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斋讲堂第176讲: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反思我国临床研究管理制度——中庸的视角和启示

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基因编辑技术位于世界领先的水平,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一度引发了国内外舆论争议。我们应当如何客观看待这一事件?科研人员在研究进程中需要注重哪些伦理问题?这一事件对于我国临床研究管理制度有何启发?2019年4月11日,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主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丛亚丽从《中庸》的视角出发,解读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对科研伦理和临床研究管理制度的启发和思考。

丛亚丽主讲才斋讲堂第176讲

丛亚丽简述了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酵的始末以及各界舆论的基本观点。基因编辑技术具有不确定性,国际前沿对此具有争议。丛亚丽主张从客观的角度汲取这一事件给予大家的经验,绕到现象背后思考舆论与伦理的区别。

讲座现场

丛亚丽从《中庸》的观点出发,引导同学们从制度和机构层面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进行深入的反思。丛亚丽指出,大家时常忽略最不可见的文化关口对于研究的影响,当“摸着石头过河”成为制度演进的常态时,有关部门之间可能会发生理念不一致的现象。丛亚丽认为,大家应当借鉴《中庸》无偏移、不可易的思想完善我国临床研究管理制度,“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其诸身”“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不同相关方都需要通过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反思自己,真正做到理念的一以贯之,以“理性”和“厚道”的姿态应对各类竞争。

现场提问

丛亚丽从研究者的角度介绍了《中庸》对于科研伦理的启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主张天性与自然,人工突变不同于自然突变,敲掉一个基因可能会减少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研究者对于风险的判断不应当包含文化的决定因素,更不应当持有任何侥幸心理,我们要做负责任的研究,真正做到“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丛亚丽针对患者参与科研的伦理、伦理委员会判断标准以及转基因食品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