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师姐谈就业:您好,IBM

这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时节,是激动人心的季节,也是容易迷惘和感伤的季节。饱学三、四年或者更多,这次是真正地要面对社会,经受“真火”的锤炼了,我们有北大人的优势和自豪,也不得不面对大众化教育时代就业竞争的强大压力。2004年,几位勇敢地面对过挑战,找到满意工作的北大毕业生,怀着对母校的感念,对师弟、师妹的爱护,以非常的坦率和生动记录了他们的就业经历和感受,并以《今年,我们毕业——北大毕业生求职实录》为题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特地选取了其中富有代表性的多篇文章在北大新闻网以专题形式发表。 一群年轻人,对他们曾经走过的大学生活的认真的回顾,无论是得与失,兴奋与沮丧,成绩与不足,都会给求职路上的同学们以深刻的启迪,对那些正在规划着自己的大学生活的同学们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大学四年 (雷蕾,女,北京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0级本科生,现就职于IBM公司) 有谁说过,发生过的所有事实都要比后来的评价与回忆来的有深度,我在这里借回首求职路的机会记下我这四年一路走来的历程,不是为了证明,更不是为了炫耀。只是在我的心里,我始终觉得,年轻的心,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一样的,或者本质上,或者形式上。我奢望能够得到些许的共鸣,更期望能够为正在大学生活中的你们一个实例,让你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另一个人的生活,或者,从中有些许的感触,或者,也引以为鉴。 第一年 驿动的心 像所有刚进大学,特别是如此著名且以人文气息著称的北京大学的学生一样,大一时代的我,是充满憧憬与斗志的。我天真而充满自信的以为,我以后的岁月,一定是伴随着这水,这塔,在这里念到硕士博士,或者在这里当一个好好的老师;我也坚定地相信,自己一定是这个校园中的最中坚力量,最优秀分子。在我所有的梦想中,也许恰恰是最初的这一份感情,是最最本质和纯朴的。很快的,我完全的沉溺于热火朝天的校园生活,我加入了明德营的核心小组开始学着策划暑期之游,参加了北大新闻社有模有样的当起了校园记者,还本着支持环保的心情报名绿色生命协会,同时,我还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演讲比赛拿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获得中文组全国一等奖…也许最值得高兴的是,我还是一个很乖的学生,学年末的综合成绩全班第一。我是如此兴奋地向父母汇报着这一切的一切。 然而当一年的尘埃落定,我要开始问自己:我所做的这些是真正有意义的吗?每天随着拥挤的人群上课下课,占座位记笔记认真听讲;然后为了大小的考试痛苦挣扎;或者听听几个讲座,或者去某个社团开开会……不甘于平凡却又只能流俗于平凡,这是一个悲哀,更是一个笑话。我开始第一次仔细的思索自己的未来。那时的我,深信自己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未来的我应该让自己的名字在很多人心中熠熠发光。我终于报名参加了学校团委和学生会,当然我的经历证明了他们多有可爱之处。而我当时加入这两个地方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因为我听说这两个地方是“牛人”最多的地方;而且我也听说,只要学生工作做得出色,你是可以这样直接保研的。我的成绩已经证明保研对我来说不是难事,我要证明自己另外一种能力。现在看看,这种为了证明而证明的想法是很可笑也很可怕的,我追求的这种虚幻的东西也许注定了我以后的一年是很虚浮的一年。后来的经历让我懂得,只有在平凡中才有真正的强者。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是可以看到众多的师弟师妹们眼中的狂热神色b。也许我第二年的经历会告诉大家,这条路并不是谁都适合的。 第二年 笑看风云 大二可以说是我大学生活中最错综复杂的一段时间,虽然有可能看起来很美。我担任学生会部长,活跃于团委其他社团和校园的每一个大型活动,所到之处呼朋引伴似乎风光无限。但是很多的时候只有我自己知道是处于一种极度懒散颓废和烦躁易怒的状态。要上课的时候,我会逃课,告诉自己有那么重要的活动舍我其谁;去开会的时候,我却有些魂不守舍,开始想着我尚未翻开一页的专业课本。每天我都在忙忙碌碌,浑浑噩噩。 我经常自诩为一个很会总结经验教训却很少吸取经验教训的人。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事后我终于想到了两个原因来解释我的状态。 第一,我不会自我控制,说得直白一点,太懒。承认这一点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想,也许可以说这种情况是一时的低潮,但是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对我们这些刚刚自立的年轻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啊。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任自己,都不要放弃自己,多给自己一些责任感,这是我最深刻的教训。 第二,没有自己做思考。现在的所作所为,多是犹豫不定之后作出草率的选择,根本不顾后果,什么参加学生会,包括以前参加的多个协会,都是由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在推着我前进,或者习惯,或者舆论,或者朋友。而我自己呢?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正在干什么?这三个问题,我甚至一个都回答不出来。 我起初进学生会的理由之一:赚取经验值。现在,我已经做到了所谓的“中层”了,该明白的该参与的该懂得的都已经差不多了。而且,学校还是和社会区别很大的,即使你做学生工作很出色了,在社会上不一定能应付得过来,说得过分一点,就连学校的行政人员也是不可和社会上的人相比的。我的理由之二:会给我工作保研或者推荐好工作的有利条件。而那个时候,我已经明白,除非你做到了学生会主席,或者你做出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否则,工作保研的机会很小。不过,这个经历在我以后找工作的时候的确作用不小,但是,这也只是给你的简历一个好看的亮点,当通过了最基本的第一关之后,你的能力和谈吐显然是更重要的。我的理由之三:我似乎很适合学生会这种style。 到现在我还在想,退出的这个决定是不是正确的,或者我再坚持下去,能成为北大第二个女学生会主席也说不定。也有很多人为我惋惜,但是我想,不管怎样,自己的价值,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别人评价;心灵深处的那道缺口,需要自己来不停的填补。不管后果会怎么样,只要自己不后悔,这也就足够了。 如此冗长的叙述,我其实只是想说,你最后阶段的选择也许不是一朝一夕的心血来潮,在很多平常的日子里,你就已经开始启航。最重要的是,珍惜每一天每一刻的生活。 第三年 海阔天空 人生怎能没有寄托呢?离开了学生会,我开始有了真正的寄托:GRE和TOEFL。我开始做起了出国的美梦。前两个月我努力过苦行僧的生活,不巧赶了GRE机考的末班车,成绩成了鸡肋。然后我开始冥思苦想来增加自己出国的砝码,我东奔西走,申请挑战杯学术大赛,找一个老师申请作他的助教,同时还在申请一个国际领袖培训项目。那一段时间可以说叫全面撒网,也像一个饿慌了的小猴,见一个玉米掰一个,拼命的捧着不肯放手。 就在那时,我争取到了一个去香港交流的项目机会。所以,当你发现了一个机会,即使只让你看到了一个机会的尾巴,你还是有机会可以把他拽回来。 去香港的实际意义很多。对我未来产生的影响也很大。我接触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制度,感受了另一片土地上的生活。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每天和我一起学习的香港学生。和内地的学生不同,香港的学生都很实际,很实际地考虑自己的处境和喜好,然后很实际地平衡。多数学生本科毕业之后会很自然的去工作去赚钱,甚至我认识的一个大一物理的男生也一脸平静地告诉我,他毕业之后会去做sales,令我大吃一惊,问之为什么不继续读或者出国呢?结果轮到他大吃一惊,为什么要继续读或者出国呢?我又不是赚不到钱,我也不想一辈子念书。而我的一个读法律的同学,本来有很好的机会可以成为大律师,但是她放弃了,而选择了去日本念语言。面对他们,我会感到汗颜,我总是在朝三暮四心猿意马地想象很多以后可能的生活,不管他们是不是实际,是不是我想要的,我似乎从没有这样的坚决和魄力去为自己真正的梦想付出。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很认真地考虑我出国的可行性和动机。什么喜欢做研究做学问,我的考虑中以前从来没有包括过这一点。我清楚地知道,我不是一个甘于淡泊无声无息的人,我之所以对出国情有独钟,很大的原因是历年我们院最厉害的人物都是出国了的。但是,如果在未来的日子,在异国他乡攻读经济学的PhD,,举目无亲,和一帮洋鬼子说着不属于自己的语言,每天在实验室研究一大堆的数据啃一大堆的英文paper,思乡之情无人哭诉,还吃不到爸妈做的菜……这样的生活让过五年,或许并不是那么美好。再看看这几年实际的形势:美国的offer越来越难拿,尤其是名校好专业;英国的硕士可是用银子堆起来的,家庭条件不允许;签证也是一个大大问题。读完之后呢?回来?也许那个时候“海龟”已经太滥了。教书?我有诲人不倦的耐心吗?或者留在美国?梨园虽好终非故乡。 至此,我的出国梦也宣告破灭。 想想我的这四年好像在做一道单项选择题,题目是:你准备干什么?答案有上研,工作,出国,创业。我用排除法,在每天的生活中做出选择。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创业,而在大二大三,我基本又放弃了上研和出国。说“基本”这两个字是因为我仍然贼心不死,在最后关头忍受不了诱惑仍然申请了很少的几所学校,是我喜欢而且愿意去读五年的项目,但是因为设定目标太高,也在意料之中。 第四年 不再犹豫 最最紧张的大四开始了。 第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你究竟选择哪一条路走下去。北大清华曾经有这样的说法:一等人创业,二等人出国,三等人上研,四等人工作,五等人待业,或者有其他的,诸如自挂东南枝之类。当然,这样简单的分类是很不科学的,但是毕竟也让我们看到,脚下可以选择的路是很多很多的。 出国,这似乎从来都是一条最最热门的路,多少人呕心沥血仍旧乐此不疲争先恐后,G 2***, 托 6**,GPA 3.*, 学校名次Top **,这些已经是见面问候语了。 人生从此被简化为两个字,出国。或者我们用比较时髦的说法,飞跃;或者再洋一点,go abroad。这条路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看起来很美,而其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只能说,你要有一颗强硬的心,经得起等待(offer都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经得起拒绝(据信一般是会比offer多的),你要有足够的金钱后盾(保守估计两万五千元),你也要有一签二签三签的毅力和面对签证官心里恨恨但是仍然彬彬有礼的涵养。 上研,如果是保送上研,那么这是一条很轻松且很光荣的路。只要自己有了这个资格很难轻易放弃。但是这个需要平时太多的努力与勤奋,在平时加油吧!如果是自己考研,很不幸,你将过的是非人的生活,只有舍弃其他一切的杂念才有可能修成正果,静心努力吧! 创业,这个在女生中并不多见,看来男女平等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你真的要创业,想好自己是不是应该在这个时候创业,或者工作几年有了一定的积蓄和人缘,会更加顺手可能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工作,这也是我最终所选择的路。这条路,是当我排除了所有另外的可能后找到的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现在想一想,从前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为他做了铺垫:学生干部的经历给了我组织能力的彰显,香港学习的经历给了我交流的背景和语言的训练,平时参加的一些比赛给了我与人交流的信心。这些,在找工作的历程中,给了我简历被频繁选中以及面试结果良好一个最好的诠释。然而,即使是在找工作的开始,你也面临着诸多的选择。这么多的行业,这么多的公司,这么多的职位,你根本不了解,更无从得知自己适合哪一个。全面撒网重点培养你是不是有这么多的精力每日奔波呢?在开始的时候就给自己一个目标和一个定位是最最紧要的事情。中间如何惨烈的故事就不细说了,即使在拿到offer之后,你也会疑惑,外企和公务员,我该怎么选择?上海和北京,哪里发展更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可是不管你最后选择的是那一条,希望这是你自己所选择的路,而不是随人群蜂拥而上,希望你也能够默默地坚持直到有了美好的结果。一个去了香港读研究生的清华学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一些文字:I am who I am。 Simply because I am not and can not be anyone else.但是我们依旧习惯看别人,看典型,看所谓成功者,我们依旧活在要忘掉自己的标准包围中,去bbs看看,似乎所有人都统一了口吻,GRE 2400, 拿了牛校offer, 签了著名外企,找到了ppmm, 牛啊,羡慕啊,爽啊, 历史走到了21世纪,北大和清华人只剩下一副面孔了,每年招了很多新生,最后就剩下了一个。 看了这些文字,我真的是心有戚戚,因为我自己也成为了不可免俗的一个。 William Shakespeare在<Julius Caesar>里面说道:“亲爱的布鲁特斯。错误并不在于命运,而在于我们自己。”我就是这样一路走来,步伐或许有些简单,回忆却是有些涩涩的,有些甜蜜的。回首大学四年我做过的所有的事情,有些是执意妄为,有些是明知故犯,有些是胡冲乱撞,更多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许我注定不是那种全力以赴、誓死相拼,直至碰得头破血流也九死其尤未悔的人。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也许我会少了很多遗憾,也许我会用更成熟的态度来面对人生的诸多选择,但是我不后悔。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最后,我拿到了IBM的录取通知。当所有的事情告一段落,所有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也许你的心中会有掌声响起,这是对自己的肯定和赞赏,更是对未来的祝福和期望。也许你也会默默地想起那首老歌: 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多少青春不再多少情怀更改我还拥有你的爱 好像初次的舞台听到第一声喝彩,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 前面的路还长,而你,才即将开始。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