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学者北大演讲: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转型

4月1日下午,匈牙利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亚· 萨娜蒂博士(Maria Csanádi)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苑二楼多功能厅发表了题为“比较改革文献的批判——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转型”的演讲。此次演讲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北大公共政策国际论坛系列讲座之一。演讲会由政府管理学院徐湘林教授主持。 玛丽亚·萨娜蒂博士比较了东欧与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结构、运行、自我消耗以及转型的整个过程,指出了现有的比较改革文献在评价改革和改革战略时,由于将改革与改革的体制背景割裂开来而产生了逻辑不一致。她认为所谓的激进与渐进之争是搞错了要点。实际上,改革者在实施改革时并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争论到底应该实施激进改革还是渐进改革是没有意义的,改革的速度、方式、后果实际上是由改革前的体制内部的权力结构等因素所决定的。 萨娜蒂博士进而建立了“政党—国家网络”模型。她认为权力分配的特定模式决定了不同的政党—国家在自我再生产的过程中将使用不同的工具,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和转型道路。这个方法也揭示了在政党—国家运行和转型的过程中,产生改革的地点、顺序、速度和政治条件方面的差异的结构背景和动态背景。 在党和国家一体化的体制下,权力分配的结构会决定体制中运用、分配资源的方式。如果这个体制是高度中央集权的,那么它的资源获取方式也是集中化的,这时它受到的抵制就会小的多。正因为它的抵制力量很小,所以这个体制就会一直运行下去,直到受到外部或内部的冲击而突然垮台,带来旧体制的崩溃和新体制的建立。如果这个体制中资源的获得是高度集权的,但是有相当强的抵制力量,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寻找新的获取资源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我们所谓的改革。这种分配资源的结果使得由于计划经济解体导致的驱动改革的机制,往往和经济的衰退联系在了一起,因为资源被分配到了预算软约束的地方去了。其结果就是,旧体制往往是先有一种比较温和的崩溃,然后再去进行改革。这实际上就是匈牙利经历的改革过程。 最后,萨娜蒂博士将中匈两国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进行对比,认为匈牙利的经济转轨过程和中国的情况有很多相类似的特点,在转轨中出现的问题也与中国相近。当代中国社会精英的成长模式离不开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在经济领域,中国一直努力试图在计划体制上嫁接市场机制;但是,由于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市场体制的建立总是摆脱不了传统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形成了两种制度共生的转型形态。中国的转型形态既有市场的特征又有计划的特征,同时它又不是原生的计划和市场。这种制度形态决定了精英获得财富的方式是一种不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行为,也是一种不完全意义上的计划分配。在精英成长的现实环境中,他们大多选择利用再分配权力获得财富。 演讲结束后,玛丽亚·萨娜蒂博士还就中国经济改革的动力和阻力、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体制的融合等问题与在场的林毅夫教授、徐湘林教授以及北大学生进行了交流。徐湘林教授还代表政府管理学院向萨娜蒂博士赠送了礼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