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大的故事丨赵鹏大:做平凡人,做出彩事

【编者按】2017年10月9日上午,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首场“院士回母校”活动在北大举行,三位阔别校园多年的北大院士校友与年轻的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科学之路、人生经历和北大之情。

一生坎坷艰难,尝尽酸甜苦辣,经历成败得失,北京大学地质系校友赵鹏大院士给我们讲述做平凡人,做出彩事。(全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供参考)

 
赵鹏大院士演讲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各位老师们,尊敬的各位领导们:

今天心情非常激动,回到母校,我是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进入北大地质系学习,圆了我这一生的地质梦。

因为我从小,在上小学的时候,地理老师带着我们下煤矿,参观煤矿矿井,在威远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参观井盐,当时就很奇怪:为什么地下有煤,地下有盐。后来到高中一年级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课,说是地质工作者能发现地下哪里有矿,不仅能够找出矿,而且能计算出来,地下矿产有多少。

所以我从小,从初小、高小,初中、高中,一直就梦想学习地质。当初我考北大地质系的时候,我祖父说你去当个风水先生是什么意思呢。他以为学地质就是看风水的,但是我哥哥已经在北大政治系念三年级,他鼓励我报地质系,就这样我1948年就考取了北大,我还清清楚楚记得那年全国5个考区,有8个考取了北大地质系。以前北大地质系是大系。

我在北大学习的这4年,见证了北京巨大的变化,就是新、旧中国的交替。1949年10月1号,在北京天安门,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我们北大地质系的学生在天安门夏,金水桥前担任大会的纠察任务。所以这一刻,作为北大学生是非常荣幸的,见证国家伟大变化的历史时刻。这4年在北大学习,不仅圆了我的地质梦,而且收获非常大。

首先,奠定了我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在北大科学、进步、民主等思想的熏陶下,思想得到了提高和进步。1949年,我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年毕业前夕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确地选择了我的政治方向,奠定了我终身为人民事业、为祖国事业奋斗终生的思想。当时我回北大的时候,正值院系调整,当时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成立了很多的专业的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化工学院等等。

另外北大这4年的学习,也使我打下了地质科学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而多次的野外实习,也使我适应了野外艰苦的工作环境。比如,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我们班有几个同学热衷于写科普文章,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写了很多小科普文章,发布在报纸上、电台上,因为经常写科普文章,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我们二年级的时候,就把三年级四年级的地质课文阅读了,因为看了才能写得出来,所以养成了很好的读书、自学种种习惯。同时大师云集的北大给我们进行了良好的理论教学。所以北大这4年,确立了政治方向,打下了良好的业务基础,这是使我终生受益的。

1954年,国家派我去苏联留学,到那里1957年获得副博士学位,1958年就回国。

当时我毕业以后,本来第一志愿是到西藏去进行野外地质工作,结果把我留在北京,我还闹了一点情绪,所以就到北京地质学院去了,就是现在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结果我一干就干了65年,我今年86岁,这65年,我在这所学校担任了22年的校长,我从1983年担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期迁至武汉),到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岗位上退下来,22年差不多是我们这所学校三分之一的历史了。我可以说没有辜负母校的期望,一直勤勤恳恳,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地质教育尽了我应尽的努力。

 
赵鹏大院士与现场同学互动

我就是双肩挑,既当校长,科研也照干不误,当校长就可以不搞学术不搞研究不搞教学?那你怎么知道学科的发展,怎么知道学生和老师在想什么。必须在科研教学第一线,才能亲身体会到老师想什么,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该怎么发展。这是一些题外话了。

我培养的博士生151名,从84年开始就是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北京武汉两地招,因为我们学校两地办学,而且两边都有团队。我的博士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6篇,省、市优秀博士论文等等。

那我是怎么做到两肩挑的呢,我白天工作,晚上潜下心来看书写文章,周末不休息,当然假期我也会到野外,所以要勤奋。当然我不鼓励大家开夜车,每个人状况不一样,我有我的健身理念,强身之道,我今年86岁,但是我坐姿端正,气血畅通,昂首挺身。我不主张大家开夜车,可是一定要勤奋。

我这一生也是坎坷很多,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刚刚那个片子也讲了,我5月25号,在沈阳出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就逃难,辗转河南、四川,12岁在东北上学,住校,站着吃饭,也是一种锻炼,也没什么菜,艰苦锻炼有好处。现在的学生舒舒服服,住公寓宿舍,我们那个时候哪有这个条件,所以我们不要娇生惯养。

我有这样一些体会,我这一生坎坷艰难,酸甜苦辣、成败得失个个都经历过,我认为这些都是好事儿,我有4句话送给大家:选好方向,就是政治方向和业务方向一定要选好。逆境而上,克服困难,逆境当中往前走,不要想着一帆风顺,遇到一些困难挫折不要灰心,继续努力。完美为本,做什么事都要追求完美。追求极致,一定要做的最好。

我的一个学生给我发了一个信息,问我做什么事会有成就感,这个我真没想过,后来我觉得,做什么事,你能做到的事情只有不多于百分之五的人能做到,做的优异程度只有不多于百分之五的人能达到,这个时候你才能获得成就感。

有的人说我不能当校长也不能指导博士生,那怎么办。我29岁就当副教授,文化大革命时不让我上课,让我去扫厕所,我说这也机会难得,以前都是用厕所,嫌厕所脏,现在轮到我自己扫厕所了,我回家拿了工具,把厕所地板擦得干干净净,别人用厕所时感到很干净,我得到了扫厕所的成就感,后来我接受劳动锻炼,让我去烧开水,我烧水就研究如何节约煤,当炊事员就研究如何做馒头,我烧开水、当炊事员也得到了成就感,我做的比别人好。

所以说不管大事小事,重要的事,不重要的事,都要努力做好,做到极致完美,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以不要看到小事儿、容易事儿就忽视,一定要干好。最后,做平凡人,做出彩事,做人一定要平凡,做事一定要出彩。

我祝母校在建设中获得更辉煌的成就,祝在座学弟学妹们学业辉煌,学业有成,前途无量!

谢谢!

赵鹏大院士1931年生,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原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建立了中国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开创了“矿床统计预测”新学科,提出了“地质异常”“地质体数学特征”“三联式”定量成矿预测、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新概念、新内容及研究方法,并在这些学科的发展前沿上培养了100余名博士生和数十名硕士生。1992年,赵鹏大院士获国际数学地质协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章,成为获此殊荣的亚洲第一人。

编辑:江南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