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北京大学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邱水平

老师们、同学们: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沉着应对,科学防范、精准施策,14亿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广大医护人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自1月26日起,在国内疫情最危急的时刻,北京大学派出了454人组成的、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队驰援湖北。他们奋战72个日日夜夜,为决胜武汉、决胜湖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充分肯定他们“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下面,我围绕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大家分享三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是: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根本保障。

我国采取的防控措施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说,“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为什么能”?

我们靠的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加强对武汉和湖北防疫的统一指挥,统筹抓好其他地区防控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做到了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员,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

我们靠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资源集中使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次疫情中,我国强大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和协调能力让世人震撼,仅十天时间,拥有千余张床位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十几家“方舱医院”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极速建成;各级党委和政府多管齐下、紧密协作,把全国医疗资源、物资及时有力调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形成了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

我们靠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不抛弃、不放弃,奇迹般地挽救了很多高龄危重病人的生命。用财政兜底的办法负担患者治疗费用,还全力救助因疫情受困的企业和群体。

第二点体会是: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北大援鄂医疗队“召之即来,来之能胜”的重要动力。

疫情爆发后,广大医护人员主动请缨、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以北大援鄂医疗队为例,24小时之内,首批医护人员抵达武汉;48小时,建立起新的危重症救治病区;2周,454名医护人员分批集结到位;72天,与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守望相助。

北大援鄂医疗队“为什么能”?既靠悬壶济世的“妙手”,更靠救死扶伤的“仁心”。医者仁心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靠党建引领,靠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

这次援鄂抗疫,我们坚持党建先行,为北大医疗队筑牢主心骨。学校党委迅速响应、周密部署,由校党委委员乔杰院士挂帅出征,三家附属医院的书记院长坐镇前线,陆续成立了14个临时党支部,由业务骨干担任支部书记,带领全体成员集体出击、攻坚克难。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暴婧,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主动承担救治中的各种“第一次”,让队员在她的防护服上写下“不怕”两个字。这份“不怕”的底气,源自精湛的医术,更源自过硬的党性。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医疗队有39人火线入党,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北大人抗疫斗争的最前沿。

这次援鄂医疗队中,不少业务骨干和年轻同志都是北大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他们在抗疫一线中展现的医德医风、优良作风,与学校坚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密不可分的。多年来,北大持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让思政工作既“润物无声”,又“掷地有声”。我们传承北大的红色基因,再次喊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把一代代北大人传承初心使命的故事讲新讲活,变得可触可感,做到入脑入心;我们带着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建设思政实践课程,把城镇乡野、街头巷陌都化作育人的课堂;我们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事实再一次证明,高校在思政工作上的久久为功是“功不唐捐”,在党建工作上的绵绵用力是“出力长力”。这是高校应当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的宝贵经验。

第三点体会是:青年学子只有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爱国精神、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升华人生价值。

北大医疗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90后”比例高达48%,他们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这些“90后”青年“为什么能”?靠的是理想信念、是品质意志、是本领担当,而最根本的是历久弥新、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五四运动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到改革开放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再到抗击疫情的“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一代代北大青年用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谱写了北大爱国进步的英雄篇章。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时代在变、世界在变,但北大人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从未改变。援鄂医疗队中的“90后”党员是新一代北大青年的缩影。在新时代,还有许许多多的北大人将个体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升华人生的价值。新一代青年要紧扣时代主题,筑牢理想根基;扎根中国大地,锻造过硬本领;立足复兴征程,增强担当本色,将自己的奋斗目标融入时代主流。

老师们、同学们,这次疫情对世界造成了深刻影响,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前进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但可以确定的是,广大青年在建设未来的征程上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广大青年学生要牢记总书记的教诲,自觉接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培养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以坚定的远大理想、过硬的本领素质、强烈的责任担当,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我眼中的抗疫青年和他们眼中的团结抗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第二临时党支部书记 吴超

大家好,我叫吴超,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和体会。湖北疫情爆发,全国4.2万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其中1.2万人是“90后”,我是这4.2万人中一员,也是1.2万“90后”的一份子。

2020年2月6日-4月6日,我跟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支援武汉,并同时担任了第二临时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回到北京已经有2个多月了,有一个场景仍记忆犹新。

2020年3月16日中午,在隔离病房内,沈宁副院长和袁晓宁主任正带着年轻队员们查房,走到了22床老奶奶的床边。

“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90后党员张瑞涛兴奋地指着病房里的电视机。“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电视里传来了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总书记的肯定让年轻队员们兴奋不已。

“少年强中国强”,正在此时,一向沉默寡言的22床老奶奶突然说出了一句话,声音不大,但很坚定,并对年轻队员们竖起了大拇指。

当时我们来武汉已经四十多天,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获得总书记的肯定和患者的赞许,一定是最幸福的事情。而这群抗疫青年做了什么,得到了一致的肯定?让我来谈谈我眼中他们的样子。

我眼中的抗疫青年是勇敢的、是无畏的。2月8日是元宵节,我们医院独立接管危重病房。我和我的年轻队友们作为第一批医生进入隔离病房收治危重病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看不见的病毒,没有人是犹豫者和旁观者,大家都冲锋在前。这种勇敢和无畏离不开榜样的力量,乔杰院长、沈宁副院长、葛庆岗队长和袁晓宁主任,都率先进入隔离病房,带着年轻人一起收病人、写病历,这让我们非常感动,也让我看到了精神的传承。

我眼中的抗疫青年是勇于担当的,这个和年龄无关。在我们医疗队,有这么一位“90”后党员,他叫刘金鹏,是一名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男护士。他保持着我们医疗队的五大记录,第一个就是年龄最小,1997年出生的刘金鹏是年纪最小的党员,也是最年轻的队员。除了年龄最小,金鹏还有四个“最”:身高最高,他有190cm的身高;在武汉工作时间最长,他是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在危重病房干体力活最多;冲锋最前。我和刘金鹏在同一个医护小组,因为身高,他在隔离病房里非常显著,也因为身高,他穿着防护服总有一种紧身的感觉。每当看到这位小兄弟在不同病房、不同患者间匆忙但坚定的脚步;看到他护理病人时的那种投入;主动干体力活、脏活累活时的义无反顾,我都会深深的感受到一种和年龄无关的责任和担当,他也不断激励着我前进。刘金鹏也是武汉“90后”抗疫青年的缩影。

抗疫青年也是有温度的。在隔离病房,不仅病毒会传播,焦虑和恐惧也会传播。和病人聊聊天,唠唠家常,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我们曾为一个老奶奶建立了一个“微信加油群”,她是一位重症患者, “微信加油群” 里有她的老伴、儿子和他的孙子,还有我们的医生护士,我们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组织大家一起和她聊天,也会录制视频给她加油打气。通过我们的努力,平静和信心逐渐代替了焦虑和恐惧。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抗疫青年用青春的活力感染着患者,也用贴心呵护与人文关怀,助力患者的早日康复。

在疫情中,我们抗疫青年表现了坚强,也收获了成长。3月10日,习总书记亲临武汉,肯定了医务人员在此次抗疫中做出的重大贡献,我们年轻人备受鼓舞。3月11日,我和王奔便执笔把我们新时代青年在这场抗疫中获得的成长、所感所悟、“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气神、以及我们战斗到底的决心向总书记做了汇报。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时代和经历赋予的。101年前,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当年的“90后”;99年前,嘉兴南湖红船上的中共一大代表,有70%以上是当年的“90后”,他们表现出的是“为了国家,不顾生死,也勇于担当”,他们都是时代的顺行者。在抗疫战场上,当代青年成了地缘上的逆行者,他们以行动证明,同样有着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正表现出坚强、勇敢和担当。不管顺行,还是逆行,精神却一脉相承,抗疫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在抗疫一线,我们抗疫青年也亲眼见证了国家的团结抗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党中央领导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履职尽责,社会各方面全力支持,开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们在“云监工”上见证了17天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中国速度,我们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也见证了中国速度,在各方努力下,仅用了72小时的时间便完成了普通病房向危重隔离病房的变身,只为做到“应收尽收”和“床等人”,为了救治更多我们的同胞。我们广大医务人员不是孤军作战,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坚守岗位,快递、环卫、抗疫物资生产运输人员不辞劳苦,亿万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坚韧不拔,这些都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让们感动的是,不管我们下班回到酒店多晚,都会出门有车、还有热汤热饭,还有武汉人民的一句“您辛苦了!”。在抗疫一线,我们真正做到了全国一盘棋,也让我们看到了集中统一领导疫情防控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优势,和中华五千年积淀的文化优势。我们从这盘大棋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力量、制度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亲证了新型举国体制的效力。

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职尽责。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我们的国家是这么做的,我们医疗队在前线也是身体力行。虽然前线工作繁忙,但是医疗队的专家始终和国外学者保持经验分享,助力全球防疫,乔杰院长作为妇产科专家,不断把我国的新冠肺炎孕产妇的管理经验向世界分享;沈宁副院长作为呼吸危重症专家和医疗队队长,不断的把我们团队的救治经验和管理模式对国外学者进行分享。

回京结束隔离后,我们第一时间便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助力医院的。稳步复工复产。相信通过我们各行各业的不断努力,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定能走出疫情的影响,走向新的繁荣!

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北京大学(光明网 2020年06月17日)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