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北大女生非洲战疫记

朱睿智和同事们在一起

【书信原文】

生命的意义决不应仅限于舒适的“小确幸”,应当做一个从容宽广、眼光长远、心怀天下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读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让我在非洲大陆一线的难民保护工作中倍感鼓舞。

作为青年学子,我更深知要用艰苦奋斗的意志和脚踏实地的实践来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全球抗疫期间,能够切实行动起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

朱睿智

这封信的作者朱睿智,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也是一名联合国青年专业官员,从去年开始在地处东非内陆的卢旺达从事难民保护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这名“90后”女孩奔走在卢旺达的难民社区,将中国抗疫经验带到非洲大地,为国际抗疫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一次特殊的逆行

2020年1月底,朱睿智于公休假期期间,回到中国过春节,正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暴发,她目睹了中国在举国上下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积极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信息,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相较于中国的整体医疗水平,非洲一些地区医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如果疫情蔓延,会更难控制。“二月初卢旺达虽然还没有确诊病例,但如果我能够提前回来做一些准备,那么即便疫情最终到来,也可以帮助整个社区有更好的应对能力。”经过认真的思考,朱睿智提前结束了假期,于2月10日返回卢旺达,投入针对难民社区的抗疫工作。

从北半球到南半球,这是一次特别的逆行。回到卢旺达后,朱睿智不仅要开始着手疫情防控工作,还要保证难民保护和服务工作持续推进。疫情之下,如何保障饮用水的供应和卫生?如何在人群不聚集的情况下分发物资?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困难。

朱睿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了一个卫生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当地医生和社区工作者等,通过实地调查,对社区卫生、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并及时解决。他们为社区中1.7万人升级改造了公共厕所、浴室、供水等设施:“这样在疫情到来之前,我们整个社区就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亲身经历国内的疫情,中国的社区防控经验让朱睿智深受启发。她把一些在中国行之有效的做法带到卢旺达,分享给同事和居民,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予以变通运用。

在发现第一个病例之后,卢旺达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由于交通不便,物资购买和进入社区都变得困难起来。团队不仅需要制定清晰的物资采购和使用计划,以保证社区居民物资的充足;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以保证难民社区中每个人都能及时获得相关防控信息。

“难民有1.7万多人,社区里电和网都不通,我们总共只有三十个工作人员,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一对一全覆盖是很难的。在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传播网、横幅、农村大喇叭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就参考了这些做法。”有了国内疫情防控的经验,朱睿智和同事把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基层自治组织的核心团队集合起来,一共127人,建立了信息沟通群,定期向他们提供政府部门及卫生部门的信息,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并要求他们回到社区进行健康卫生宣传,通过他们将防控知识传达给更多的人。

“但这样的宣传一定是不够的。考虑到很多难民不识字,我们还采用了当地语广播的方式。”朱睿智和同事们用一辆大车载着用当地语播放防控知识的大喇叭,循环在难民社区里广播。有的地方车进不去,他们就发动了一些当地人拿着大喇叭步行宣传。此外,他们还设置了热线电话,让居民有需求时也能及时联系到他们。“通过这些工作我也认识到,很多好的经验只要根据不同环境进行变通,就可以有很好的实践。”

发动民间智慧,土法上马建洗手站

在非洲基层一线的实践与历练,也切实帮助朱睿智磨炼本领。

“开展工作时最难的是如何建立信任沟通。文化的差异加上一开始语言不太通,对我做社区基层工作是一个挑战。”刚来的第一年,朱睿智花了非常多时间对难民们进行走访。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建立信任关系,她也逐渐融入当地生活。“在这里,我学会了怎样真正地去尊重多元文化。”在她看来,能够学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沟通、建立互信,是自己的一大收获。

“我的另一大收获是真正认识到基层群众的力量。”面对疫情,基层一线迸发的防疫智慧与力量,让朱睿智印象深刻。以当地移动水站的建设为例:“勤洗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方法。但难民社区没有通水,不可能让他们为了洗一次手就跑到公共水站去。”如何实现勤洗手?朱睿智和同事们就在当地建立了一些简易的移动水站。

“可现实情况是洗手站不足,这就很难做到‘勤’,而我们又没有办法一下子增加那么多的洗手站。”后来朱睿智发现,当地人自己想办法建了不少移动水站。比如在地上钉两个树桩,中间安一个踏板,上方挂一个水壶,一踩踏板就向下出水。“在我们建起第一批洗手站之后,有2/3的洗手站是当地社区居民跟着建起来的。当居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解决实际问题的‘妙招’,往往来自他们自己的智慧。这也启发我在工作中要学会如何去发动群众的智慧和积极性。”

除了直接服务难民,朱睿智还利用自己的科研背景,联合当地大学开展了一个科研项目,让当地年轻人走进社区调研疫情防控过程中的信息传播情况。“以一个科研项目的方式,把年轻人动员起来参与到疫情防控中,不仅能培养他们做科研的能力,同时他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社区防控没有做到位的地方,也可以为我们的工作改进提供方向。”

“每一个身在异国的中国人都是一扇窗口”

朱睿智来到卢旺达,是在2019年4月。当时,联合国难民署同时开放了七个青年专业官员(JPO)职位,她选择了位于卢旺达的难民保护工作。

“七个岗位中只有这一个在非洲地区,也只有这一个在基层一线——工作直接在难民营旁边。”在被问到为何会做出如此选择时,她说:“首先是这份工作的内容与我的兴趣以及一直以来的学习研究相契合。更重要的是,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更多人的生活变得更好,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卢旺达在东非内陆,赤道以南,海拔很高,青山连绵,被称为“千山之国”。朱睿智服务的难民社区位于山顶,山路盘旋,弯弯绕绕,乘车进山往往让人晕头转向,对于容易出现高原反应的她来说就更辛苦了。此外,当地的水、电、网供应不稳定,饮食习惯也与国内非常不同,为了能吃到蔬菜,她只好在住处自己开了一个菜园子,实现“自给自足”。

尽管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朱睿智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一年多的时间虽然不长,她也做成了不少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我主要负责难民营里四五千个孩子的教育工作,我们帮助当地学校完成了‘升级改造’。”她和同事一起,从建教室、刷黑板、通电上晚自习、组织教师培训、组织家长会、组织生活技能培训等点滴做起,让学校渐渐步入正轨。“今年孩子们的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并且难民社区周边的本地家庭也开始将孩子送入我们的学校,人数从我入职时的三人增加到四百人,可以说算是用行动表达了对我们的认可。”

近年来,伴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中国经验,正跟随越来越多和朱睿智一样的中国青年的脚步,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我相信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可担当大任的。”自身经历让朱睿智深切体会到,中国青年能够也应该在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去到一线,去到发展中国家。

这次在卢旺达抗击疫情,让朱睿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一个身在异国的中国人都是一扇窗口”,她将自己掌握的防护知识、疫情信息与外国朋友分享,也同时收获了大家的感谢与信任。很多同事都给她写了长长的邮件或发送信息,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她和家人、对中国人民的祝福,这份温暖让身处异国他乡的她倍加感动。同事们也在积极了解、学习中国的疫情现况和应对措施等。

在她看来,每个国家都有适合自己国情的抗疫方式,但科学和理智的态度难能可贵:“没有任何人、任何国家是孤岛,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大家必须团结起来一起往前走,才能战而胜之,也定能战而胜之。”(本报记者 郝思斯)

原文链接:90后北大女生非洲战疫记(《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6月19日第7版)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