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思政实践课 | 国际关系学院师生赴云南开展“从民族到世界,以青年促振兴”主题思政实践课程

编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举国战“疫”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迎接建党百年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着眼时代命题和现实关切,2020年思想政治实践课程设置“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扎根沃土决胜小康”“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五条主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作为课程主持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主讲单位,教务部作为主管单位,校团委作为执行单位,协力推进思政实践课方案完善和实施。100多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纲思政实践课任课教师,25个开课院系书记或院长全部参与带队,在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课教学;100多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研究生党员担任思政实践课助教;3226名选课学生正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追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触摸新中国的发展脉络,在抗疫主战场感受战疫精神,在改革主阵地见证发展力量,在历史大变局中读懂中国未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为引导学生在脱贫攻坚战场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精神,8月15日至18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师生赴云南腾冲开展思政实践课程。本次实践以“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兼谈‘一带一路’与青年”为课题,由学院党委书记初晓波、党委副书记祝诣博带队,重走习总书记的考察路线,感受腾冲民族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

“做人民能懂的学问”

16日,腾冲实践团师生来到和顺古镇,参观和顺图书馆和艾思奇纪念馆。图书馆里书籍报刊种类齐全,书籍上处处被常年阅读的痕迹,更显古镇书香气息。实践团参观了和顺图书馆藏珍楼,近距离感受智慧积淀。这是作为北大人的幸运,更是当地人民对我们的一种期许。

实践团参访和顺图书馆

在艾思奇纪念馆,实践团了解了艾思奇先生的生平事迹与其作品《大众哲学》。艾思奇先生“做人民能懂的学问”,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中国化作出巨大贡献。初晓波在艾思奇塑像前现场授课,他深刻阐述了做学术对自身、对人民的重要意义。同学们对如何做学术以及做什么样的学术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初晓波授课

“幸福的地方”

16日下午,师生一行追随习总书记的脚步,前往司莫拉感悟乡村振兴。“司莫拉”在佤族语中意为“幸福的地方”。习总书记曾在司莫拉看望慰问佤族乡亲时指出,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践团在这里学习了司莫拉粑粑制作,体验了佤族特色文化。在司莫拉的音乐盛宴中,当地人民和艺术家们共同传递出多样的民族风情,营造出民族团结的和谐美好氛围。

实践团学习司莫拉粑粑制作

司莫拉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经验,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腾冲整体古朴的建筑风格、图书馆被常年翻阅的书籍和司莫拉村民的佤族着装等鲜明的民族文化标志印刻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缩短了文化与人民本真的距离。

初晓波在评议会中对大家的分享进行了总结和指导。他认为,在建构民族文化认同中,维护多元性是发展的前提,也是民族进步的动力所在。在17日的讲座中,初晓波又以韩国、日本的乡村建设为参照,对腾冲美丽乡村建设作出思考,提出了加强乡村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危机管理等建议。同学们深受启发,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当地人民真实了解自己的家乡,发现亮点,将顶层的规划布局与具体的开发实践相结合,开辟一条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之路。

评议会现场

“忠诚公正,兴关强国”

17日下午,实践团前往猴桥海关了解腾冲的海关文化。工作人员对猴桥海关大致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后,同学们就海关缉毒、走私、人员流动结构、防疫工作和货物检查程序等话题提问,工作人员一一做出详细解答,让同学们了解到猴桥海关在保卫境内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猴桥口岸位于中缅边界的峻岭之中,虽崎岖险折,条件艰苦,但当地戍边官兵、工作人员和腾冲人民却一直在默默守卫,着眼开放、守好国门是他们内心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精神使得同学们深受鼓舞。

实践团参访猴桥海关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18日,实践团来到滇西战争纪念馆和国殇墓园。同学们仿佛亲身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件展品背后都是一段血与火的记忆,都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灵魂。正是先辈的努力让国家浴血重生,剧烈的情绪包围着每一位同学,家国责任感油然而生。走出战争纪念馆,在国殇墓园中,“碧血千秋”的题词更显肃穆庄严。从山脚到山顶、一排排整齐的墓碑无言伫立,像在诉说着什么。同学们走近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历史,深知来之不易的和平需要青年一代的精诚守护。

当天下午,实践团在文昌宫满园桂花的芬芳中,领略了古代文人的风采;在腾冲一中浓郁的学风中,看到了现代教育的魅力。自古以来对文化传承和对教育的重视,为腾冲的发展积蓄了动力,人才是腾冲发展的源泉,这让同学们大受启发。

经过此次实践,同学们学习了腾冲人民在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保护方面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切实感悟了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祖国发展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基层党政工作者的坚毅奉献。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时刻在实践团成员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本次暑期思政实践课程,国际关系学院共有111名学生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形成10个分散线下实践团和3个集中线下实践团,以“集中讨论”“分散调研”和“集中调研”的形式,分别在学生家乡以及广东、云南开展实践活动。学院党政领导担任指导教师,引导同学们感受探索乡村、城市和国家发展的未来,以更昂扬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祖国建设发展的浪潮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国际关系学院赴腾冲实践团合影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