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宪:《北大学报》应增加评论性、综述性的栏目

编者按:徐光宪,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导。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教。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报第二届编委会主编,第三届编委会委员。截止到2005年11月,他在学报上一共发表了69篇学术论文,荣幸地成为“学报”历史上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之一。
                                        
    我任《北大学报》第二届主编,是丁石孙校长推荐的。第一届主编周培源校长对《北大学报》非常重视。我也很认真负责地接受了这一任务,审稿都很严谨。

《北大学报》和《中国科学》的性质一样,都是多学科综合性的。我按照《中国科学》的方式组建编委会,在物理、数学、生物等方面都聘任了副主编。在稿件方面,比如廖山涛先生,他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我自己也有2篇“串级萃取理论”的稿件发在《北大学报》上。这些工作都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最主要的论文。我们都尽量把重要的文章放在《北大学报》。

那时候正、副主编每一期都开会,整个编委会大概是一年开一次会。由编辑部的梁毅通知几位副主编一个具体的时间来开会,当时在我朗润园的家里开,我有时备一点茶或者水果之类的。梁毅把稿子都带来,分别交给各位副主编讨论,主要是看一下决定要发的稿子。比如数学是姜礼尚,生物是陈守良,地学是钱祥麟等。他们一般每两个月来我家里一次,同时也商量如何去组稿的事,当时我觉得《北大学报》有不少好的稿件。

现在组稿有这样一个情况,老师们很好的论文还是要投到国际优秀的刊物上去。《北大学报》是否可以栏目更丰富一些,例如增加评论性、综述性的栏目。综述性的文章不是去总结国外的工作,而是某个人在某个领域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他的论文大部分发表在国外了,正副主编可以请他把这些工作总结一下,投到《北大学报》。另外,北大每年有不少获得国家级奖和部委级奖的项目,可否请科研部领导约请获奖者写一篇综述性文章投到《北大学报》。如果多发表几篇这样的文章,大家对这个刊物也会重视起来。

北大有百年来的优良学术传统,强大的师资队伍和优秀的研究生,理科和文科都是最强的,学科齐全,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有高水平研究工作,这就是北大的优势。现在又有医学部,所以至少得请医学部一、二位副主编。

     没有进入SCI收录刊物,这对学报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国内不少刊物都进入SCI了,这个要去争取也不太容易。但是我觉得应该有综述性的文章和一些有份量的原创性文章。例如廖山涛的文章出来后,国外就都来找《北大学报》了,他的文章是有世界水平的。现在不是没有这样水平的老师,主要是时代不同了。他那时大概是80年代吧,那时还比较强调文章在国内发表。现在强调点不同了。作为一个大学学报要成为SCI收录期刊确实也不容易。

它要专业性的、全国性的。你现在虽说是全国性的,但实际上还是只局限在一个学校。所以应该考虑对社会开放,首先争取北大校友来投稿。北大在国内国外有很多校友,假如北大的校友都来支持,这就容易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刊物了。可以考虑请几位国内外知名校友担任编委,有利于向校友约稿。如果仅仅局限于北大自己的研究生和老师,那你就不利于拿到全国去比了。对于外面来的稿子,比较好的就应该发。只要稿子质量高就可以发,不要受是否是外稿因素的制约。

在稿源比较丰富的情况下,你要让审稿老师严格把关。那怕两位审稿者都认为可以了,正、副主编会还可以不让发。如果我一期只能发25篇稿子,你审稿老师通过了30篇,正、副主编会就决定退掉多余的几篇。我认为你总要有2/3的退稿率,稿件的质量才会提高。退稿的速度要快一些,不要等到一年之后才退稿。这样作者还可以及时地改投其他地方。所以我认为正、副主编会每两个月应该开一次。

我认为你们一年还是应该至少开一次全体编委会。《北大学报》召开编委会比较容易,因为编委都是学校的老师,应该一年至少开一次,就在英杰交流中心等地方见一见嘛。你编辑部一年要有一个工作汇报,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想一想下一年度做什么改进?让编委们讨论建议。

学报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求《北大学报》能够反映北大的科研、学术水平。但这一点很不容易做到,因为很多好的文章都跑出去了。办刊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来办一个学报就不容易,都有困难,但无论如何北大应该把学报办好。

现在编辑部为办学报的事主动来找我,有这样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我认为学报一定能办得好。另外有重要的学术会议编辑部的同志应该去参加,参加的时候就可以约稿,这样就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你们要开编委会,《北大学报》是否要办好,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这措施里就可能有需要经济上的支持,这样就以编委会的名义去同校长商量,校长也好去让校办企业来资助一下。我担任过好几个刊物的正副主编,我拼命地为编辑部争取福利,编辑部的同志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更专心做好工作,才能使编辑工作后继有人。这一点对于办好一个刊物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为学报编辑对徐光宪院士的采访录音整理,题目为编者所加)

 

编辑:知秋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