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师姐谈就业:求职渣打银行

这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时节,是激动人心的季节,也是容易迷惘和感伤的季节。饱学三、四年或者更多,这次是真正地要面对社会,经受“真火”的锤炼了,我们有北大人的优势和自豪,也不得不面对大众化教育时代就业竞争的强大压力。2004年,几位勇敢地面对过挑战,找到满意工作的北大毕业生,怀着对母校的感念,对师弟、师妹的爱护,以非常的坦率和生动记录了他们的就业经历和感受,并以《今年,我们毕业——北大毕业生求职实录》为题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特地选取了其中富有代表性的多篇文章在北大新闻网以专题形式发表。 一群年轻人,对他们曾经走过的大学生活的认真的回顾,无论是得与失,兴奋与沮丧,成绩与不足,都会给求职路上的同学们以深刻的启迪,对那些正在规划着自己的大学生活的同学们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采访笔录 采访人: 曾翔(文中简称”翔”) 被采访人:林森 (林森,男,1999年考入北大物理系,大二时转到社会学系,现就职于渣打银行上海办公室) 翔:首先祝贺你顺利被渣打银行录取!能否介绍一下你自己。 林森:谢谢。1999年的时候我来北大,最开始学的是物理。大二的时候觉得自己不是很适合学理,所以就换成了现在的专业(社会学)——为此我变成了留级生。(笑) 我还读了CCER的经济学双学位。 在学校里的日子其实挺普通,我的转系经历也许比较特别吧——除此以外,我就是一个平常的学生,平时上课自习,闲的时候会上网转转,偶尔打打游戏,不过最喜欢的可能还是和朋友出去吃饭泡吧聊天,或者一起游山玩水。 翔:那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北大人? 林森:是的!绝大多数北大学生应该还是像我这样默默无闻的。北大是鼓励自由思想的地方,这里的学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自己也很能“想”,虽然经常可能是瞎想。(笑) 翔:(笑)是的,有时我也瞎想。不过肯定也想过正经事情吧,比如毕业了以后要干什么。想过出国留学或者继续在国内读研吗? 林森:当然考虑过。申请出国在这里实在太普遍了。TOEFL和GRE我都考过,成绩也还可以。我原来是很想去美国读书的,因为那时候自己有志于做学术研究。因为自己是个喜欢无拘无束的人,觉得留在象牙塔里做学问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份自由,那种感觉来自你“思”的时候,我想这大概不是每个人都容易体会到的。纯粹的学术应该是自由的,不是争辩是非,也不是经世济民——我是这么认为的,就像我跟朋友说过的,“思想无须在是与不是之间徘徊,它只要带着信仰自由飞翔就可以获得不朽。” 翔:Wow!我想那真的是很美妙。那后来为什么不坚持了? 林森:也许因为那太浪漫了。我自信刚才描述的场景还是很浪漫的吧?(笑)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年轻的时候看周围的事物很理想化,对待学术也是这样。我发现不少学生对学术研究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浪漫主义情怀,我也曾经有过一点点。浪漫主义是很危险的,无论是对真正的学术自由还是对浪漫者本人来说。要知道,当你要用论文来养活自己的时候,事情就没那么浪漫了。学术自由和现代生活的基本面是有内在矛盾的。 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抛开怎么给自己挣饭碗不谈,学术研究的生活中有另外一个难点。简单说来就是,我觉得学术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有很大的困难。从逻辑学上看,科学其实是蛮随意的东西,“意识为自身提供准绳”嘛。我刚才给出了一个自以为很浪漫的画面,可是也许你并不觉得它浪漫,另外有些人甚至会觉得我神经有毛病。当学术被摆在一起争论和交锋的时候,思想就不是平等的了,它们会代表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因而很难再说是自由的学术了。这点认识让我十分沮丧。海德格尔说过,“言说变成了闲谈”。既然如此,还和在BBS上灌水也没什么区别吧?(笑) 翔:听来似乎有点深奥。不过像你刚才说的,我猜想你那时候喜欢的是读书、听课,还有思考问题时候的感觉吧? 林森:对。我在乎的是无拘无束的感觉,而不是学术本身。我身边有那样的朋友,他们就是爱学问,爱读书,而不是其他东西。这样他们就有非常平和的心态了。我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求知就是他们的信仰。我的信仰不是这样的,所以我就转移目标了。 翔:很有趣的想法。那你放弃出国没有其他的考虑吗?我知道很多学生并不像你这样想到这么多,他们有其他或许更加现实一点的考虑,比如教育背景、经济状况还有签证形式之类的。在是不是要出国的问题上,你还有什么对师弟师妹们要说的吗? 林森:对于我自己,全部的理由就是刚才说过的了。不过我的情况也许会特别,最初我是因为想做学术才想出国读书的嘛,其实二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人不是像我这么想的,他们有自己的理由,比如为了提高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这些不足以构成我自己的理由。 我也没什么特别想跟师弟师妹们说的——你不觉得他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吗?(笑)“不要仅仅为了出国而出国”。这道理我想大家都明白;即使一开始还不那么明白,在北大四年的时间里你总有时间去慢慢琢磨你自己。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的有出国或者什么别的想法,可以去试一试,千万不要给自己找什么理由去逃避这种想法。别看我们周围的人都考GRE,有些人面对这些考试的时候是很胆怯的。我就知道不少北大的同学,老觉得自己英语不好,所以就干脆不出国了——这种想法也许说来会很现实,但我觉得就是一个说法而已。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勇敢地直面自己的梦想,有了想法就要去尝试,去努力,要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不要患得患失。当然,我举英语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找借口是要不得的。其他的原因像签证,我想也完全不能成为放弃申请出国的理由。我同学去年签证有第四次才签过的,而且是在拿到了“little chance”的纸条以后。即使真的签不出去又怎么样呢?无非是“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嘛。 翔:没错,有人签证没走成但是还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说明自己的努力和积累才是真正重要的。那么对于留在国内读研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林森:国内的研究生我不是特别想读,所以考研我从来没考虑过。如果我想读研的话就说明我还是有志于学术研究的。而且,我们目前的研究生制度对于研究生的质量是很没有保证的。社会和学校的大环境如此,如果再没有遇到好的老师,读研究生真的是无胜于有——这也是我个人的判断。所以我不觉得自己有很大的必要再在学校里泡上几年,我发现这里太容易滋养惰性了。(笑)对于我来说,现在急缺的是实践操作中的经验和技能。 我自己觉得,读研对于两种人还是很有实际价值的:第一,要是觉得有些以后要拿出手的东西自己准备得还不是太好,你可以继续读研究生,比如补补英语或者重新努力挣个好看些的成绩单之类的。第二,就是准备变换自己的专业方向。比如本科是读化学的,突然想学历史,或者想为以后工作积累金融方面的背景,那你就可以考虑读研——这种情况对于我们直接工作的小本们也是适用的,比如很多人用MBA做career shift的。总之,把自己保持在一个比较灵活的状态,以后想回学校继续读书也不是什么难事。 翔:好的,这些选择你在找工作前是清楚考虑过的。现在我们来谈谈找工作的过程吧。你申请了哪些公司?申请的标准是什么? 林森:我的标准基本是三条:个人兴趣、职业发展机会,还有工作强度。我对财产管理很感兴趣,特别是金融资产服务。所以我申请的公司基本上和金融业有关系。申请的公司主要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商业银行。先说四大吧。我申请的都是审计部。做审计确实比较枯燥,干活也比较累,不过我觉得自己适应这一行。审计工作可以赋予你两种财富,一个是扎实的财务知识和技术,另一个是锻炼你敏锐而犀利的common sense。 这两种东西对实现我的长远目标是很重要的。我个人觉得在四大里待一两年走人意义不是太大,而且在申请过程里公司最看重的还是你对这份工作是否有长期的commitment. 这就要求申请前好好地为自己的职业道路划定方向。当然,我只申请了审计部,其他部门录选时是否也这样我是不清楚的。 与四大相比,去商业银行工作算是直接接触金融的核心业务了。有人给金融业里的企业划分过等级,从投资银行、基金公司、商业银行到保险公司。我完全不同意将这几种企业从高到低排序。它们的功能很不一样,而且相互之间也在不断地进行业务整合。上述每一种类型的企业都不简单,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全面深入地加以了解。我自己比较向往的是外资银行的培训生计划,在那里一般能得到更加系统的业务培训,而且外资银行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都是比国内银行先进很多的。 翔:四大的录取过程大家都比较清楚了,银行那边是怎么样的呢? 林森:其实我不是很有发言权,因为我申请的银行并不多。大家的筛选过程都是大同小异吧,简历筛选以后是笔试,然后是一到三轮的面试。面试都是face to face interview,略微不同的是,外资银行的面试官人数一般比较少,一到两个人,一般会有更多固定的问题,而且涉及金融专业的问题比较少,相比而言他们不是很看重你的专业。国有大银行往往对申请者有专业限制,面试也比较吓人,好多个面试官轮番发问,问题往往也千奇百怪。我有个朋友就曾经被问及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 翔:嗯,听起来是有点奇怪。作为一个过来人,你觉得自己在找工作过程中什么地方做得很好,什么地方做得还不太好呢? 林森:我现在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很完美。我得说我的运气不错! 自己很有把握的是,我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认识得比较清楚。这在面试的时候给了我很足的信心。好多人觉得职业规划这个词很空洞,但它确实很重要! 不过跟很多同学比,我要承认自己的准备还不是很充分。我是9月才决定要工作的,所以我没有很多的时间准备。如果我能再来一次,我想我会争取一些海外交流或者企业实习的机会,因为这方面我的记录是空白的,直接的结果就是简历不那么impressive了。从结果看,这些欠缺不是致命的,不过也确实让我丧失了一些面试的机会。 翔:你刚刚说到职业规划。但也许不幸的是,我们看到有些人天生是计划狂,心中有目标,事前做预习,还不断观察反思,之后再制订新目标,而有些人天生就不善于按部就班地设计自己,走到哪里算哪里。你怎么看待这种区别呢? 林森:我也相信有很多无意识的力量造成了这种差异。但我觉得后一种人的生活也许更加精彩。其实我也是他们的一员。(笑)个人判断而已。从实际一点的眼光看,善于计划自己的人往往是更加成功的,但这里只包含了一种对成功的定义。生活是有无限可能的,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一样。我想这不是很容易,会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有计划很好,没有也不要担心。读书、工作、赚多少钱,这些都只是个标签。唯独你自己的生活是不能贴个标签待价而沽的。重要的是你要足够努力,足够勇敢,足够坚定,这样你就可以不断改善你的生活。真正改变这个世界的是人,而不是那些标签。 翔:Good point! 真正改变世界的是我们自己。谢谢你林森,祝你顺利! 林森:也谢谢你。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