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密西根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联合研究所十周年线上庆典活动举行

2020年9月24日晚,北京大学医学部-密西根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联合研究所(“联合研究所”)十周年线上庆典活动在线举行。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密西根大学校长马克·施莱赛尔(Mark Schlissel),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长维克多·曹(Victor Dzau),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ogarty国际中心主任罗杰·格拉斯(Roger Glass),密西根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马歇尔·龙格(Marschall Runge),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副院长安娜·洛克(Anna Lok)等出席活动。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张宁、密西根大学医学院资深副院长约瑟夫·考拉斯(Joseph Kolars)主持庆典活动。

会议现场

开幕式上,郝平高度肯定了联合研究所十年来取得的成绩与进步。他表示,新冠疫情的暴发让我们意识到了疫情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为凸显,两校通过寄送防疫物资、线上分享抗疫经验等形式携手抗疫,互相支持与帮助,共渡难关。他认为联合研究所的合作模式为中外高校的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的范例,相信在未来会将两校之间的合作扩展到更多的领域。

郝平讲话

施莱赛尔高度肯定了联合研究所的合作模式和丰硕成果。他坚信,国际合作不仅使两校更强大,而且使两个国家更强大、更安全。施莱赛尔指出, 联合研究所是一个独特而有效的合作模式,密西根大学希望继续扩大成功经验,并邀请两校更多的专家参与合作,并帮助将科研范围扩展到新的领域。

施莱赛尔讲话

此外,詹启敏与马歇尔·龙格分别致词。詹启敏在致词中表示,联合研究所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可喜的成绩,从科研合作拓展到了医学教育、人员培训等领域。如今新冠疫情已经成为全体人类的共同敌人与共同威胁,全球联手防控刻不容缓。相信双方携手合作,一定会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双赢局面。马歇尔·龙格首先祝贺联合研究所十年来的成功合作,他代表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在疫情期间给予的无私帮助表示感谢,北京大学医学部不仅分享了武汉前线宝贵的诊治经验,而且捐献了急需的抗疫物资,帮助密西根大学医护人员渡过难关。他希望借助联合研究所这一平台进一步加深两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478b6723a3f40a9ae66fd2cc560aee6.jpg

詹启敏致词

张宁和约瑟夫·考拉斯在成果汇报环节,详细回顾了联合研究所在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包括联合项目、联合文章发表、专利申请等方面的情况,并介绍了联合研究所的未来发展规划。

会议现场

在随后的专题讨论环节,6位讨论嘉宾就中美在医学领域的合作机遇和挑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在线回答了观众提问。中方讨论嘉宾包括乔杰、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阳丰;美方讨论嘉宾包括维克多·曹、罗杰·格拉斯、马歇尔·龙格、安娜·洛克。乔杰就科研合作发表了看法。她以新冠肺炎为例,指出合作不仅涉及不同团队、不同院校和不同医院,也涉及不同国家,从而需要建立共赢的平台。众所周知,了解疾病的机制并找到好的治疗方法很重要,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搭建这样的平台。马歇尔·龙格强调了学术界和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开发低成本的新疗法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通过聚集两校的研究人员和两国的工业界,我们可以在许多健康问题上产生有力的影响。

线上会场

在北京大学主会场参加会议的还有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副主任、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所长方伟岗,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部长夏红卫,以及联合研究所各研究领域负责人等。此外,来自联合研究所各项目的中美负责人以及关注联合研究所的中美专家学者240余人在线参加了此次活动。

背景介绍:

2010年10月,北京大学医学部-密西根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联合研究所”正式成立。该“联合研究所”是双方科研合作的平台,由双方共同投入资金,启动联合科研项目,在有关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领域进行合作。双方自2011年起至今共举办了九届研讨会。截至目前,双方联合资助项目总数达到59个,合作领域包括心血管、肝病、呼吸、肾病、癌症等多个领域。联合在Nature, Science等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文章86篇,申请美国专利1项,同时也成功吸引了外部资源的支持。合作还拓展到医学教育领域,双方联合开展了短期学生交换项目、MD-PhD联合培养项目,并联合申请国际项目进行人员交换和培养。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与密西根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联合研究所为主体的国际合作研究平台,获得了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科技部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称号。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