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与云南大理州弥渡县召开对口帮扶工作交流会

2016年12月26日,北京大学对口帮扶弥渡县工作交流会在中关新园举行。校党委书记郝平会见了弥渡县委书记沙伟风一行,副校长王杰以及相关院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郝平对弥渡县党政领导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近年来弥渡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初显,前景光明,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在扶贫工作中贡献了重要力量,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北京大学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在医疗、教育、人才、产业等领域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继续加强干部培训、博士生挂职锻炼、教学辅导等各项工作,探索创新长效机制,努力推动定点扶贫取得更大成效。

郝平会见弥渡县县委书记、县长

沙伟风表示,弥渡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委、县政府将扶贫攻坚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来抓。北京大学对口帮扶三年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甘霖计划”落实落地,对弥渡人民切实做到了真帮真扶、精准帮扶。沙伟风希望北京大学继续加强人才智力帮扶,重点提升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双方继续合力将定点扶贫工作推向前进。

会议上,弥渡县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介绍了本乡镇扶贫工作的落实情况,表达了下一步的工作愿景,重点阐述了在干部队伍建设、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和援助需求。

会议现场

王杰表示,在弥渡全县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下,在北大全体师生的全力支持下,弥渡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北大师生倍感振奋。他指出,在定点扶贫工作中,北大师生得到了锻炼,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贡献了力量。下一步,弥渡的脱贫任务仍然艰巨,学校将进一步统筹资源、加强合力、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切实推动定点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

医学部、图书馆、北大附中,以及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艺术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等8个院系的代表分别发言,总结各单位扶贫工作情况,并针对弥渡方面的需求,研讨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学校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实现精准扶贫,医学部先后选派附属医院80余名医生赴弥渡义诊、会诊,结合具体病例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儿科独立建科,提升检验科、骨科、神经内科等关键科室工作,惠及民生,从源头上减少因病返贫因素;北大附中安排弥渡县中学骨干教师多批次到京培训,组织附中知名教师手把手指导,通过跟班观摩、课后研讨、教案共享等方式,提升弥渡基础教育水平;图书馆组织人员挑选适合弥渡县人民群众需求的图书资料万余套(册),支援弥渡县文化事业建设;学校各相关学院针对各乡镇需求,分别在协调重大民生工程、捐助贫困学生、学生交流支教、引入社会帮扶资源、产业扶持、当地特色文化宣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附:

2012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和中组部、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共安排了310家单位定点帮扶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中央安排北京大学承担定点帮扶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任务。弥渡县是全国592个、云南省73个贫困县之一,属于全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滇西边境片区重点县,是大理州贫困人口最多的县。

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成立了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学校30个职能部门及基层院系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北京大学将定点扶贫弥渡县工作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为定点扶贫工作提供“人、财、物”绿色通道,全面推动扶贫工作“重心下移”,安排8个院系(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艺术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与弥渡8个乡镇定点结对帮扶,实现了扶贫工作的全覆盖。

定点扶贫工作启动3年来,北京大学通过认真规划、细致调研、积极推动、筹措资金、创新工作,先后引入扶贫项目资金、公益捐赠资金共计2300余万元、启动重大扶贫惠民项目10余项,派出专家教授30余人次,附属医院医生80余人次,研究生支教团5人次,培训当地干部、教师、医护人员2000多人,支教学生长短期教授中学生3000余名,义诊上万名群众。北京大学努力构建并完善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支持弥渡县加快发展,真诚帮助弥渡县贫困群众尽早脱贫。

 

编辑:江南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