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北京大学社会工作文化节闭幕

社会志愿行动如今遍布大江南北,北京大学是社会志愿行动首开风气的地方。但是在新的阶段,“志愿主义行动与社团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日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北京大学爱心社联合主办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社会工作文化节,邀请专家和志愿团体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管理处副处长张俊虎介绍说中国志愿事业正在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而“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正在高校中掀起志愿者行动新的高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一直从理论上对志愿活动进行研究的丁元竹先生指出当前志愿者事业所面临的社会认同、组织管理、资源和教育体系等方面的挑战,他认为,志愿事业的发展应定位于三大方向:提供公共服务、培养公民社会责任和完善民族价值体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公共价值观的建立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永祥在谈到上海志愿者制度的几点经验时指出,深化改革中的政府职能的转移为社会志愿事业开辟了道路,在上海采用了民政系统、政法系统管理和注册考试等制度的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市层面上的阳光青少年项目、禁毒项目和社区矫正项目都体现了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创新,社会服务的完善反过来也体现了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

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钧认为发展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意义就在于提升社会的价值体系,尤其对于新型的中层阶层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着眼于底层需求的社会志愿事业的发展也将相当程度上促进法制社会的建立,并对于社会政策和社会学研究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邓国胜指出解决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在于建立良性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与明确社团发展的方向,邓博士认为,真正的非政府组织的基础是草根NGO,并把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希望寄托在大学生身上。

北大社会学系副教授熊跃根指出,志愿事业存在着目标可持续性、资源稀缺性、体制约束和人员流动性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志愿者的专业能力建设,加强专业能力的意义在于健全社团内部的制度建设、社团与外部合作关系的建立、社团资源与服务空间的拓展,熊老师进一步指出,发展社会志愿事业是一项“大事业”,体现的是托克威尔的追求卓越的理想,熊老师最后用两个“R”和两个“T”概括了社团事业的发展,Recruiting,Training,Tracking,Returning。

北大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朱凯,爱心社社长赵蕊同学也一一发言。最后,同学们围绕着即将出台的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社团领导力等热点问题,与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团市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北京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王静涛,北大社会学系党委副书记刘旭东、北大团委副书记蒋广学等也出席了本次论坛。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