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精神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体现历史传统、有自身特色、得到广大师生认同的相对稳定的精神文化形态。北京大学具有122年发展历史,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其精神已成为北大人接续奋斗的动力源泉。探究北大精神的形成脉络及其在新时代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影响,对于传承北大精神和建设校园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独特价值。本文旨在对北大精神进行历史溯源的同时,深入挖掘北大精神对于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内外部影响,分析北大精神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北大精神的历史溯源

何谓北大精神?北大精神博大精深,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其核心内涵,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是其重要内容,体现了百余年来北大人立学、办学、求学、治学的价值追求。

(一)文献中关于北大精神历史溯源的研究

关于北大精神的源头与脉络,已有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专文论述。

杨河(2007)从中国近现代史的推进逻辑对“北大精神”影响这一角度出发,将北大精神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阶段是是“孕育时期,即戊戌变法时期”,第二阶段是“形成时期,即五四时期”和第三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吴国盛(2009)认为中国大学精神分为两个思想来源,第一个来源是西方,第二个来源是中国太学。陈平原(2010)高度评价了蔡元培作为教育家对于北大精神的巨大影响。王义遒(2013)指出,现代中国大学则肇始于“教育救国”的实用目标。北京大学的成立是“教育救国”背景下的典型,北大精神从诞生伊始就注定了“爱国”的底色。

(二)北大精神的生成与发展

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一种观念、思想、精神的生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北大的历史可谓是近代中国史的缩影,北大精神不仅凝聚了百余年来北大人立学治校的价值追求,也折射了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气质风貌。

1.“兴校图强”渲染北京大学精神的底色。1898年6月戊戌变法后,变法的措施之一——建立“京师大学堂”,成为仅存的变法成果被保留下来,这个决定对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教育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898年12月31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它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当时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各省学堂皆归大学堂管辖”。尽管变法失败,但京师大学堂的保存也从侧面说明了在新制育人方面,中国进步力量所做的努力打开了“拨旧开新”的实质局面,成为中国教育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分水岭。“兴校图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北京大学的精神底色。

严复是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后的首任校长,他翻译的《天演论》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传达于国人。严复将“天赋人权”理解为“民之自由,天之所畀”,将中国落后、西洋强大的原因归结为(西洋文明)“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北大精神中的“科学”和“民主”的思想,有学者认为是缘于戊戌变法前后的西学东渐,而始于严复,严复在办学方针上提出“兼收并蓄,广纳众流”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蔡元培治学理校的思路。

2.爱国进步与民主科学的思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结合。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他延请名师、教授治校、规范课程、整顿校纪、招收研究生、接收女生、兴办学术刊物、聘请国外学者讲学、扶植社团、提倡美育等具体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北大精神面貌一新。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思想进步的新派人物先后来到北京大学,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新潮》等为阵地,向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开始了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自此举起了“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旗帜,民主科学的精神成为照亮北大进步发展的指明灯。

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环境中,北大进步师生在探索拯救民族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就是这一时期传入北大的,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课堂上积极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他和邓中夏、罗章龙等北大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工农一线,宣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将北京大学真正推到了民族救亡的舞台中央。五四运动强化了北大精神中“爱国”与“进步”的元素,它从北大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中发展和丰富了北大精神,重新诠释了“民主”与“科学”——即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必须与爱国救亡的民族精神相结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大夫精神相结合,使北大真正成为了爱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心目中的精神高地。在革命的实践中,北大被认为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最初基地,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历史紧密相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京大学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不断发展和升华。

3.动荡变革中爱国主义上升为北大精神的核心。从“五四运动”到“一二·九运动”再到“一二·一”运动,在北大精神内部,一个不断生长的元素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求和对旧的社会制度的批判。在北京大学进步师生的心中,“北大精神”已经在两个方面得到了提升,第一方面是将“自由民主”思想从严复最初的对资本主义憧憬提升到对社会主义的追求;第二方面是将“救亡图存”方略从康梁的教育救国提升到改造旧制度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中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赢得了北大爱国进步师生的心——爱国爱党的思想在动荡艰苦的岁月中成为北大精神的核心。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探索阶段,北大走过了曲折探索的年代,尽管道路艰难,北大有志师生依然坚守北大精神的高地。马寅初、于敏、周光召、蒋筑英等一大批北大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的未来复苏积蓄力量,他们身上体现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坚韧顽强的生命力。

4.新时代北大精神在“双一流”建设中的育人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吹响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号角,立德树人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树“人”的标准就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心的工作,需要特定的精神与文化“润物细无声”。北大精神形成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刻,发展完善于民族复兴的阶段,本身蕴含着深刻的教育价值,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资源。

二、北大精神隽永深厚,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一百多年前,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是北大学子英勇地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前列。他们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他们以爱国为己任,将青春和热血与国家和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勇气和责任源自北大精神的浸染和熏陶。北大精神的实质,就是青年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以激情追求国家强盛,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而奋发有为。受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感召和鼓舞,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能看到北大学子贡献力量的身影。北大精神伴随着每一位北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成长到成才。

(一)北大精神是学生社团活动的文化指南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学生社团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大学价值观、历史底蕴、人文气氛的缩影。活跃在社团中的青年学生尚处于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期,学生的价值观是否能正确树立、学生社团是否能持续经营,关键在于要有立意高远、历久弥新的愿景和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大学精神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在北大精神的浸润下,涵盖领域广泛、种类繁多的学生社团活跃在北大校园里,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不但是北大精神的传承者和推动者,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是青年学生涵育、传承、发展北大精神的重要阵地。北大许多有特色、有历史的学生社团,如山鹰社、爱心社等,其社团愿景,都来自当代北大精神。即使是普通社团,他们组织的活动也体现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传统。

作为社团活动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北大精神常常是社团活动策划的主题,围绕北大精神开展活动是学生社团活动的首选思路。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大学学生联合其他高校学生自发发起了一个援助湖北的行动,全称是“高原鹅——高校学生援鄂行动”(简称GYE),希望动员高校青年,团结协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通过网络平台筹集资金与物资,支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受到国内外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在疫情期间“高原鹅”多次组织捐款捐物,形成了良好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北大人总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高原鹅”负责人说,该站出来的时候,北大的学生总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北大著名的社团山鹰社在三十年间不断攀登、不畏艰险、超越自我,为国民经济和环保实践做出重要贡献。山鹰社的社员们把攀登高峰看作是送给祖国的献礼,希望祖国永远前进、刚毅坚卓,将爱国进步的北大精神化作支撑自己的精神力量。

(二)北大精神构成了是校园生活重要仪式的关键元素

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是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也是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的两场重大仪式活动。从入学到毕业,重大仪式活动中传递出的是大学精神和内涵,将大学精神的内涵融入典礼的每一个主题、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语,用潜移默化的力量感染和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润物无声,铸魂育人。

北京大学高度重视通过重大仪式育人的环节,不断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方式、新渠道。北大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均获得了教育部高校庆典活动示范项目,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各个环节都体现了北大精神对学生的影响和学生对北大精神的阐释。可以说,是北大精神把学生与北大联系起来,对北大精神的理解与认同的过程,就是学生完成了从入学到毕业的过程。

自2016年起,北京大学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结合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夺得奥运会冠军,邀请中国女排到访,举办了“弘扬女排精神,筑梦伟大复兴”——纪念“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提出35周年暨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活动,带领全体新生共同学习女排精神,树立爱国奋斗理想和北大精神。后来每年新生开学,都会借“开学第一课”的机会,结合当前热点,对青年开展爱国爱校教育。毕业典礼也是弘扬北大精神,进行文化育人的又一重要环节。北大的毕业典礼以感恩奉献教育为主线,激发学生眷念母校、感恩师长、爱岗敬业、报效祖国的精神状态和志向追求,引导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的毕业典礼和“开学第一课”都是紧跟热点,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略成果、北大人的英勇壮举和重要经验展开,带领学生们深刻理解北大精神传统。

(三)北大精神是是学生评估成长的参照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精神在其中起到教育引导、团结团结助力青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作用。评估校园文化育人是否成功,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行动,要看学生选择什么职业、走上什么人生方向、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毕业教育中,北京大学实施红绿蓝“三色战略”(红色代表基层一线,绿色代表国防军工,蓝色代表国际组织),深化对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北大精神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在时代的变革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北京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检验“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环节,把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域输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衡量就业工作质量的依据,不断开辟和扩宽毕业生到国防部门、航天军工、先进制造业、国际组织等领域就业的渠道。截至2019年年底,当年有超过90%的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就业。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共计576人,89人到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1]2019年1月14日晚,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以“夯实党建基础,强化思政实效”为题,报道了北京大学学生基层就业工作,播出了当日举行的“不忘初心跟党走 争做圆梦新一代——‘我在祖国基层’主题交流会”活动画面,取得积极的社会影响,力争让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影响更多的人,也使弘扬和践行北大精神成为每一位北大人的自觉行动。

三、北大精神凝聚人心,全面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境界

校园文化将精神的基因植入每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灵魂深处。大学精神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工作场所的一种文化习惯,还是一种精神的指引,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把教师队伍建设与办学正确政治方向、高水平育人体系并列为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三项重要工作,“教育者先受教育”,北大精神就是最好的教育感召。

(一)北大精神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素材

以“课”载道,是对教师的工作要求,这其中的“道”,既有世界和国家运行的“大道”,也应该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道”,用更多身边的道理提升教育的贴近性与感染力。把大学精神中的“道”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显然对于青年更易理解和把握,也为之后理解世界和国家的“大道”做铺垫。北大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北大精神的特殊性在于它与社会思想的密切关系,北大精神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好文化资源。

2017年以来,北大推出了“北京大学史”等校本课程以及“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等专题讲座,由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等专业的教师联合上课。教学设计中注重用历史事实来诠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精神传统,帮助学生从历史学习中认识北大精神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成长理念。这些课程在学生中反响很积极。

(二)北大精神是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

当前,高校教师工作正在从“道德化”走向“职业化”,而教师的职业先天带有很强的道德属性,必须从精神文化的角度为日渐精致的教师职业注入道德的要求。

北大精神的权威性所带来的晕轮效应,赋予了北大精神极强的感染力,形成了文化强制力。北大教师时常说,北大人应该如何如何,言语的背后就是北大精神所形成的文化强制力。往北大精神里注入什么元素,之后的北大师生就会沿着这条文化路径走下去。爱国是北大精神的核心关键词,也是北大在宣传和阐释北大精神时常提常新的主题,并写入了《北京大学教师手册》。投身科研事业、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被教师们视为“我们这一代的爱国表达”。

(三)北大精神是教师提升个人修养的参照

提升个人修养,既要有实践的楷模,也要有精神的权威。“精神权威”不仅包括道德规范的文本,也体现在社会乃至社区的文化。一个人有没有修养,要看其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文本。一个人的修养好不好,还要看是否达到了社会的文化要求。

北大精神来自历史,被实践不断诠释和书写,对教师思想活动的影响,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如前文所述,北大精神形成了文化强制力,但是当这种文化强制力显现出一定超越性时,就具有引领性。北大把校史教育引入教师培训,分别阐述不同历史时期的北大精神,作为教师行为规范的重要理论依据。

(四)北大精神是教师立德树人成果的凝练

精神虽然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是本质上是实践的产物,是经验的升华。

北大精神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是由师生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不断书写以至于持续丰富的。一方面,教师立德树人工作受北大精神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北大精神本身就是教师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果。因此,北大精神根本上是北大人行为的概括,只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北大精神才会不断地保持影响力,持续熠熠生辉。

四、北大精神的实践路径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对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和质量,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意义重大。反过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也成为涵育、滋养和铸炼大学精神的深厚土壤。多年来,北大精神成为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力量和生动指引,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不断充实和丰富也为北大精神在新时代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一)以课堂为主渠道发挥北大精神的育人作用

课堂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主要渠道和首要抓手。201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要“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打造高效课堂”。将北大精神融入课堂及其他教学环节,努力将北大精神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发挥北大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育人作用,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反过来也可以在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北大精神。

1.以通识课程建设为抓手,培养综合能力人才。李政道曾将科学和艺术比喻为硬币的两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让理工科学生感受人文之美,让人文社科学生体会科学的精妙与逻辑的魅力。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把通识教育融合进来,既是对国家和社会综合能力人才需求的切实回应,也是北京大学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题中之义。

2.推动校园文化活动进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引入经典校园文化元素进入课堂,使之成为思政育人的生动教材,是新时期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的路径之一。领导专家进课堂、马克思主义进课堂、国家发展战略进课堂、书法进课堂……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走进课堂,主题内容紧扣时代发展,回应大学生关切的热点问题,满足大学生多样化信息和技能学习需求,推进了课程内容体系的多样化,发挥了课程育人的主阵地作用。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率先垂范,传承和发展北大精神。师生员工既是培育北大精神的主体,也是传承和发展北大精神的主流。广大教师群体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坚持学术至上、探索创新、传播知识。此外,还应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既是北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大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必然要求。

4.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以实践活动领悟践行北大精神。课外实践活动则是大学教育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拓展视野、增强动手能力、体悟社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为培育北大精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20年暑期,北京大学推出思想政治实践课程,100多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25个开课院系书记或院长参与,3226名选课学生在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触摸新中国的发展脉络。“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增长见识, 同时也将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北大精神带到了实践地,为当地发展献计献策。

(二)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手段开拓北大精神的传播渠道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尤其是通信技术和移动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对于青年群体成长环境和发展轨迹,思想、道德和文化理念、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传统的校园文化相比,校园网络文化具有信息的丰富性、资源的共享性、空间的虚拟性、交流的互动性、主体行为的平等性等方面的显著特征。顺应媒体发展态势,加强技术研发,借助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手段,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加强管理和引导,鼓励学生学习新媒体、运用新媒体、用好新媒体,正是当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宣扬传播北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北京大学始终敏锐把握互联网发展总体态势,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尤其是在网络育人工作领域,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2013年起,北京大学实施“网络育人系统工程”,2015年创建“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入选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并率先在全国高校连续四年举办“校园网络文化节”、评选“网络新青年”等品牌活动。

(三)以优良的校园环境涵育北大精神

“矗立于校园中的各式建筑,无论高雅低俗,均镌刻着这所大学所曾经历过的风雨历程,是引导我们进入历史的最佳地图”。校园环境是北大精神的重要载体。北大精神与校园环境互相促进,彼此影响。广大师生通过发扬优秀历史传统,开展日常教学和学习等活动,自发形成校园文化环境,也在悄然践行和涵育着独特的北大精神。

校园物质环境是北大精神的空间物态形式,它不仅仅是“一塔湖图”等实体存在,更富含着历史传统、审美意向、价值目的和教育内涵,对于校园文化的形成、学术氛围的营造、北大精神的凝练与传递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除了物质环境,北大的文化环境更值得关注。关于文化环境的建设标准,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曾提出文、雅、序、活的标准 。“文”指知识,“雅”指高雅,,“序”即秩序,“活”是活力。近年来,得益于底蕴深厚和特色鲜明的综合学科基础,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呈现出生机勃勃、形式多样的繁荣景象。出版物、音乐会、书法展、文艺快闪、电影节、文艺演出等为师生的校园生活注入了品味和情趣,学科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国际文化节、餐饮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等让校园文化建设显露出勃勃生机,“我的校园我做主”学生代表与后勤系统座谈会等搭建起学生和教职工沟通知识、联系生活的桥梁——文、雅、序、活的标准在燕园的文化环境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以形式多样的文化品牌建设挖掘北大精神当代价值

大学精神蕴含的价值取向不仅是约束大学行为的规范体系,也是展现大学特征的文化符号,表现形态有许多种,比较显性比较集中的是体现在校园文化品牌上。北大的校园文化品牌依托于深刻而丰富的北大精神内涵,从这个视角可以一窥北大精神是如何传承、渗透于校园文化生活,其价值追求是如何真正实现于校园文化实践。而师生在文化实践的体悟、创新又不断地凝聚在北大精神中,使其内涵得以扩充和发展,持续发挥强大的内驱力。文化品牌是北大精神的实践运用,所体现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北大精神标识,构建陶冶健全人格的文化氛围。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教育的目的在于健全人格,培养人良好的德性,以适应社会需要。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性化探索的重要时期,文化氛围对其形成稳定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产生重要作用。北大精神是北大文化的主体,在对文化品牌软硬件的建设中,北大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基本价值取向,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着品格塑造。

“李大钊奖”,以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李大钊的名字命名,是党务与思想政治工作最高奖,获奖者的人生轨迹就是北大精神薪火相传的真实案例。被视为北大教师的终身成就奖的“蔡元培奖”,表彰了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德艺双馨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王选纪念陈列室通过王选生前珍贵资料,展现了他心无旁骛、刻苦攻关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家的风范。北京大学关工委立德树人教育基地收藏了杨辛教授捐赠的荷花艺术藏品,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是君子之德的象征和承载,也是杨辛教授对精神世界的追寻。这些不同时代的北大人是北大精神的聚合和体现,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提升和塑造着学生的道德能力,使其从心底迸发出对典型的敬重、对其价值取向的强烈认同。文化品牌发挥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引导青年学子敦品励行、从德向善、学会感恩,塑造健全的人格。

2.开阔学术视野 传承学术精神。学术精神是所有一流大学孜孜以求并赖以立足的宝贵根基,学术传统代表着学校的风尚,显示着学校的素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北大学术精神的核心理念,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是北大人的优良学风,都是北大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

北大文化品牌中以学术研究、知识分享为主要内容的要占三分之一强。黉门对话、北京论坛、博雅美谭、博雅讲堂、教授茶座、名师大讲堂、南门读书会等等,搭建了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学术探讨平台,以视角开阔的知识对话,拓宽思考维度、鼓励学术创新,传递追求真理、严谨务实、虚怀若谷的学人作风,强化了北大群体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属性,促进和谐的学术环境和探求真理的学术氛围的形成。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这些文化品牌的学术活动倡导学术包容、学术创新,影响着新生学术力量,促进了人才培养,使大学的学术生命力得以不断延续和增强,也是北大精神的传承和实现。

3.推陈出新 促进创新精神的不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鲁迅的话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革的运动的先锋。”为新就是对传统的扬弃,是富有活力的精神基因的植入,是北大精神中最灵动的生命力。这种“常为新”不仅体现在站到时代的前沿、作出对社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还充盈于北大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艺术长廊”把教学周边空间作为展览空间,使其成为“流动的美术馆”,师生们在须臾的流连中走近艺术,感悟艺术之美。“井盖文化节”将平日里灰头土脸的井盖摇身变成了一幅幅温馨的画作,传递了温暖的人文情怀和对生命的殷殷祝福。“心教育系列活动”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千手观音的故事结合起来,通过高尚的艺术感染学生、真诚的故事打动学生、深入的访谈启发学生,创新教育形式。“网络文化节”把网络变成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平台。首钢医院的“安宁疗护”是国内首个三级医院疗护中心,以舒缓疗护护航人生最后一公理,赋予永恒生命意义与价值。原创剧《青春之歌》曾获由教育部颁发的“高校精品文化推广行动计划”第一名,《北大1918》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回顾百年前的风云变幻,凸显传承不息、弥久常新的北大精神。

创新才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推进实践。文化品牌紧密围绕理念、形式、特色活动等多个环节营造氛围,将创新内化为自觉的追求,以形式多样的文化创新,突出了自身的主动性与首创性,彰显了北大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体现了北大精神中的创新特质。

4.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弘扬北大精神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基础。北大精神的强大力量表现为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对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对服务社会的使命自觉,这种力量一直延续至今,落脚于校园文化实践中。

”急救善使在您身边“公益团队义务为广大市民培训急救知识,以挽救在突发情况下更多人的生命。“法律援助协会”义务为需要的人提供法律援助,是全国第一家日常性、专业化的高校法律援助组织。“林歌计划”致力于绿色环保,除了在校内建立了数个品牌回收项目,还参加了多个植树活动,将绿色带到更多的角落。“博雅讲坛”以“阅读中国 悦读经典”为宗旨,倡导全民阅读。“国子监大讲堂”是依托北京大学丰厚的国学人力资源,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系列讲座。

北大精神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向心力,不但对内具有凝聚作用,对外还有呈现功能。以北大精神的理念指导实践,用切实的行动映照家国情怀。这些服务社会的文化品牌活动,强调了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责任感及深情大爱,将北大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源源不断地传递到社会,对社会文化起着积极的导向和辐射作用,同时也拓展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

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校园文化对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优化个性人格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文化背后传递的是精神和理念。北大精神作为一种共识成为一代代北大人共同信守的精神品格和文化确认,参与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通过历史性的延续和文化性的教化,对校园文化全息沉浸,持续发挥精神推动力的作用,使文化育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本文为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基层立项重点课题“北大精神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的部分内容,课题主持人蒋朗朗,课题组成员:李彤、靳戈、韩芳、高雷、郑方圆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