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政:感动最能激发已经泯灭的良知

因为洗澡时争夺一双拖鞋,年轻气盛的辜海军将对方扎死后畏罪潜逃,被公安部网上通缉。12年来,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冷静下来之后,给“神州夜航”节目发去了短信诉说这件事情。主持人并没有像平时一样把短信在节目中读出来,而是留给辜海军私人电话。通过13天的交谈,辜海军被深深地感动,在女主持人的陪同下到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刑侦支队投案自首。   如果不是被感动,辜海军很可能还在继续逃亡,而主持人的温情,使12年都没有勇气去自首的他在13天后就选择了自首。感动为什么能使人鼓起勇气?本报记者邀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为读者答疑。   沈政教授认为,人在心灵深处都在向往和追求真善美,一旦发现真善美,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不懈地追求并甘愿贡献自己的全部。人追求真善美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会看似泯灭。我们上文所说的罪犯,在被激怒的时候杀了人,并且选择了逃亡,看起来他的良心似乎已经泯灭。但经过女主持人13天的温情开导之后,由于感动,他追求真善美的本性被激活,从而选择了自首,接受法律制裁来赎罪。   感动最能够把人们看起来已经泯灭的良知激发出来。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感动:人有追求幸福和向往美好事物的本能,当接触到能引起美好感觉的事物时,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就会被激活。   文中所说的主持人在罪犯的心目中就是正义和温情的化身。她的劝导使罪犯深深感动,为自己的罪行感到可耻。在13天的交谈中,她使罪犯心中对真善美的向往越来越强烈,最终使罪犯选择了自首。     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任何时候都不会消失,即使有时候人们失去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但这种本能还是存在的。   感动是一种很强烈的激情,人会把感动的源头当做在一个阶段内生活的信念并去努力追求。使人产生感动的事物被人当做生活的目标和动力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目标实现后,人又有了新的生活目标,这时候旧有的感动会消失,但新的感动会产生并引导人向新的目标奋进。我们提到的这位逃犯,在在逃的12年中,生活十分艰辛,根本谈不上美好,这使他身心都非常不愉快。当他冷静下来后,能够认识到当初自己为这么一点小事而杀人实在是太冲动了,不免悔恨,心理负担非常重。但即使在这个时候,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本性也并没有消失。女主持人在收到他的信息之后并没有去报警,而是劝他去自首,女主持人的善良和温情使她重新产生了对新生活的向往,认为自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而减轻负罪感,用劳动改造来为将来能过坦然、幸福的生活创造可能性,从而去自首。   感动会使人处于激情状态,是很强烈但也很短暂的情感体验。感动通常是人们长期追求的东西突然以具体的形式“现身”于现实生活中,会使人产生极强的激情,处于非常强烈的情感状态之中。在这时,人们能够产生去做平时不会去做的事情的激情和冲动。   另一方面,感动虽然是在瞬间出现的,但不偶然,它需要长期的准备和外部刺激。要产生感动,必须要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正如上文所说的逃犯,如果他不经历长期的生活痛苦和内心谴责,就不容易被感动去自首。   感动会使大脑边缘系统的内侧与外侧一起兴奋,扣带回将大脑边缘系统的内外侧连接起来,对情绪产生选择的作用使之成为持久的外部认知,同时使其外化为行为。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感动能够促使人做出平时做不出的事,是有大脑神经学基础的。     感动最初是一种高度的激情,短期内会使人的理智减弱。但在激情过后,感动会发展成为长时间的目标,升华为信念并使人产生毅力。这个时候,感动就转化为理智的行为,能够长期支撑人去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因此,感动使人做出平时没有勇气做的事情,不是因为人不理智,而是因为感动使人树立了生活的目标和信心,并愿意为实现目标而付出。   ■专家简介   沈政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理心理学教学和研究。从1986年北京大学跨学科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起,一直承担该实验室的跨学科研究工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