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永远装着学生--记优秀共产党员孟二冬(下 )

题 孟二冬:心里永远装着学生 

在北大中文系,孟二冬以两件事闻名:一是上课嗓音洪亮,在楼道里就能听到他的声音;二是只穿运动鞋,上课时也不例外。
 
一身运动装,是孟二冬在北大校园中的“招牌”打扮,身高一米七八的孟二冬,闲暇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同学们一起踢球。

“他始终坚守着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执著、勇气、活力,你会在平凡中看到他的不平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如此评价他的这位同事。

“话语虽少,但一诺千金”

2004级博士生田媛并不是孟二冬的弟子。

在田媛大三那年,她把学期论文交到了慕名已久的孟二冬手上,孟二冬看后说文章写的不错,但是有几处引用的资料出处还不准确,应该重新查证原始资料。

本科生是无法查阅学校古籍阅览室资料的,孟二冬对田媛说:“我来帮你。”

第二天一大早,当她走到图书馆门口时,孟二冬已经等在那里了。

孟二冬审阅的学生论文里,时常会夹着写满批阅建议和修改意见的纸条。

“老师连论文中的错别字也会特别用心的挑出来,在批注的字条中给予改正。”2003级硕士生赵乐感慨地说。

“孟老师不爱说客气话,话语虽少,但一诺千金。”孟二冬2003级的硕士生徐晓峰这样形容他的恩师。

经常到老师家“打牙祭”的徐晓峰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无意提了一句自己刚刚写完一篇论文。谁知正在做饭的孟二冬马上从厨房探出头来说,“你发过来我看看。”

以为老师只是顺口一句客套话的徐晓峰,当时并没有太在意。一星期后,他把论文发到了老师的邮箱,也没有马上告知老师。

“修改意见已经发回去了,你看看。”3天后,孟二冬打来电话。

4万多字的论文,他给了20多条详细的意见。

“他对孩子的耐心我们做不到”

孟二冬为人师表,克尽职守,在教学中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待生活有高度的热忱,这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持?

“无疑,答案是爱心。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是他为师者最可贵的品质;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心,是他健全人格的全面体现。”他的学生如此评价。

去年6月,孟二冬在校医院扎针灸的时候,2003级博士生翟景运去医院看他,见他身上扎了几十个钢针不能动。翟景运赶忙说:“老师,您正在治疗就听我说吧。”孟二冬笑了:“针也没扎到我嘴上。怎么不能说?”孟二冬与他讨论了具体的博士论文以及毕业后去向的问题。

热忱、随和、宽厚,似乎已经融入这位学者的骨髓。

1991年,与孟二冬一同在北大执教的方铭遇到了个“小难题”:亲戚出门,把淘气的4岁小女孩托管给他,正苦于无法脱身去上课的方铭,正好遇到了刚刚下课回来的孟二冬,像见到救星一样的他把孩子交给了孟二冬。

怕孟二冬“招架不住”,方铭一下课就飞奔到办公室。谁料,一进门,孟二冬正在教孩子画画,淘气而倔强的小姑娘跟孟二冬相处得融洽极了。

“孟老师是极爱孩子的,他对孩子的耐心是我们无法达到的。”孟二冬的同事杜晓勤说。

在孟二冬的家中至今还摆放着一个已经干瘪了的红薯,那是楼里的孩子们去菜园劳动的时候特意给孟二冬带回来的。而享此“殊荣”的,全楼也只有孟二冬。

2006年元旦,躺在病榻上无力写字的孟二冬,还是咬着牙写了三张贺卡给楼里的三个小宝贝。

“最艰难的时候也不忘幽默一把”

热爱生活,乐观进取,善待生命,这便是孟二冬的人生态度,内在人格。

孟二冬第一次动手术进行了20个钟头,最后从死亡线上挣脱回来,同事和学生去看望他,见他丝毫没有绝望颓唐,甚至还显出惯常的幽默。

手术后的化疗需要上一种化疗药物“顺柏”,很多人对这种药反应都很强,爱人耿琴和学生们都耽心孟二冬的反应。

输液后他的爱人耿琴紧张地问他:“有感觉吗?”

“有。”孟二冬回答时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感觉在输液。”

“他就是这样,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不忘给我们幽默一把。”杜晓勤说。

在孟二冬生命的底色里,充满灿烂的阳光。正因为有这样健全的“底子”,所以他得知自己患了大病之后,并没有被击倒,而是很快接受现实,积极治疗,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中文系教授蒋绍愚在谈到孟二冬老师的精神时说:“他的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他所做的那些事情确实很平凡,但又的确非常崇高。”


      编辑:碧荷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