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闻学院:通过细节实践 成就远大理想

中华新闻报4月13日(明四新) 采访:历练职业素养 4月7日下午4:30,和“用我们的爱心,点亮世界的双眼”关爱盲童活动主办方见面,地点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随后全程追踪志愿者陪伴盲童参观校园;下午7:00,在光华管理学院参加捐赠仪式。这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级新闻班学生李响在这天下午的采访活动。   这是她新闻采访课课堂作业的一部分,成绩将计入学分。   这条校内新闻的线索是李响在bbs 上发现的,看到相关的帖子后,她立即去三角地寻找有关这次活动的通知确证,然后联系主办方。4月7日当天,她从校电视台借了摄像机便和同学贾子健投入采访。她们将以新传社的名义给校电视台和学院的内刊《NEWS》提供影像和文字。新传社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组织,李响很自豪地一口一个“我们JCP(新传社)” 。   李响说她们的《NEWS》办的一次比一次好,“我都有压力了。”等整个活动结束,天已经黑了。   像李响这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已经在实践中完成了自己的相关课程,他们从走向社会的实习开始,专业的理论和职业的实际操作就赢得了所在单位的好评。学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再在实践中学习新闻采写,将知识融会贯通,并在有引导性的选题操作中,使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思想和社会责任逐渐成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关于新闻采写的授课方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2002年,2001级新闻班的全体同学参与,跟踪采写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艾滋病模拟立法听证会”,采访对象涉及艾滋病人、医生、护士、记者、志愿者、民工、专家学者及联合国和中国相关组织的项目官员等社会各相关阶层。采访延续了整个学期,综合编辑出版了7期名为《地平线》的内刊报纸。   一位同学在采访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中写道:一个学期的紧张工作使大家初尝了做一名记者的酸甜苦辣,也第一次深刻感受了一名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与肩负的社会责任。面对艾滋病这一敏感话题,随着采访的一步步深入和曾经笼罩着的神秘面纱的揭开,每个人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大家真正地是在用心做每一期报纸,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为艾滋病人捐款。实践结束时,每个人都对自己和今后的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成长:能够担当社会的责任   刘楠是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会主席,2002级的学生,新传社的创始人之一。新传社,有薪火相传之意。刘楠主持了2004年在学院召开的“首届高校媒介论坛”,她说,大一的时候,你告诉我可以上台去做主持,杀了我也不相信。她也是在实践课上完成这种从不自信到从容担当的转变的。她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对汪晖的采访,采访内容是关于青年阅读方面。“我把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都事先写在本子上。”她说,“那时紧张得不得了。”但那次采访成功后,她彻底战胜了自己。到今年的时候,由于合作方的临时变卦,学院的春节晚会只剩5天时间,重新选择制订方案,筹措资金,“没有时间沮丧,懊恼。”晚会如期举行。 2004年3月和5月,他们和《北大青年》合作出版了两期专刊。关注的主题分别为校运会和学校后勤系统里的农民工。一个是时效很强的动态连续,一个是人文关怀的深入报道。一样的有声有色。   从身边容易被熟视无睹的人群做起,他们在深入的采访中走进农民工的生活世界和精神家园。300多个采访对象,分布在学校后勤系统的7个部门,有门口的保安,也有校园内的保洁员,还有复印店的店员……   3个多月的采访,近20万字的初稿,从选题、策划、调查、报道、追踪到排版、印刷、发行,新闻业务的全过程参与。这期最后定稿3万字的《北大青年———农民工特刊》发行了5000多份,在校园里产生很大的影响。平视的目光和平等的体验,对于60多名参与采访的大学生来说,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期报道。   刘楠侃侃而谈,不仅仅有理想和向往,还有问题和思索。她好像没有人们传统印象中大学生的那种跃跃欲试的锋芒毕露,但平静之中,却有另一种的力量。 这些经历和思考使她在对陌生的环境有浓厚兴趣的同时,保持了一个相对理性和平和的心态。正如她在竞选学生会主席时发言的主题风格一样,“发挥组织的力量,搭建实践的平台”。 讨论:独立的思考   新闻如何学?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们各有看法。针对社会上一些人“新闻无学”的说法,2001级新闻专业的班长,院团委副书记陆小磊认为,并不是无学,而是什么都要学,因为什么都要学,所以可能会有无从学起的感受。各个层面的知识并不是在课堂上都能接触到的。所以有些人认为无学。其实,必须在实践中学习到学习的本事,这样,提升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和解决新领域内的新知识新问题。而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让大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张雪皎认为新闻既专也杂,可能接触和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很多新闻学院的同学都修了双学位。这样在博采知识的同时,也在另一个专业领域能有自己专业的角度和眼光。   刘楠则认为这个问题根本毫无意义,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大一大二的时候就能采访到很多的名人,“别管有学没学这里都能提供你就安心地学吧。” 从同学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各自独立思考与见解,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交融使得学习变得生动而主动。   星期六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会组织的读书小组聚会时间。他们交流讨论一个星期里的读书心得。这种讨论也在课堂上进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纽约时报……他们对比同一重大题材各种媒体在内容、版面、主旨等方面的不同处理,结合专业所学知识,了解媒体对事件的把握和运作。              师者:润物细无声   听说记者要去听徐泓老师的课,新传社社长张雪皎赶紧提醒,“徐泓老师的课可火爆哦。”早早地赶到教室,门口已经等了人,教室里面上一堂其他的课还没有结束。等教室腾出来,60多个座位很快坐满了人,后来的学生只有搬椅子在教室走廊里听。 徐泓教授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她所教的课程应该是和实践联系的最紧密的———新闻采写。她把自己的教学总结为“实境教学”。拿起笔,拿起相机,她说,这样,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发现的能力从学习过程的开始就开始形成了。然后是怎样去把这些表现出来的问题,比如摄影摄像,主体的东西不是拍本身,而是为什么拍,拍什么?大学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教育;也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徐泓给本科生上课的头一件事就是校园新闻的分析讲评。曾任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社长的她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积累。   除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徐泓还是“新闻人茶馆”的版主。这种网络社区的交流,使得课堂进一步延展,在徐泓曾任教的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网站上,一个名叫“落汤猫”的网友这样留言:“要是论坛的斑竹都有任课老师那就好了,我看北大徐泓老师就在新闻茶馆论坛上亲自指导大四学生实习,羡慕死了……咱们是否可以开个实习版之类的,专门讨论业务……”   “一方面注重理论素养,一方面要在实践种表现出这种素养,两者要结合起来。”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说,大一大二的学生都有着很大的理想,但很容易受挫。实践会教给他们韧性与合作。   “走出去,引进来。”这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龚文庠教授常说的6个字,简单,却包含了新闻教学的真谛。学生在不断地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实践的同时,学校也在不断地将交流引进校园。“首届高校媒介论坛”、“给记者过节”等主题活动使校园学习交流丰富多彩,学生的组织、交流、运作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