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无言 爱在延续——纪念“神州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教授诞辰百年系列学术活动举行

2021年1月15日,纪念“神州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教授诞辰1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举行。纪念活动由跟随导师张丽珠教授参与了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技术探索过程的刘平教授主持。

活动现场

刘平主持活动

张丽珠名家研究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国家妇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辅助生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邀请国内妇产科学界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妇科肿瘤、围产保健、微创手术、妇科内分泌、生殖健康等多个领域,通过线上形式举办系列学术讲座,以分享科普知识、青年学术论文交流、专家义诊等方式,从生命的起点守护妇女“育、孕、产、更”全生命周期健康。

纪念活动在《梨花又开放》短视频中拉开帷幕。一部短视频记载着张丽珠教授的工作足迹,铭刻着张丽珠教授等几代人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

陈贵安发言

作为恢复高考后张丽珠教授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陈贵安教授与恩师朝夕相处38载,追忆往事仍历历在目。她清晰地记得老师答疑解惑时的严谨、面对急诊患者时的当机立断以及妇产科内分泌实验室的艰苦创建……“我非常幸运,张大夫是我的恩师,她爱党爱国,一心为患者,多年的临床积淀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使她可以更好地帮到患者,这些言传身教使我受益终身。”

乔杰致辞

回忆起当年参与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工作的情景,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医三院院长乔杰院士在致辞中说:“时至今日,最难忘的,就是跟随张丽珠教授一起查房。耳提面命,她高屋建瓴的科学大局观、孜孜以求的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让我们这些儿孙辈的学生们受益终生。”

乔杰表示,张丽珠教授从医从教60余年,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第一位,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荣业绩。“北医三院妇产科作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更是有责任和义务,在为广大疑难不孕患者提供优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不孕不育,努力阻断出生缺陷发生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我国健康生育相关领域的源头创新,推动生殖医学基础研究到辅助生殖技术转化,推进妇产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勇挑重担,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妇产生殖领域再铸丰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当时来自甘肃偏僻农村,对科研工作一无所知,张大夫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具有科学思维,对妇产科内分泌有较深刻认识的合格的医生,我从心里感激她。”“老师对患者的大爱,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求索的精神,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在科研中精益求精的态度都激励着我们。”在视频里,张丽珠教授的学生、学生的学生们或述说着与老师之间最难忘的事,或表达着前辈的崇高品质和学术作风对自己的影响。

张丽珠教授的女儿也通过视频,代表家人对以学术活动的形式缅怀母亲诞辰百年表示肯定和感谢,希望以父母名义在北京大学设立的“北京大学唐有祺-张丽珠奖学基金”,支持和引领北大优秀学子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再创佳绩。

15日下午3点半,2021年北医三院生殖内分泌及辅助生育技术系列学术活动正式启动,以“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生殖健康”为主题的“网络义诊”开始。乔杰、刘平、李蓉等北医三院妇科、产科、生殖医学的专家们,通过线上,分享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就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专业解答。

进入在线科普大讲堂环节,耿力等妇、产、生殖方面的6位专家,解析临床上的常见问题、科普健康知识,并与患者在线互动。马彩虹等6位专家则聚焦内分泌及辅助生育前沿技术,特别是在生殖微创外科新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活动最后是青年论文报告会,来自生殖医学中心的20余位青年医生、研究人员和博士后全面展现了青年学者的精神风貌和学术追求。

汗水与荣誉并肩,“试管婴儿”技术写入我国中学生物教材,并被评为新中国建国60周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十大科技事件之一;2018年,北医三院辅助生育技术作为改变民生的临床技术唯一代表,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匆匆百年,丰碑无言。作为医学大家,张丽珠教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医术精湛,为无数承受疾病折磨的妇女撑起一片蓝天;作为科研学者,张丽珠教授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促进了我国生殖遗传学全面发展,使无数个家庭得以尽享天伦;作为医学教育家,她倾尽所学,无私传授,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更把医者兼学者的责任和精神传于后辈,滋养着“创新”的种子代代相传,为追寻理想不断前行。

附录: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张丽珠教授和后任者始终把崇高的理想和平凡的职业结合在一起,所做一切努力的终极关怀始终定位于:从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的角度出发,用最简单、最安全的办法促进女性生殖健康并帮助育龄夫妇生育健康的宝宝,为民族繁荣贡献力量。

2013年底,作为活跃在我国生殖健康临床一线医学家,乔杰团队联合北京大学谢晓亮教授团队和汤富酬教授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第一次验证了MALBAC(基因组扩增技术)在胚胎遗传学诊断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研究团队同时还对人类胚胎早期发育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2014年7月Nature杂志;

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这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15年6月4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研究团队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研究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人类原始生殖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相关研究。该项研究分别入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科技部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6年5月4日,MARSALA宝宝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降生,MARSALA为胚胎单基因疾病诊断的又一新方法。标志着位居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又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新冠疫情是危机也是大考,白衣执甲、使命担当,在武汉抗疫一线实践中,张丽珠教授的后任者也为治病救人和防控疫情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作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产科质控中心主任,乔杰院士结合武汉前线的经验,总结分析临床数据,牵头提出的关于新冠肺炎孕产妇相关诊疗建议被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就是否存在母婴垂直传播问题,第一时间深入前线,深入调研分析,受邀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在线发表相关评论文章。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发表“中国武汉地区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的最新研究结果。

在疫情最早期,依托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等平台,通过对既往及最新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成果发表于生殖领域国际专业期刊《生殖生物医学在线》。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