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楼改造完成 定位小班教学研讨楼

2016年开始进行改造的地学楼于近日基本完成改造并初步投入使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同学们对于研讨学习的需求,针对校园内自由研讨空间不足和学校小班制教学教室稀缺的问题,学校自2006年开始进行教学楼改造工程,增加小班教室的建设,近日改造完成的老地学楼就是其中之一。

 
改造后的“新”地学楼

老地学楼是建筑师陶宗震于1952年规划设计、1953年建设完成的。它位于图书馆东侧、文史楼与老化学楼之间,最早的使用单位是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后来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公楼,现已改造为与理科教学楼、第二教学楼等相差无几的公共教学楼。

 
改造后的地学楼内部

因为学校近些年推进小班课教学模式,但相关教室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缺少小班课所需的研讨教室,学校决定将老地学楼腾空进行改造,划为教学使用。

 
地学楼公共教室布局图(二层)

改造后的地学楼共有33间教室、904个座位。功能定位小班教学研讨楼,除一层两间阶梯教室,其余31间皆为人数为12人到36人不等的小班研讨教室。

 
 
教室

小班课教学是北大近些年一直在推进的教学方式改革措施,旨在增加学生间的研讨、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密切接触。学校将传统的大课改造成为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形式,地学楼的改造完成将满足小班教学所需的教室等方面的硬件需求,为同学们的学习与研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三层研讨室与休息讨论区

在小班研讨教室之外,地学楼在改造时还专门为每层设置了相关的休息区。在休息区中设置了美观、舒适的沙发和许多绿植,同学们可以在学习、讨论疲惫的时候来到休息区稍加休息调整,温馨的布置和宽敞舒适的沙发可以使同学们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

地学楼改造现在已经基本完成,由于部分设备需要调试,地学楼全面投入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有不少同学对地学楼的全面开放表示了期待。“地学楼改造应该能让我们更容易去借到一个讨论的空间吧!”一位2017级新生告诉记者,“不论是社团活动、社团内部讨论还是课程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地学楼内的教室都能很好地满足我们。”一位大二的院篮球队的同学说:“之前球队的录像分析讨论都在四教的小教室进行,但是有的时候会找不到空闲的教室,地学楼小班教室全面开放之后,我们就有了一个更好的讨论环境,既可以尽兴地进行分析讨论,又不怕会影响到别人。”

以地学楼为例的教学楼改造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随着校园改造的推进与校内软硬件设施的逐渐完善,学生们关心的问题正在一步步得到改善。

编辑:白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