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举行中国画导师工作室结业作品展暨“从燕园到弥渡”中国画写生作品展与捐赠仪式

北京大学中国画导师工作室2016届结业作品展暨“从燕园到弥渡”中国画写生作品展与捐赠仪式于2016年6月18日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行。

捐赠仪式现场

在结业之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唐金楠老师寄语同学们并提出三点期许:首先,要做一个讲“理”的艺术家。艺术学院一直秉持 “道”(人文内涵 )与“技”(艺术技能)同举,理论与实践并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教学思想。其次,永远要用作品说话。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只有作品展示出来才具有说服力,一个艺术家没有作品的话是无法立足的。最后,应以北大人的心态进行艺术创作。北大人具有自己的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唐金楠希望同学们要用北大人的心态去回馈社会、接触社会。

唐金楠致辞

北京大学中国画导师工作室导师何加林、林容生、贾广健、高译老师鼓励同学们以北京大学的人文精神关怀为旨归,在以后的工作中创造新的辉煌。

弥渡是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故乡。云南省大理市弥渡县副县长史楠对本次艺术学院组织的弥渡写生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对捐赠中国画写生作品的老师和学员们表示由衷感谢。他现场深情演唱《小河淌水》祝福行将结业的同学们。

史楠致辞

北京大学自2012年3月开办首届中国工笔画高级研修班以来,共培养了500余名中国画创作方面的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共有80余人次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各级中国画作品展览中获奖和入展。就在日前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荣宝斋中国画双年展”中,中国画导师工作室的学员有7人入展,可喜可贺。

2016年初北京大学布置针对云南省弥渡县的对口扶持计划,艺术学院对口支援弥渡县密祉镇。为表现弥渡与密祉的茶马古道的优美自然风光,3月20日至4月6日,艺术学院组织16位中国画导师工作室研修班师生到云南大理弥渡县进行中国画写生创作,共创作24幅作品,其中12幅将捐赠给弥渡县人民政府收藏,并于5月初在北京大学校内进行校园写生,创作作品45幅。捐赠书画作品的师生有霍春阳、刘彦水、寇凌燕、张联友、欧阳举子、俞泽辉、赵拥军、程国民、潘艳君、李国林、徐士金、刘琳玉等。

捐赠仪式现场

中国画导师工作室结业作品展暨“从燕园到弥渡”中国画写生作品展于2016年6月18日-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校园艺术长廊(二教)举行。

编辑:山石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