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女儿再回母校 沪剧演绎传奇人生——沪剧《敦煌女儿》在大讲堂上演

11月17日晚,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特邀演出、由上海沪剧院创作出品的沪剧《敦煌女儿》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倾情上演。该剧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老师领衔主演,展现了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北京大学优秀校友、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先生50余载坚守大漠、扎根敦煌、致力于文物保护研究的传奇人生。

大幕拉开,华发苍苍的老年樊锦诗与已故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常书鸿跨越时空的对话徐徐展开,娓娓回忆了樊锦诗从上海女孩、北大学生到敦煌学者的50年人生历程。该剧在苍茫荒漠的自然环境下生动刻画展现了几代敦煌人的坚守与传承、信念与牺牲、探索与执着,彰显了他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莫高精神”,更引发了大众对文化保护现实意义的深刻思考。

64006a60c64a1d5ddbd30d.jpg

64006a60c64a1d5ddbd50e.jpg

64006a60c64a1d5ddbda0f.jpg

演出现场

该剧传承“敦煌精神”,由上海沪剧院主创团队前后用了七年时间潜心打磨而成,以庆祝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本剧唱词凝练隽永,旋律大气而婉转跌宕,情感真挚饱满,展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鲜明的地域特征,更蕴藉着上海的独有清新格调与时代气息。舞台布景传统中独具新意,五彩云霓中翩然起舞的飞天与模拟逼真的禅定佛陀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舞台中间圆形的旋转舞台,以及穿越生与死、现实与虚幻的两扇门,联结了不同的地域和时空。这种艺术化的处理方式形成了一种对话机制,颇具想象力和创造力。本剧导演张曼君表示,《敦煌女儿》剧中多次运用时空穿插的手法来展现“诗性之美”,这是沪剧舞台上的一种创新和尝试。

北大作为樊锦诗的母校,是对樊锦诗的人生有着重要意义的地方,也是她铸造“敦煌梦”的起点。演出最后,本剧原型、80高龄的樊锦诗走上舞台与在场观众见面,观众们用久久不息的掌声向她致予最真挚的敬意。当樊锦诗被问及选择坚守敦煌的原因时,她只是用简单的四个字以蔽之——“国家需要”。樊锦诗认为,爱国不是说空话,而是要用行动来表现。对于剧作本身,樊锦诗对上海沪剧院及院长茅善玉给予了高度评价。

64006a60c64a1d5ddbf510.jpg

樊锦诗与观众见面

看完全剧,青年学子们为樊锦诗50年的人生历程而感怀,他们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能孑然一身为国家奉献青春的“敦煌精神”激发着他们朝着理想而奋斗。不少同学是第一次接触沪剧,纷纷被剧中优美的旋律打动。有学生表示:“吴侬软语让人沉醉,身段绵柔轻软与大漠的苍凉以及樊院长坚定的信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视觉和听觉上形成了较强的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观众中不少是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有同学看完演出动情地说:“我真想一辈子干考古!”

7bece9bed49b4c15a10b4eb597144e23.jpg

观剧现场

今年是百周年纪念讲堂与上海沪剧院合作的第三年。三年来,双方共同策划为北大师生引进了《邓世昌》《雷雨》《敦煌女儿》等三部经典沪剧作品,为沪剧在北京大学生根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演出前,会议中心副主任、讲堂管理部主任刘寿安与茅善玉洽谈了进一步合作计划,今后双方将结合导赏、讲座的形式,推出更多高品质的剧目,为广大青年学子搭建了解、欣赏海派艺术,开拓艺术视野的平台,在北大校园内进一步展现推广海派优秀文化。(文/葛戈 艺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

编辑:白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