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获得者刘增

第一次看到刘增的名字,是在北大新闻网上看到“挑战杯”的获奖名单,直觉上以为这是一个男生。然而见到她的时候,没想到是一个纤细长发的南方女孩,但却有着男生一样的坦然和直率。怀着对她的好奇和敬佩,记者跟她聊了将近两个小时,对她的一些学习、学术、学生工作情况进行了采访。

北大梦,学术情

2003年的高考,刘增放弃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加分、本科线录取资格,毅然选择了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她心底的一个梦想,那里有湖光塔影的风景,更有学术大师的风范。当踏入北京大学的时候,她慢慢地开始观察这个学校,开始领悟。这里有着悠远的学术传统,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许多投身于学术的学人。

“也许历史的偶然和幸运吧,我所就学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恰逢蓬勃发展、锐意进取的黄金时期”,刘增很有感慨地说道:“以大一本科生导师制、大二专业分流为主要内容的院系本科生的教学改革,以及院系对学生课外学术的政策、资金等支持给予我们本科生从低年级开始就接触学术研究的机会和条件。”在这样一种“相信学术力量,崇尚学术精神”的氛围下,她汲取力量,默默努力。

在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刘增对学术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老师或者从海外学成归来,或者是国内精英,他们拥有着学术创新的精神,更身怀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在三尺讲台上传授给学生们学术的思维和学人的精神。刘增说:“我很感谢我大一时的导师傅军教授,他经常启发我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让我感觉到了学术的力量;我也非常感谢杨开忠教授和张波老师,他们对我们的挑战杯论文进行了思路的点拨和学术规范的指导;我同时也要感谢上课时叮咛我们‘要成大才’的关海庭教授、教育我们‘学做学问就是学做人’的李成言教授,以及时刻鼓励我们本科生科研的赵成根教授”。

刘增成功最大的因素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自身的努力和个性。她自认自己内心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期待很高,这种个性使得她对任何事都几乎不会敷衍,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去做得更好。为了尽可能做好每一件事情,她不得不牺牲大量的娱乐和休息时间,尽管如此,她不会因为不喜欢做而不去做。这种执着进取和孜孜以求的精神,更多的体现在挑战杯论文写作上。

生于浙江余姚的刘增,看到家乡不产一颗塑料,却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塑料原料集散地,诞生了全国知名的塑料制品品牌,而且在一个这样一个县级市成功地举行了全国范围、面向世界的中国塑料博览会,心中倍感自豪。在大一的暑假里面,她组织了一个暑期实践团回到家乡农村进行考察,已经开始显示出对于家乡民营经济、塑料企业以及相关政府决策的关注,调研报告发表在地方核心期刊得到了发表;大二伊始,她选择了城市管理和区域规划专业,伴随着对专业学习的深入,在听了杨开忠教授有关区域发展、产业集群的理论讲授之后,在初步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她又了解到产业集群对于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西方已发展得比较系统完备,相比之下中国的本土研究相对较弱。但根据她对家乡塑料产业集群的观察,中国的产业集群带有中国的特色。于是刘增萌生出一个思路,是否可以将西方的某个产业理论或模型进行给予中国国情的修正,并据此解释家乡塑料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以及发展路径、方向呢?从此,她开始留心和收集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材料。在学校的挑战杯项目开始之后,刘增和她的团队成员——陈敏生、户国栋、张晓伟开始了艰难的学术之路。回想起去年写这篇课题论文的时候,刘增不由得有些激动。那个时候,小组成员牺牲了寒假早日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来到余姚市塑料产业集群地进行实证调研。调研首先安排了问卷调查,开始的抽样是第一个难关。浙江余姚的1046家塑料企业,没有电子版档案,刘增和她的伙伴们对这些企业进行编号,电脑录入,再进行抽样,然后制作问卷,到企业去进行调查。有的企业不配合,有的企业的人员不理解问题内容,各种各样的困难接踵而来,刘增和伙伴们几乎天天熬夜,有几个晚上甚至大家轮流处理数据直至天明。刘增笑着说:“刚结束大一的我们好多调查方法和技术还不是很了解,我们就靠着一股执著和拼劲来弥补我们的不足。”

寒假结束一返校,课题就进入了撰写阶段,由于大二和大三的课程非常紧张,除了专业科、全校公共课的学习,刘增和她的团队成员们还修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双学位。繁重的课程使得她们白天无暇思考和写作,只有到了夜晚,刘增和她的伙伴们才能空出时间,跑到南门外“牛牛”等通宵餐馆,一起商量,或轮流撰写,或她一人执笔,困了大家就趴着睡一会,醒了就继续工作。在论文即将交稿评审的三月,她们甚至经历了十来个通宵。这让刘增的颈椎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课题交付学校评审后一连轧了一个多月的针灸才恢复。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和斟酌,直到修改了十几稿之后,一份沉甸甸的四万多字论文《专业市场主导下的地方产业集群研究——浙江省余姚市塑料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和竞争优势探析》终于成形了。这个凝聚了团队心血的论文,让他们明白了“痛并快乐着”的含义。

尽管经常睡眠不足,但是写挑战杯论文最紧张的那个大二下学期,刘增的学习成绩反倒是她来北大之后最好的一个时期,刘增笑言:“或许这就是学术的力量吧。”艰辛和心血得到了回报,作品得到了各级专家评委的肯定,并获得了全国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特等奖,第三届首都“挑战杯”学术科研竞赛特等奖,并且这支团队作为最年轻的一个团队获得了北京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五四青年学术科研竞赛一等奖。

与人打交道,做学生工作

刘增喜欢学术,但是也喜欢同人打交道,她在学生工作上非常活跃。不仅是因为她开朗而富有激情的个性,更因为她觉得实践的锻炼对学习成长也同样重要,学术的灵魂一定程度上而言也在于“经世致用”。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班长或者团支书的刘增,来到北大后,大一就加入了班里的团支部,而到了大二之后,她就开始将目光转向更大的舞台。她曾经做过政府管理学院学生会的学术实践部副部长,还竞选过院学生会主席团, 也担任过ACDR(北京大学职业发展研究会)的副会长,现在则担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一职。

面对如此繁重的社会工作,时间是刘增最大的苦恼。她有时幻想,如果一天有48个小时就好了,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的分配给学术研究和学生工作。目前担任政府管理学院的团委副书记的刘增负责的主要工作是同学们的学术实践方面,她希望在她和其他学生干部的努力下,通过挑战杯、校长基金项目、“政管名师”讲座、各年级间的学习交流会、暑期实践、实习交流等活动,建立起学院学生“学习、学术、实践”三位一体的平台。对于这次在挑战杯上获得的巨大成功,刘增说:“挑战杯的价值不在于获得了什么奖、得到了什么荣誉,而在于影响了一批人、为后来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现在,刘增根据自身的经历和经验,将经验分享给有志于学术的学弟学妹,并呼吁学校进一步重视和鼓励本科生科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与更多的支持。

不仅如此,刘增心里还有一个酝酿的计划:贫困生资助计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增在家乡认识了一些热心公益的人士,他们经济基础比较雄厚,并且重视和热心于教育事业,想资助一些贫困学生,为社会做一些贡献。刘增了解了情况之后,主动担任了“牵线”的工作。我们身边有一些家庭负担较重的优秀学生,如果能得到这些公益人士的资助,岂不是一件好事?于是,刘增在学院学工办老师的帮助下,积极协调,最终达成资助协议,协议规定,由学院学工办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以及政治思想表现等拟定资助名单,提供给家乡的热心人士,对这些同学,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助。本学期,这个计划已经解决了五位学生的近期生活费用问题。刘增坦言自己有些压力,毕竟公益人士的补助有限而且不稳定,如何能有效的帮助同学,并制定出一个长期的方案,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受益,还是她面前的一个大难题。但是学院的支持也让她很有信心,将这个事情做下去。

在整个访问过程中,刘增非常的谦虚和感恩,在讲到挑战杯的成功的时候,刘增多次表达了对于学校和学院老师的感谢之情,并强调了他们团队的团结合作是本次得奖的重要因素。而对于自己发起的贫困生资助计划,她说:“这只是我一个小小的心愿,我只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对于未来人生道路、职业选择的规划,她还没有明确的选择,但可以明确无论作什么她都会尽力做好,“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刘增将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每一个挑战!

文/北大新闻中心——政府管理学院特聘记者站   徐卓  崔筱涵   编辑:君扬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