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均:北大的昆曲传承

北京大学与昆曲及其传承有着很深的渊源。蔡元培于1917年初担任北大校长时起,大力提倡美育和艺术教育,着手改组音乐研究会,并聘请吴梅担任国学门教授。这是中国大学开设戏曲课程与昆曲传习之始。自此至今百年,北京大学始终传承着戏曲研究与昆曲研习的传统,先后出现了许之衡、俞平伯、钱南扬、任中敏、陆宗达、陈古虞、李啸仓、吴晓铃等在戏曲、昆曲领域深有研究的重要学者与曲家。北京大学的昆曲传习组织,自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以降,虽名字数易但弦歌不辍,一直延续着师生研习的优良传统与创作和表演上的较高水准,并由此向全国辐射,给予社会上的昆曲爱好者团体深远的影响。

目前,不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文系有专门的戏曲研究者,在其他院系师生中,昆曲爱好者也为数众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经常策划邀请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昆剧院、苏州昆剧院等专业昆剧院团在北大演出,每年达数十场,并举办各种艺术课堂、昆曲讲座,在全国高校里独树一帜,为北京大学昆曲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1世纪以来,北京大学逐步加快昆曲传承及研究步伐,已经实现三步跨越。

第一步跨越是在2005年,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叶朗先生与知名作家白先勇先生联合发起“青春版 《牡丹亭》 进北大”活动,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合作,相继举办了三轮九场演出。这是青春版 《牡丹亭》 高校巡演之始,由此拉动了面向全国扩散的“青春版 《牡丹亭》 热”“昆曲热”,也使得青春版 《牡丹亭》 成为新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文化现象之一。

第二步跨越是在2009年,叶朗先生与白先勇先生在北京大学联手推行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其后在北京大学创办 《经典昆曲欣赏》 通选课程。

第三步跨越是在2013年,北京大学批准成立校级科研机构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并聘请白先勇先生担任中心主任。围绕着 《经典昆曲欣赏》 通选课,进一步丰富昆曲课程,使之更加全面、立体化,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教务部、团委、图书馆等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大探索与构建了一个有实践意义的昆曲教育与传承模式。2018 年,北京大学成为教育部首批认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

现将昆曲传承成果简要分述如下:

(一)昆曲课程:2009年起,《经典昆曲欣赏》通选课程于每年春季学期举办,迄今已有九年。这门课程采用讲座形式,邀请来自海内外的著名昆曲艺术家(绝大多数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权威学者,每周一次,每学期共16次,选课人数达数百人,也经常吸引北京乃至国内的昆曲爱好者旁听,课堂听众最多的一次约六百余人,在北京及海内外有着较大的影响。近些年,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开设昆曲课程,也是仿效这一北大模式。

在叶朗教授策划下,自2016年起,《“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 网络课程推出,不仅选课学校的学生能在网络课程中学习昆曲,而且可以在见面课上,与邀请来的昆曲艺术家近距离交流。

(二)校园昆曲研习与传承:北京大学京昆社成立已有二十多年,曾代表北大在以色列演出昆曲 《游园惊梦》,多次荣获北京大学十佳社团称号,并编创新剧 《临川梦》 及策划北大版 《牡丹亭》 进行公演。

常年举办昆曲大师工作坊,邀请梁谷音、张继青、张洵澎、侯少奎等昆曲大师亲自教授学员。

2011 年,经过海选,排演了校园版 《牡丹亭》。应文化部的邀请,校园版 《牡丹亭》 参加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的“2011全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展演”。这是此次展演唯一的非职业昆曲演员演出,获得专家好评。2017年,校园传承版 《牡丹亭》 获得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在北京地区高校海选演员。历经2轮人才选拔、前后三次赴苏州集训,通过每周校内练习,寒假校内联排,内部选拔等环节,最终确定演员25人,演奏员14人,他们来自北京16所大学和1所中学。从2018年3月至12月,共演出13场。校园传承版《牡丹亭》 影响较大,白先勇将之归纳为“一出戏将观众变为演出”,并认为校园传承版 《牡丹亭》是青春版 《牡丹亭》 之后新的发展。演出所到之地场场爆满,看过演出的观众均给予高度评价,张继青、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梁谷音、张洵澎、丛兆桓等昆曲“大熊猫”级别艺术家前来观看,均表示惊喜。

(三)昆曲演出:十余年来,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与各昆曲院团合作,举办昆曲演出活动,譬如青春版 《牡丹亭》 校园巡演首演、“春风上巳天”系列昆曲演出等,是北京市最有人气的昆曲演出场所和重要的昆曲传播基地。作为“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的一部分,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每年邀请苏州昆剧院青年演员到北京大学及附近高校演出昆曲,并策划三次“昆曲大师清唱雅聚”,影响较大。

(四)昆曲研究与推广:目前,已出版 《昆曲欣赏读本》 《白先勇与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京都聆曲录》 《昆曲的声与色》 等专著,正在从事昆曲口述史、昆曲脸谱、昆曲艺术教材等项目。

(五)昆曲教学资料的数字化: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教务部、图书馆通力合作,昆曲教学资料数字化得以开展,目前可在北京大学教学网、北京大学图书馆收看昆曲课程。

由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叶朗先生、白先勇先生等全校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通力合作与推动,北京大学在昆曲传承的道路上顺利实现了三步跨越,使得全校的昆曲传承氛围更上一层楼。形成了新世纪昆曲成为“非遗”以来独特的高校昆曲传习模式,还影响与辐射全国高校,拥有较大的资源优势。近些年,北京大学的校园媒体多次以专题形式报道昆曲课程,《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文艺报》《中国文化报》 《中国艺术报》 《人民政协报》 《文汇报》 等媒体相继报道北京大学的昆曲课程及昆曲教育模式。《中国文化报》 上曾发表 《昆曲如何进校园》 一文,评述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提供了另一种校园昆曲传承与传播的模式。由著名昆曲艺术家的亲自讲解,到昆曲学者对于昆曲历史、美学、文化与文本的介绍与解读,再到表演工作坊的体验与学习,以及观赏青年昆曲演员的演出与交流,这一全新的课程形式,不仅使场上与案头相结合,向学生近距离、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 ‘昆曲之美’,以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昆曲、感受昆曲进而爱好昆曲。而且,这一计划与昆曲院团自身的昆曲传承计划相对接,因而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系统的昆曲文化工程。”

(作者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