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编者按:在迎接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回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广大来华留学生、对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和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亲切关怀、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字千钧、意万重,为进一步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推进留学北大事业,培育更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国际知华友华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大学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多次专题学习、系统谋划研究,推动全校上下、学校内外各方面协同联动,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开创新时代留学北大事业提质增效新局面。学校深入开展留学生“知·行计划”,以思政教育为载体,以求真力行为导向,夯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环境育人体系,教育引导新时代北大国际新青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现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提升学习力、行动力、传播力、塑造力,使其茁壮成长为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力军。

走进新疆,是践行和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再出征的首航之行,也是“知·行计划”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10月1日至6日,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组织来自16个国家、10个院系的20位留学生开展“知•行计划”走进新疆研学活动,先后前往喀什、和田、石河子、乌鲁木齐四地,围绕“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等研学主题,深入乡村、企业、学校、清真寺、集市、展览馆、博物馆等和居民家庭开展现场教学、实践、调查和访谈,深切感知到大美新疆的土地广袤、物产丰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生态优美,看到了一个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和各族人民团结奋进中更加安定祥和、欣欣向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该活动是北大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入开展留学生“知•行计划”的重要组成,引发广泛反响、取得丰硕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活动得到了学校、全国对外友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1日至6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北京大学组织,来自亚美尼亚、乍得、阿富汗、斯里兰卡、科摩罗、蒙古国、美国、乌干达等国家的20名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他们深入乌鲁木齐、喀什、和田、石河子,走进农村、工厂、棉田、巴扎等,亲身体验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情况。

关键词:热情、热闹、热爱

1日下午,北大留学生乘机抵达喀什不久,便来到喀什古城景区参观。恰逢景区举办盛大的开城仪式,各族群众在景区入口盛装起舞,北大留学生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下眼前热闹的场景。

1.jpg

10月2日,北京大学留学生在喀什参观时,与当地群众一起跳舞。新华社记者 张晓龙 摄

当撒普尔得知其中一位维吾尔族舞者已年逾七十,因喜欢跳舞常年参与表演,且不收取任何报酬时,这位北大工学院土库曼斯坦籍留学生赞叹不已,“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

北大留学生参访期间,正值新疆迎来旅游旺季。一路上,不时有当地居民和游客向北大留学生打招呼或者请求合影,一些维吾尔族小朋友还和北大留学生切磋起足球技艺。来自英国的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留学生马丁说:“这里的老百姓都特别热情、友好,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

在喀什古城、和田夜市,各族群众一次次盛情邀请北大留学生加入歌舞的海洋。短短几天,来自俄罗斯的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留学生爱丽克斯已掌握新疆舞蹈的多个动作。她说:“我无法想象自己竟然是在中国偏远的边疆,反而觉得是来到了最热闹的大城市。”

在喀什清幽的高台民居漫步时,心思细腻的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韩国籍留学生李定河看到,当地人的脚步并不匆忙,很多老人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前,看着街巷里人来人往,“能看出来,他们很热爱、也很享受自己的生活。”

人们都在努力改变

2日至3日,北大留学生先后赶赴喀什、和田的农村地区,参观那里的工厂车间、医疗机构、农村电商等,他们还走进少数民族村民家中,与基层干部和村民一起交流座谈。

a5bbead3fdcc46dd971fc068b8115c16.jpg

10月3日,北京大学留学生在和田参观手工艾德莱斯绸织造。新华社记者 张晓龙 摄

村民告诉北大留学生,过去,他们的家乡还曾是深度贫困地区,如今人们已不愁吃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都有了保障,许多人进入城市工作,或者留在家乡创业。

“谁来帮你们培训?”

“创业资金从哪来?”

“疫情影响大不大?”

北大留学生仔细询问,关注着村民在摆脱绝对贫困后怎样避免返贫、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来自孟加拉国的北大元培学院留学生阳光说,在新疆,同样可以看到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的情景,“所有人都在努力工作、努力奋斗,努力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3.jpg

10月3日,北京大学留学生在和田参观时,体验农村电商直播带货。新华社记者 张晓龙 摄

有人在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也有人在努力帮助别人实现改变。经过一次次访谈,北大留学生接触到一批扎根南疆的基层干部,其中既有同样毕业于北大的县级领导干部,也有故乡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共同的身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布隆迪籍留学生彼得说:“这些中国共产党员能够说到做到,非常有行动力。我在新疆各地看到的各项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带来的变化,都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这一特点。”

长期在中国生活学习的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俄罗斯籍留学生尼基塔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治理,使新疆各族人民更加包容和开放,将新疆变得更有未来、更有希望。”

“我要把亲眼看见的新疆,分享给更多人”

中国有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连日来,北大留学生还走进棉田、清真寺、大学等地,针对部分西方媒体报道的话题,向相关人士了解真实情况。

在喀什,北大留学生与一名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结业学员面对面,听他讲述自己如何摆脱宗教极端思想,重新过上幸福生活的曲折经历。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巴基斯坦籍留学生亚辛说:“我祖国的一些地方也受到宗教极端主义侵害,我在巴基斯坦的朋友有过和他类似的经历。这位中国青年通过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看到他今天的样子,我也感到十分高兴。”

在北疆城市石河子,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喀麦隆籍留学生门杜和同学们在一片棉花地现场体验棉花采摘后,又观摩了当地农民驾驶大型采棉机采收棉花。

4.jpg

10月5日,北京大学留学生在新疆石河子参观棉花种植,来自孟加拉国的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留学生阳光(左一)登上一台采棉机拍摄视频。新华社记者 张晓龙 摄

“新疆棉花种植生产应用了滴灌、机械化采棉等大量技术,已经不需要太多人力了,我并没有看到一些西方媒体所说的‘强迫劳动’。这次的经历也说明,对很多事,我们不该轻易下结论,而应该去看一看,切身体会一下。与其相信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我更相信自己的眼睛。”门杜说。

6天时间,在北大学习广播电视学的阳光走一路拍一路,积累了大量视频素材。阳光说,他计划制作一部视频短片,用事实去回应对中国新疆的偏见,“我要把亲眼看见的新疆,分享给更多人。”

原文链接: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