,然后才开始工作。到了中午12时许,为了更好地把控时间,他会提前在即时公交地图APP上查好公交车实时位置,然后掐准时间下楼乘车回宿舍。在宿舍短暂午休后,张成业往往边听音乐边走去实验室,继续工作;如果累了,会到休息室里聊聊天,晚上再回宿舍吃饭和休憩。

普渡大学的实验室附近没有食堂,只有快餐店,做饭吃饭就成为了中国学生访学期间耗费时间较多的日常事项。因此张成业建议,可以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的午饭做好,带饭盒去学校,中午热一下就可以吃了。如果有午休的习惯,可以选择租得离学校近一些,这样中午就可以回去吃饭休息。从工作强度分配来看,他建议大家将重要的事情安排在早上比较精神的时候去实验室处理,可以避免思维的局限,晚上则进行画图、处理excel之类的简单工作。每周三下午,张成业会就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寻求海外导师的建议,除了学术讨论之外也会交流生活状况。按照这样的日程表,他每周保持5到6天的工作时间,使自己的研究有条不紊地进行。

除了科研工作外,张成业每周也会安排娱乐休闲的活动。周三下午汇报工作后,周四上午则是放松的时间。普渡大学位于印第安纳州(Indiana)的一个小城市西拉法叶(West Lafayette),规模类似于中国的小县城,只有一个综合商场,因此休闲娱乐活动的选择不多。小区里有沙滩排球场与篮球场,他周四下午一般会在小区中健身运动,或者打打篮球,有时也会与同学一起去看电影。他还会与当地社区中国留学生一同去超市采购,一起玩狼人杀、三国杀之类的游戏,一起做晚饭。

井井有条的访学生活“日程表”和日复一日的坚持,是张成业在访学期间保持较高工作效率、顺利完成访学计划的重要基础。

协调平衡的国内外“时差表”

美国时间与北京时间夏令时时差12小时,冬令时时差13小时,访学期间张成业正好过着与国内黑白颠倒的生活。他说自己最喜欢的是下午,因为当地下午正是北京时间的凌晨,完全不会受到打扰,享有高度的自由。张成业在普渡大学的舍友则认为,只有在访学期间对学习生活保持着高度自控,才能将这种远离干扰的环境转化为研究的有益条件。这俨然是张成业交换生活的写照。

张成业进行的地学遥感研究需要许多地面数据,外方导师也格外关心他准备的数据量大小。虽然他在前往普渡大学时已经带了很多数据,但是在研究时还是出现了数据不足的情况,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面对困难,张成业委托国内同学与合作高校老师寻找数据,并且进一步改进了研究方法,最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此外,他也尝试在缺乏实际数据时用物理模式模拟数据,这样可以先获得正常运行的代码,在准备正式发表论文时再进行数据补充工作。其次,张成业和海外导师的主攻方向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张成业主要在模型选取、参数调整方面与海外导师进行交流,寻求建议,但是具体如何在地学中应用还需要自己解决。张成业认为,联合培养期间跨学科的交流,既能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也可以接触到国际上的学科发展趋势,接触前沿动态。因此,同学们不用担心自身研究方向并不与海外导师完全吻合的状况,而应该将此作为机会。毕竟在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时往往也会重新选择研究方向,联合培养期间的跨学科经历可视为一次锻炼预演。

张成业也十分注重与国内导师保持密切联系。他在每周三下午与导师进行一对一会谈时,会先写一个英文大纲,听取海外导师意见。讨论结束后,他会将英文大纲配上中文,添加图表加以完善,发送给国内导师,这种方式不仅能方便国内导师了解讨论内容,还能直接引用在一些汇报材料中。这种每周向国内导师汇报工作的良好习惯,使国内导师能够时刻把握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进展,对于他博士论文顺利写作具有重要帮助。

访学期间,张成业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包括发现了优选敏感波段特征,构建了新型铜胁迫植被指数(CSVI),填补了该项研究空白,论文“A new narrow band vegetation index for characterizing the degree of vegetation stress due to copper: the copper stress vegetation index (CSVI)”在遥感领域的国际著名期刊《Remote Sensing Letters》(SCI,影响因子1.532)上发表。他也发展了模拟铜胁迫下叶片光谱反射率的新模型,解决了利用机器学习进行植被铜含量反演训练样本数据的获取难题。在短短一年内,张成业还在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SCI,影响因子6.387)发表了一篇论文。这些丰富成果的取得,正是来自于他对访学生活的自我把控,对国内国外“时差表”的协调平衡,以及在双方导师间形成的良好沟通交流关系。

 
参加学术会议的张成业

未雨绸缪的博士生涯“计划表”

张成业在大四确定直博后,就有了申请公派留学项目的计划,博士一年级时就参加了北大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副主任何峰老师主讲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辅导讲座。在面临国家留学基金委筛选标准越发严苛、更加重视申请人自身学术成果的趋势背景下,张成业提前准备,在申请时已有第一作者文章在SCI与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因此掌握了申请优势。

张成业格外强调申请留学基金委项目必须准备充分,应多主动和前辈交流,掌握充足信息,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尽早准备学术发表成果避免被淘汰。

对于博士低年级同学在确定未来发展道路方向时所面临的困惑,张成业根据自己的经验,建议同学们先确立成为科研学术人才的目标,以该目标为核心组织安排自己博士生涯的学习生活,这样能使自己在毕业时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张成业在采访结束时用“慎独”二字总结这段访学经历:慎独,即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一切。他坦言,自己在入学之前,曾经给自己的博士学习定过几个简单的目标,校长奖学金、SCI、国家奖学金、联合培养,如今都一一实现,剩下的就是准备毕业论文和求职了。(文/陈子晗 杨佳意)

编辑:白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