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宁:安全套不是校园“防艾”代名词

新京报11月26日讯 11月25日《新京报》刊发了针对北大、清华向免费发安全套亮红灯事件的讨论,网上当日也出现了很多网友的留言。不少人将北大、清华看成了保守思想、落后意识的代言人;而另一些人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宣传“防艾”就非得现场发放安全套?有人由“主动咨询防艾滋病知识者寥寥无几,大多数女生匆匆走过”推断“在北大、清华这样的名牌高校里,性仍然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性禁忌仍然以种种方式残存在校园文化中”。   作为一名北大学子,笔者很想为自己的学校说上两句。首先,场面略显冷清并不说明两校学子对校园“防艾”宣传不够重视,更不能推断“性禁忌仍然以种种方式残存在校园文化中”。艾滋病宣传活动时笔者也在场,但并非像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大多数女生匆匆走过”,而是有很多女生接过了宣传材料并仔细阅读;至于到现场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只是由于宣传恰逢上课时间,过往师生不多,所以才不如其他院校火爆。   事实上,如果走进北大课堂和生活的话,就会觉得北大师生对艾滋病防治的关心程度并不差。仅11月份,笔者就参加了校团委和红十字会牵头举办的三场不同侧面的艾滋病防治讲座,每次讲座都人满为患,其中现场不乏女生参与,她们还提出了一些很具专业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在北大公共课的课堂上,也经常有老师面对几百位同学当场进行安全性教育。北大曾请过“攻毒”院士何大一和“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来校讲座。北大学生红十字会于今年9月成立了“红丝带”项目部,广泛邀请相关部门和专业组织、媒体、专家以及国外同仁作指导,通过同伴教育、专题讲座、走访调研、网络宣传、多媒体宣传、图文宣传等形式为同学服务,并准备在世界艾滋病日举办大型宣传活动。这些都说明北大不是一个保守、落后的地方,更不是一个对社会公益冷漠的地方。   校方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毕竟校园不同于其他社会场所,大学生也不同于其他阶层。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的知识诉求远大于对领取免费安全套的诉求。我们更感兴趣的是有深度的讲座和社团的爱心活动。因为在讲座中可以学到更专业的知识,能从各个角度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而爱心活动则能做一些更实际的事去帮助艾滋病患者。相比较而言,一两次发放安全套对让更多学生接受“防艾”教育并无多大意义,更不能因为安全套发放受阻而质疑学校的“防艾”的成效,因为安全套不是校园“防艾”的代名词。宋宁(北京大学学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