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串联起我成长的轨迹

2007年9月,新学期伊始。初入燕园的我路过三角地,彼时“百团大战”的热闹硝烟尚未燃起,但新闻网记者团招新的横幅早已挂起。我与同行的一涵被那卖力的一声“欢迎加入北大新闻网”所吸引,在潘聪平师姐的介绍下,兴致勃勃地直接趴在一辆自行车车座上填写完了报名表。

两天后,我们接到了笔试和面试的通知,心里不禁纳闷着:“这招新可真正规呀!看来不是什么人都能入的。”面试题是让我谈谈最敬佩的一位新闻人和最喜欢的一份报纸,说来惭愧,虽然选择了新闻与传播学院,但我对新闻历史和新闻实务的了解实在有限,于是只好一五一十地将自己所知都回答了。幸运的是,我最终成为了这个集体的一员。我充实而愉快的校园记者生活由此展开,并由此串联起我大学四年的成长轨迹。

“好稿件是修改出来的”

在新闻网记者团,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采写经历是一篇回忆北大抗击非典的稿件,那也是我第一次参与通讯类稿件的撰写。我和一涵先后采访了5位经历过非典时期的师兄师姐,试图请他们用讲故事的口吻再现当年的情景。联系采访对象的经过是曲折的(比如第一次发短信的时候因话语不得体而直接被拒),但整个采访下来成果还是很丰富的,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剩下的就是组稿的问题了。我和一涵搬着板凳坐到一起,认认真真地推敲每一个词语。记得我们一开始把其中一个小标题取为“84,84,到处都是”时,我还颇为自己的“小聪明”得意了一番。

然而,琬微姐看过稿件后的评语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我们的准备工作不充分,稿件中没有体现当时紧张的气氛,以致整篇稿件的语调是调侃而不严肃,显然这与事实不符。后来,我们又阅读了很多当时的新闻材料,真正把自己融入当时的情境中,六易其稿,最终完成《走过“非典”,我们如此非凡》一文。

这次稿件写作的经历是如此令人难忘,以至于在今后的采访写作中,我都不断提醒自己要认真做好前期准备,而且稿件完成后要认真修改,即使是初完成时让自己很满意的稿子。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新闻知识和写作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尽管我也抱怨过写稿的辛苦,但我还是要感谢一次次苦思冥想、精雕细琢的写稿经历,因为正是这每一次指尖的敲打,带给我用文字思考与记录的机会。毫不夸张地说,首先让新闻学专业的我将课堂所学付诸实践的,正是新闻网这个平台。

“您好,我是北大新闻网记者”

细想一下,大学四年,我与很多人打过交道,而自我介绍中运用最多也最让我自豪的却是那一句:“您好,我是北大新闻网记者。”我庆幸自己是北大新闻网记者,它让我有机会用自己的笔触去书写这所百年名校的光荣与梦想,那种参与历史、记录历史的兴奋与满足,不管多少年后想起来,依然是那么激情澎湃——

2008年5月4日,北大校庆110周年,在此之前我和伙伴们一起完成了“亲历·十年”的专题报道,校庆当天见证了北大各位校友对母校的祝福。

2008年8月8日,北京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大学的不少同学成为浩浩荡荡的志愿者大军中的一员,我不仅亲身参与,更用文字记录下志愿者的微笑。

2008年11月7日至9日,北京论坛(2008)如期举行,我和于潇坚守在“生态文明”分论坛,顺利完成了对Veerabhadran Ramanathan教授的专访和论坛花絮、综述等报道。

2009年3月23日,“留一点光亮·地球一小时”校园不插电公益音乐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唱响,我来到现场记录与感受北大学生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践行环保的热情。

2009年6月22日,北大女篮在第十一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女子总决赛中与冠军失之交臂,现场的我虽然也为女篮姑娘的失利惋惜,但还是以《CUBA:铿锵玫瑰不言弃 再待明年争头筹》为题报道,祝贺她们取得的历史性佳绩。

2010年8月13日晚,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诺姆·乔姆斯基教授来到北京大学,接受北大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发表题为“世界秩序勾勒:持续与变化”的演讲,我有幸一睹这位大学者的风采并报道新闻。

诸如此类的记忆还有很多——“教学名师和国家级精品课”、“魅力化学”、“李大钊奖得主风采”、“国华杰出学者访谈”、“王选青年学者奖专访”、“两会代表委员访谈”、“生物医学系列报道”、“燕园迎新”……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亲身参与或策划了新闻网的多个专题报道,它们让我有机会与燕园的大师、学者、学生对话。一次次的采访构成了我了解北大、表现北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怪乎室友常跟我开玩笑:“要想知道北大最近的新闻内幕,是不是直接问你就好了呀?”

“选择新闻网,选择成长与收获”

新闻网记者团的经历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

这里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温婉大气的静姐姐、耐心细致的商老师、诚恳踏实的陈老师、亲切随和的杨老师、开朗率真的亮亮姐、善解人意的聪平姐、体贴温柔的李娜姐,编辑部的老师们待我亦师亦友,每次走进新闻网的办公室,都会有欢迎的笑脸。不得不提的还有在新闻网记者团结识的一群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的好朋友:坦诚健谈如何瑫、知心稳重如王焱、聪慧能干如小磬、勤勉上进如一涵、精通摄影如老孟、阳光幽默如小白、才华横溢如于潇、默默无闻如筱筠……还有很多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同学朋友,不一而足。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和团队的伙伴们开小组会议讨论选题,记不清多少次被共同派往新闻前线执行任务,记不清多少次聚餐畅饮和共叙心怀。

这里是助我全面成长的阶梯。2009年3月,我参加了记者团的换届选举,开始担任记者团的副团长。参加竞选本身就是对不善言辞的我的一个挑战,而担任副团长更是对我组织管理能力的考量。幸运的是,我在老师的指导和记者们的支持下,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如果说对记者团有所贡献的话,就是我在担任副团长期间草拟了《北大新闻网记者团评优办法》并获得编辑部老师的认可。我认为,在一个团队中形成“奋发向上、你追我赶”的氛围无疑是重要的,而记者团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还有一个故事,2010年6月,新闻网申请学校青年文明号的评比,需要做电子书进行展示,当时我是在对电子书制作并不精通的情况下接受这个任务的,熬夜在摸索中完成了一本电子杂志。写下这段经历不是要邀功,只是感念新闻网总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你不断地充实与提高。

这里也是延伸资源的重要平台。2009年,我以随行记者的身份参加北京大学“心怀五四 情系四川”南下之旅实践团,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前往震区慰问,一路上我尽责地担任摄影、文字记者工作,获得了当时校团委书记韩流老师的高度认可;2009年暑假,我和小磬等人组织记者团成员赴深圳暑期实践,在深圳大运会执行局实习调研并撰写稿件,还参观了《南方都市报》并和主编交流;2010年暑假,我作为学生记者代表,参加中国大学学报记者团“中韩文化交流”活动,与北京其他十余所高校的学生记者一起赴韩国采访当地文化……我衷心地感谢新闻网,让我有机会参与到更广阔的交流实践活动中。

我与新闻网的故事似乎很难在一篇文章中说尽。从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稿件在新闻网刊载到现在成长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记者,我的燕园生活轨迹与新闻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临近毕业,离愁别绪似乎也在渐渐升温,抹不掉的记忆是这一步一步走过的脚印。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