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出版社:涵芬楼里析周易 名家座前解迷津

相对于周易的古老和神秘,有着“国魂文海在涵芬”之称的商务印刷馆涵芬楼着实显得年轻。然而,它却是有着上百年历史,见证过敌火横飞的国难,陪伴过张元济、蔡元培、郑振铎、叶圣陶等文化名人为振兴民族文化事业尽心效力过的地方。上个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和印度著名文学家泰戈尔等来华讲学,均与它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德高望重的老学者、老译作者,如张芝联先生、张世英先生,还有近年来活跃在学术界的生力军都曾成为涵芬楼讲座的忠实听众。 10月23日(星期六)下午2:30,北京大学出版社面向社会推出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巡回演讲第一讲“周易的结构与意义”,在这座凝聚着历史与文化博大、厚重精髓的涵芬楼开讲,演讲者是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廖名春先生。 《周易》在中国传统典籍中是最有特色的,也是东西神秘主义的代表作。《周易》及其易学,囊括了 天、地、人间的一切知识,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总汇。儒家称它为“五经”之首,道家以它为“三玄”之一,其思维模式、人生哲学、象数理论,深深地影响甚至支配了中国乃至中国文化圈内各国人的思维习惯和人生态度。 “人文主义”、“人文精神”的说法是否妥当?“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有什么样的来历?我们为什么要说“革命”、 “三阳开泰” 、“与时俱进”? 女士们的手提包为什么又叫“坤包”,手表又叫“坤表”?易学到底是什么,对于易学,我们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哪些关于易学的出土材料和传世文献是值得一阅的?易学本身还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易学与科学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廖名春是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首都师大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哲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出土简帛和先秦秦汉学术的研究,多次承担过八五”、“九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项目和多项国家、省部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著有《周易研究史》、《荀子新探》、《帛书易传初探》、《新出楚简试论》、《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郭店楚简老子校释》、《出土简帛丛考》等多部著作,其中《〈周易〉经传十五讲》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推出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100种著作之一。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