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漫:高等教育揆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中央大人才培养的要求落实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是高校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宏观梳理、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分析,既揆格所知,亦求之以理。


一、对高等教育的简要述评


考察中国和世界百年的变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快速,民生问题繁复突出。我们的大学教育对于怎样使学生在变化的社会中适于生存和立业,怎样培养学生具备构建和平、和谐、合作、自由、民主、发展、安全世界的才干问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积极而卓越的作用与贡献,需要有意识的从根本上研究,有计划的从根本上改革,推进教育起到发动机作用,担负起社会进步使命和责任。


我国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世界格局不断变化,经济发展越来越全球化,文化理念更加多元。目前,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对于祖父母一代的行为规范,没有深刻的认识,甚至是不了解;对于父母一代的生活方式不能完全接受,甚至没有完全体会,对于“家为国本”的伦理观念日趋淡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多次谈家风,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家风关乎国风的最好注脚、更是国风之本在家风的最深刻写照、最深远教喻。


青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智、则中国智。我国青少年如何以家庭子弟和国家公民的角度锻炼品格、提升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促进社会进步与民族复兴,以文治武功见重于世界,国家能够有事半功倍帮助的就是教育。


二战以后,国际教育领域出现了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趋向。对此,国内外教育界也在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革。


检讨二战后教育模式的缺陷,主要在于教育主体的定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单纯注重知识的灌输,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发展。这种模式削弱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限制了他们发散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具体体现在:


第一,教学模式单一,授课方法枯燥。大学的各专业往往倾力于繁多的课程种类、大含量的知识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导致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了以填鸭式教学为主的单一模式,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很容易把学生变成“装配线上的工人”。


第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从引导者转变成操纵者,本应是学习主体的学生则变为了完全的受控者,主动学习变为被动接受,一门课程的优劣几乎完全取决于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学生无法完全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教学过程也成为一种由知识传授、机械记忆、应对考试等构成的任务导向型模式。


第三,重专业轻人文。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单一的专业传授实际上迷失了大学的方向,高等教育所应锻造的应该是有思想的人才,而不是懂专业的从业者。做人、做学问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缺一不可。其实,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就显现着这样的思想光辉,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内容,六艺的功用就是培养德智兼修、身心平衡、文武合一,智商、情商、胆商均备的健全国人,汉唐盛世就是六艺教育的成果,很有必要在近代教育发展中有所继承和与时俱进。


二、关于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见解


作为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我国教学模式,近年来因其以“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为主,某种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独立的思想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不断经受着来自于各方各面的诟病和拷问,鳞次栉比的“教学改革”不断见诸报端,一时间来自于世界各大名校的教育方法被广为传播、甚或追捧。


在这股大潮中,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我”这个字,请理解为和我一道,为大学教育的一般制度和根本精神而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北京大学所有“太阳、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愿意成为冷静的思考者和踏实的践行者,“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载的北京大学教学生涯,实感中国不缺乏人才,“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他们不缺少智慧和灵感,但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并重,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成长、成才的硬道理。在北京大学老一代教育家的指导和支持下,结合20年的教学经验和所取得的初步成果,针对教育中存在的缺陷,重点探讨什么是素质教育,并对大学教育理念、使命、模式、内容和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详见笔者的《“医”步亦曲》《“数”风华人物》两部专著,以下提举纲要概述。


(一)素质教育的理念与现实


对于素质教育,在我国目前业内并无统一公认的定义。在国际交往中,为了交流和理解的方便,有学者将其英文译为quality-based,quality-oriented,or,competence-based,competence-orientededucation,也有学者用liberal education来表达素质教育,同时佐以具体的解释。


从政策方面来说,总览1949—2010年的教育方面的文件,没有一个明确指出什么是素质教育,但有不少文件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回顾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进一步从政策角度上阐述素质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与现实。


我国基础教育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试行素质教育20世纪90年代,1995年9月,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教育部高教司在华中理工大学(现易名为华中科技大学)主持召开了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第一次工作会议(又称全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协作组会议),首次公开提出“文化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此会议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滥觞,自此我国内地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国52所院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1998年3月,全国高等学校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1998]2号)并正式颁布。《意见》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1999 年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需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同年教育部批准53所高校设立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2个(含几校合建,下同)。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阐释了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2005年教育部高教司和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在清华大学召开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暨高等学校第四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2006年6月,104 所高校增设第二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61个。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尝试和探索。然而,对于素质教育目前业内仍无统一公认的定义。


(二)理性思考与现实回应


笔者从全球化和中国和平崛起的角度,进行理性思考并对现实作出回应,提出高等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根据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其任务在于充实学生的生活内容。换句话说,高等素质教育不是用来谋生的手段, 其本身就是生活。面对职业生涯的21世纪,高等素质教育至少包括四方面:专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人文社科素质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见图1)。


身体素质教育是基础。首要是养成健康的习惯、享有健康的环境,还要有运动调节心力和体力,保持身心平衡,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提升在校生身体素质。射击、驾驶、攀岩、民族舞蹈等都应该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射击和驾驶射击驾驶要与军训衔接起来,并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环节。“射者,必正其身”,要命中目标就必须保持正确的姿态和坚定的心境。大学生对于现代交通技术应该有正确的知识和能力,驾驶不仅是技能和体能的培养,而且在社会秩序上亦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广为实施的体育课程中的球类、操类、赛跑等都有其规则,一方面是增强学生体质,另一方面是锻炼学生品质,养成其守规、合作与服务的精神。因此,身体素质教育要使学生既能保持和增进身心康乐,又与公民道德、国防建设有机结合,应作为今后有关体育改革的要义。


专业素质教育是专长。以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为核心课程,主要培养“技”;如工技、农技、商技、医技等,应组织学科的专家研讨确立。


职业素质教育是导向。主要包括就业指导等课程,重点培养“志”,由志趣、志愿、志向、意志构成核心,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专业方向,应该在学生入学前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后都进行的职业素质教育。


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素质教育是通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德”,是学术和社会发展之风气、风尚的原动力,主要涉及的是通识教育领域。在我国,蔡元培和梅贻琦老一代教育家分别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长时代就十分重视通识教育,蔡元培所主张的“中西融合,兼容并包”“大学无不以培养通识博学,具有高度教养和全面发展的通才”的教育思想,梅贻琦所倡导的“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育人理念并积极付诸具体实践,培养人才的丰硕成果有口皆碑。在西方2005 年美国高等院校协会(AACU,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检讨,他们针对美国大学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全球化压迫之下,所面临的建立在废墟上的大学、而且失去灵魂卓越的尴尬局面,发起了一场旨在衡量大学教育理念、通识教育价值、谋求大学新发展和为谁实施教育的大讨论。论及通识教育时,各大学大多源于古希腊自由人教育的概念,以及纽曼在大学理念中所倡导的博雅教育思想,哈弗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所提到的自由社会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这些不同时期的概念和论述,共同表达了高等教育和公民社会对于人的全面教化、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信仰和追求。进入到21世纪,在全球化的外在驱动下,以及各国建设名牌大学的内在需求中,各个大学的培养模式、教育体系、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运行方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其中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推广和强化通识教育,并通过通识教育理论的提升和实际操作层面的改革带动高等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医学院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张力最强。由此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国际化教育都不同程度地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实践和深入而获得了自身内涵,以及实施途径的扩展、变更与变化。在迈向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西方传统的信仰和诉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迁,转而与东亚各民族共同拥有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治国情怀汇集到了一起,并具有了新时代的内涵。


在这一过程中,北京大学领衔的北京市教育规划重点项目(项目号:AAA11004课题组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提出了通识教育的“10大课组”:包括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艺术与美学、哲学与伦理、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当代中国与世界、基础社会学、数学与自然科学、科技与社会、领导科学与艺术(包涵公民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以期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既让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转型;并提出也应在上大学之前,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补充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洒扫进退、家庭卫生、家庭经济节约的知识和指导,礼义廉耻四维的训勉和告诫,培养如何做人做事,从而使学生在洒扫、应对、进退的礼节上(在一定程度上“80 后”到“90 后”的一些大学生需要重读《小学》),在合作互助的修为上,在地方、国家和国际政治常识上和民主习惯上,在表达思想与进修学术能力上,在利用闲暇的方法上都能更加康乐。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比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做得更好,应该具有科学领导的意识和被领导的能力。所有课程的规制要强调以下方面:价值观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格理想和道德意识;文化传承的教育,确立文化的根基,提高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认同和文化的自强;方法论的教育主要是要教会学生有关辨证思维和批判思维;创新教育则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前沿、面向未来;汇通教育要使学生汇通古今、汇通中西、汇通文理;公民教育使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全球意识和责任感;终身教育的意义,则在于使其一生受用。


对于核心课程的基本要求,应该有文理基础,以及文化价值和内涵、批判和分析性的思维、方法论的意义、跨学科的视野和全球意识。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应该请教授、名师上课,经典阅读、助教导读。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本科生应该是有质量的学习,研究生应该针对其薄弱和重点需要加强的环节实施小班讨论。


总之,大学教育理念:亦即教育根本精神,在于培养具有身体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质,通识博学,高度教养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表现是,使上过大学的学生比没有上过者进步,研究生比本科生进步;在家庭做子弟,在国家做公民,在职场做员工,在社会上适于生存和发展,并且能够进一步地引领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做得更好。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沟通、学会学习、掌握专业技能,适应职业化生涯,从而适应变动的社会;学生不仅要有生存能力和立业能力,并且有崇高的价值观,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成为社会骨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精英。大学教育模式:应着重“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维一体的模式。大学教育方法:采用“金苹果”教学方法(指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拥有的情怀,大学生需要自己“找梯子”才能摘到“金苹果”),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教育内容:包括身体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借鉴中西方教育的历史背景、发展道路、实际内涵和实践经验,积极参考其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理念、有效成分和成功经验,为我所用,这种开放意识和兼容并包的态度正是“素质教育”的应有宗旨和本然境界。特别是当中国正在更加深刻地走向世界、在全球各项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大国作用的今天,更需要通过更多的理论探索和广泛实践,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经验变成推广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航标灯和助推器,并以其理论高度、新鲜视角和特有活力为世界高等教育提供新鲜的思想资源和实践范本。(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1 HarryR.Lewis,ExcellenceWithout a Soul:How aGreat University Forgot Education.New York: Public Affairs Press,2006

2 曹莉.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证思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24-33.

3 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1941年第13卷第1期.

4 蔡元培:“发刊词”,《北京大学月刊》1918 年第1卷第1号.

5 AACU, “Whatis Liberal Education?”http://www.aacu.org/leap/what_is_liberal_education.cfm, accessed 2010/3/22.

6 曹莉.东亚一流大学通识教育的新趋势.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5-90

原文链接:人民论坛网 高等教育揆格

编辑:白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