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新一代】此间作援,彼间结缘——记北京大学法律援助协会

编者按:“圆梦新一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新青年的殷切期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北大青年在追梦与圆梦的道路上,释放激情、砥砺奋进,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北大团委推出“圆梦新一代”专题报道,以光影记录足迹,用笔墨叙写故事,全景展现北大青年献身科研、创新创业,执着公益、热衷服务,扎根基层、造福民生,投笔从戎、强军兴国的时代风貌。

北京大学法律援助协会始建于1994年,是全国第一家日常性、专业化的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也是北京大学两百余个社团中唯一一个坚持在每个工作日进行志愿服务的社团。协会的中坚力量,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及元培学院法学方向的在校学生。作为法律人,他们心系天下、坚守正义,走在普法宣传的最前列;作为青年学生,他们不忘初心、热心公益,为中国法律援助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新时代追梦、圆梦的道路上勇毅前行,成绩斐然。

工作/法援/协会/宣传材料/明信片/1.pic_hd.jpg

法援成员基本来自于法学院

法律咨询:众里“询”他千百度

在北京大学凯原楼一间不起眼的小教室里,活跃着这样一群人,无论窗外是夏日骄阳还是寒冬飞雪,他们总是默默地倾听、记录,尽其所能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让每一位当事人得到最全面、准确的答复,他们就是法律援助协会的咨询员们。

以微薄之力,尽援助之心

一位来京咨询的老爷爷曾令咨询员们印象深刻。从西城区到北大的距离并不远,但对这位独在异乡、穷困潦倒的老爷爷来说,却是一段需要花费一整个上午的艰难行程。老人开始慢慢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是他第三次来京咨询。早年间一起案子,他本可以拿到一笔可观的国家赔偿。当年法院的老院长告诉他,这笔钱一定会发放到位,但须得等上一段时间。然而老院长还没来得及兑现自己的诺言就退休了,等待老人的是一位陌生的新院长,以及长达近十年的推诿与敷衍。老人说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来咨询了,生活拮据的他,已经无法负担下一次的“远征”。这次来京,还是因为有幸遇到同乡,被安置在招待所,食宿才得以保障。现在的他全部身家也不过是口袋里仅剩下的几元钱,他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到自己的家乡……

这位老爷爷后来再没回访过,但他的故事却让咨询员们久久不能忘怀。法律援助协会作为一个学生团体,相比专业法律援助机构或律所,在提供法律领域的帮助和建议时力量确实是羸弱的。但是,它更像是一扇向社会敞开的大门,为那些有法律服务需求的人们提供一个倾诉的机会,带去一线正义的希望。当看到老爷爷诉尽苦楚后舒展的眉头、听到他离开前不住的道谢时,咨询员们明白,虽然未来老人也许还要继续等待,但他们此刻释放的善意、给予的帮助,将会一直陪伴着老人,照亮他不断前行的维权路。

../优秀项目奖参评材料-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律援助协会/志愿服务照片与短视频/志愿服务照片/法律咨询志愿服务照片/咨询现场%20与当事人交流.jpg

日常咨询

以服务之姿,做倾听之人

在法援,面对那些遭遇困难却依然执着的当事人,咨询员们能做的只有劝说他们不要沉湎于愤怒,而要以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听着那些“北漂”劳动者讲述自己的困惑,咨询员们能做的只是建议他们尽可能搜集证据;接待完那些因法律意识淡薄而错过诉讼时效的当事人,咨询员们除了同情和惋惜,也只能寄希望于当事人日后不再重蹈覆辙……对法律援助的满腔热情在现实的磨砺下愈发坚定,咨询员们在遗憾与希望并行中不断探索着自身的定位。

工作/法援/协会/法律援助协会2018年青年志愿优秀项目申请/志愿服务照片与短视频/志愿服务照片/法律咨询志愿服务照片/咨询现场%20咨询员接听电话.jpg

咨询员接听电话

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当事人并非是来寻求一个确保成功的解决方案,他们需要的可能仅仅是一只愿意听故事、善于听故事的耳朵,来分担自己的痛苦和无奈。对于咨询员们而言,最好的褒奖,是当事人的问题得以解决后明朗的笑靥;又或者,是当事人诉尽心中苦楚后,稍稍舒展的眉头。

每个工作日,小小咨询室来访者络绎不绝,来电声此起彼伏。即使咨询服务事务繁重,即使法律问题艰深复杂,咨询员们都坚持着最初的公益之心——每一个为当事人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瞬间,都是无比幸福、闪闪发光的。

工作/法援/协会/法律援助协会2018年青年志愿优秀项目申请/志愿服务照片与短视频/志愿服务照片/法律咨询志愿服务照片/咨询部培训.jpg

咨询员培训会

项目运营:国之大计,实干普法

用心传递知识,以爱回馈社会

“各位保安大家好,我们是北大法援的同学,今天十分荣幸能够就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给大家带来一场讲座,我们先进入第一个主题——电信诈骗……”2017年12月,法律援助协会面向北大保卫部的保安开展了一次讲座,台下一百多名保安认真聆听。“当时我负责讲解的是劳动法这一部分。为了讲座的顺利举办,我们进行了提前演练和试讲,在现场看到自己把那么难的知识一路顺畅地讲下来,我体会到了平时从未有过的充实与自豪。”一名同学回忆道。

每个学期,法律援助协会都会面向北大校内各个院系的师生、学校后勤工作职员开展多次普法讲座;并与学校周边的社区合作,在周末、节假日为社区居民、社区司法所的调解员们开展针对性的普法讲座。

普法讲座,是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法科学子依托专业知识回馈社会的有效方式。在法援同学的努力推进下,北大法援的普法讲座正朝着常态化发展,受众层次愈发丰富,内容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与热切欢迎。

普法讲座活动现场.jpg

普法讲座现场

当好“青春船长”,毅行无惧风浪

“青春船长·法治启航”作为法律援助协会项目部的品牌活动之一,是北京市青少年普法的重点工程。协会与北京市司法局合作,共同搭建青少年普法新平台。高校普法志愿者们担任“船长”,带领中小学生了解法律常识与基本知识,在他们心中埋下法治精神的种子。

为了让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理解专业、严谨的法律知识,志愿者们在课程准备过程中尽可能选择贴近生活、适应中小学生心智的法律话题,并注重授课形式的趣味性,设置大量的互动参与环节。“体育课上,小明练习掷铅球。球扔出去后,砸中了突然冲出来的小丁。小丁头破血流。小明需要负法律责任吗?”在一堂“侵权法”的主题普法课上,主讲“船长”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同学们纷纷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每一位积极参与讨论的同学都得到了精美的小奖品。这种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给每一位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2012~2013学年以来,法律援助协会的志愿者面向北京市中小学生开展了数十次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课,受众覆盖四个年级的学生。五年弹指一瞬,在这个项目中受益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而在这个不断磨合、推进的过程中,“船长”们也愈发用心,收获了更多孩子们的喜爱。

工作/法援/协会/法律援助协会2018年青年志愿优秀项目申请/志愿服务照片与短视频/志愿服务照片/法律普及志愿服务照片/线下活动/2018年5月昌平博智学校普法讲座/2018年昌平博智学校普法讲座1.jpeg

普法课程现场

走进菁菁校园,青春与法同行

“您好,今天是12·4国家宪法日。这本宪法知识手册赠送给您!”在新太阳学生中心北侧,一只憨态可掬的熊本向过往的同学们打招呼。这是法律援助协会每年的品牌活动之一——“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像这样的校园普法活动,协会一年会举行很多次:12·4宪法日、3·15消费者权益日、国际禁毒日……对于校园普法活动,志愿者们总结道:“校园普法活动看似简单,要做好做精实在不容易。如何设计游戏环节、如何编排试题、如何布置活动摊位、如何吸引更多人参加,这些都需要借鉴之前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还要大胆开拓创新。”

“我很喜欢成为这只熊本,套上它,仿佛我就能变得像它一样温暖而友好。”一位志愿者笑着表示。每一次进行普法宣传,他都是这只呆萌的熊本的扮演者。熊本的形象诠释了志愿服务的内核——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投身志愿的热情和决心,鼓舞着所有志愿者始终保持温暖与友好,让法治精神伴随身边的每一个人。

工作/法援/协会/法律援助协会2018年青年志愿优秀项目申请/志愿服务照片与短视频/志愿服务照片/法律普及志愿服务照片/线下活动/2017年12·4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12·4宪法日三角地普法活动1.JPG

12·4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现场

研发设计:研发与设计齐飞,创新共初心一色

幕后默默耕耘,细琢昭昭匠心

志愿精神总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以感染他人,或是通过行动、或是通过话语。法律援助协会的同学们相信,法援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咨询员们耐心的倾听和严谨的建议,不仅体现在普法讲座时周全的准备和细致的讲解,不仅体现在活动完备的筹划和热情的宣传,还体现在每一份出版物,每一个纪念品,每一处法援留下痕迹的角落。

会衫上,“LAWFUL”中“L”乘着LAA的降落伞俏皮落下,按个指纹都是爱的形状;钥匙扣上印着代表公平正义的独特logo;明信片上,每个部门都被赋予了独特的部门符号……这些周边文创产品如镜子一般反射着法律援助协会的光芒,将“PKU LAA”的品牌带出校园,走向社会。

WechatIMG23.jpeg

法律援助协会纪念明信片

蕴理论于胸中,操实务于掌心

从参与经营公众号开始,每个月“缘法而习”和“缘法而析”的刷屏成了法学院同学朋友圈的标配。每个月从法援的文章里获取新鲜的法律资讯,分析校园时事热点,聆听学院教授的精辟分析,早已蔚然成风。

从“未名湖的放生”到“博士熊的版权”,从“马忆南教授评家暴离婚”到“葛云松教授评房屋纠纷”,负责撰写“缘法而习”和“缘法而析”的志愿者们的足迹从陈明楼到中关村电子市场,从标识管理办公室到朋友圈中的微商。志愿者们手持理论的“柳叶刀”,在教授的帮助下将现实问题条分缕析,最终在公众号上给同学们呈现出的,是一盘盘理论和现实对接的珍馐。

图片%201.jpg

会刊《缘法而析》《缘法而习》

“缘法而析”的素材都来自协会的真实案例。在这些案例中,同学们的深入分析与教授们的权威点评,汇集成深入简出的“缘法而析”,并以线上推送的方式,将法律话语融入生活情境,为诸多读者提供切实的法律援助。

“缘法而习”取“习”字“研习”之意,意在搜集经典话题、关注时事热点,对其进行法律视角的专题研究,并以大众可接受的形式呈现,以飨读者。“缘法而习”使课堂所学、兴趣所在与需要帮助的人、值得关注的事无缝对接,也使得校园生活因此得到深刻改变。

24年如一日,北大法律人始终发扬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坚持脚踏实地,走在法律援助的第一线。校园内外,都活跃着法援志愿者的身影;春夏秋冬,北大法律人的笑脸都温暖人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既是法律援助协会每一位志愿者的精神追求,也是辛勤付出的志愿者们的真实写照。在志愿工作中,北大法律人不断用“知”指导“行”,在“行”中完善“知”;在法律援助的过程中,北大法律人结下一段段美好的缘分,一颗颗赤诚之心靠得更近;未来,北大法律人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法律援助事业奉献自己的才智和热血,努力践行“圆梦新一代”的使命与担当。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