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勇:关于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几点认识与判断

2020年的农历春节,注定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不平凡的一页。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使14亿国人为之揪心。

现代生产、生活、交通方式已经将社会连接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节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增大了疫情的防控难度。令人欣慰的是,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疫情防控工作得到逐级有效开展,党员干部更是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前锋和榜样。这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国人民应对这样大的战役,它的领导力没有任何力量可以超越。与此同时,也让世界再度见证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效率和能力,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忍、凝聚和担当。

判断和“预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个人觉得为时尚早,因为它和疫情的持续长短直接有关,这并非单纯的经济学问题,也是医学和社会学问题。作为经济学人,尤其是北大学者,更重要的是站在全局角度,做理性的记录、反思和警示。

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一直按照自己独特而前所未有的方式,不断积累一个大国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物质、智力和组织资源,因此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危机。疫情不会中断和阻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如果我们不把握住这个长期趋势,就会对疫情给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作出战略性误判。

但从短期来看,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疫情防控是一场全局战,只有在政府、企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经济才能顺利脱险。

从政府的角度看,要审慎使用宏观政策,将政策着力点放在结构调整而不是总量控制上。相对乐观地讲,如果疫情能在未来几周得到有效控制,它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将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下半年中国经济肯定会实现反弹。即使考虑疫情持续最长、最坏的情况,我们仍有很大空间来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我不建议目前宏观总量政策针对疫情做出特别反应。事实上,即使没有疫情,伴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逆经济风向行事”,采取降息、降准、降税等宏观措施,针对性地增大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也是大多数经济学者的共识。然而,“逆经济风向行事”的最大风险就是政策时滞,如果仅仅着眼于短期成效,出台强刺激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将给今后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因此在特殊时期、特殊条件下,需要着眼于结构性调整政策,通过特定政策手段,针对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特定群体予以扶持,例如提倡发行专项债或专项建设国债。当然,我也一再呼吁,可以借此机会,像取消农业税改革一样,大力减免甚至减除小微企业的税收,让它们得以减负和发展。另外,要谨慎防止对金融、资本市场的过度干预。因为疫情是典型的外生冲击,这一期间因“过度反应”做出的“超调”,可能也是理性的反应。随着疫情逐步控制,经济活动回归“正常”后,资本市场所受冲击也将逐渐消除。

除对内政策调整外,还要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无数次印证了,闭关锁国是自缚手脚,有百弊而无一利。必须用开放应对发展中的问题,疫情过后,要进一步扩大资本流动,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开放,着力破除行政性垄断,积极降低土地、能源、通信、物流、融资五大基础性成本,基础产业放宽准入,以管资本为切入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同时,要防止狂热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着力降低贸易壁垒,而且其政策幅度要适当大于各界的预期,要适时考虑逐步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浮动制,逐步开放资本账户。

疫情期间,“看得见的手”发挥到极致有情可原,因为行政力量虽然有时简单粗犷,应对突发事件却行之有效。但疫情过后,还是要依靠“看不见的手”,恢复经济的正常秩序。地方政府在采取结构性调整政策时,应当注意划清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权责界限,着力培育有助于企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外部环境,决不能使此次疫情防控成为政府越位、扩权的契机。

从企业的角度看,要学会直面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快自我转型和革新。从中短期来看,这次疫情对于中国经济确实是一次冲击,但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各异。疫情对于服务业的影响最大,而且主要体现在短期。这是因为服务业的主体是人,疫情期间由于人员流动受阻,很多服务无法正常提供;但是疫情一旦结束,服务业就会较快恢复。而对于制造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期。这是因为在企业的终端销售环节,市场的短期需求下滑,给企业现金流带来很大压力;但如果此时前端生产环节不能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现金流继续承压,将导致疫情的短期冲击向中期蔓延,后果将会是致命的。

所以企业现在要敢于“做减法”,甚至有壮士断臂的决心,尽可能保住企业核心团队;同时,聪明的生产商要和员工、供应商、政府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克时艰。须知,上行市场有风险,下行市场才有机会。

通过此次疫情,企业家还应静下心来思考企业未来。此次疫情着实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前景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但创新、品牌维护和应对不确定性,本来就是企业家的三大任务;能否将危机转化为契机,则考验着企业家的敏锐观察和精准判断。

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每当国家出现一次大的灾难,一些行业就会出现飞跃式转型甚至发展。不难预测,疫情过后,中国城乡二元机制下的数字鸿沟一定会进一步填平,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智能医疗、智能办公、智能教育等行业的发展进程将会加速。如何满足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互联网成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实现官民互动、信息公平、舆论引导,也将成为热门话题。因此,疫情不仅是对个人的考验,更是对企业的大考。面对这次事关企业生存的压力测试,优秀的企业应该用一种工匠精神,把产品当成艺术品当成生命去做,做到最好、最精,春暖花开,无问西东;应该主动进行自我革新和换血,努力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从全民的角度看,要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尤其要尊重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是疫后恢复生产最重要的依靠力量。如果中国40多年的改革是一部荡人心魄的电影,中国的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就是这部电影里无可争议的主角。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民营经济始终是创造就业和财富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发展与合作的主力军;未来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化演进,也有赖于民营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正所谓“无民不富,无民不稳,无民不强,无民不活”。只有激发民企活力,才能刺激经济发展。如果我们失去了对民企的信心,甚至特殊疫情期间对他们否定与“抹黑”,中国的未来就面临着更多的曲折和危险。相反,如果我们坚定了民企和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不断推进改革,完善市场机制,中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中国在变,越变越美;今日之变,前所未有。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研究主要领域有: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金融学)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