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毕业生风采】马德仁:北大,让一切成为可能

【编者按】每一位初入异国他乡求学的留学生,都会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与碰撞,面对各种不确定的环境适应问题,如何以更多元、包容、开阔的格局对待全新的异国学习生活,始终保持一颗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获得更多、更好的体验与成长,这无疑是当前国际化潮流下,优秀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而一所大学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学子对新时代发展的关注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今年的“毕业季”,我们挑选了一些优秀的留学生毕业生代表,讲述他们的“中国故事”。他们在高校多元文化环境中互学互鉴,在充满时代挑战的工作岗位上打开格局看世界。他们有的已在中国就业,加入国内发展势头良好的一线科技公司;有的加入国、内外高校的教师队伍,成为一名“浇灌学术花朵的园丁”;还有部分同学虽然回国就业,但依旧从事与中国各行各业相关的专业工作,成为了一座座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

他们讲述自己如何走出“舒适圈”,经历不被理解的尴尬和信念不同的误解,成功与多元文化圈和谐交融的经历,从而认识到开放思想、拥抱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大家,如何在全球拥抱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发展的时代课题中,坚持用多元视角看世界,储备多样化的技能和知识,书写自己的“畅意人生”。

“如果没有来北大,这十年将会是一片空白。”

此时此刻,马德仁在校园咖啡馆的窗边讲述着他与北大的故事,窗外懒洋洋地窝着几只北大猫咪。十年,怀着一颗赤诚的心,马德仁在北大的“进取之路”走得很远、走得很稳……

马德仁

从零开始的北大生活

“平时我很少看报纸,不知道为什么那天就买了一份。”十年前,30岁的马德仁已经有了从教的经验,分别在哥斯达黎加拉丁美洲理工大学Universidad Latinoamericana de Ciencia y Tecnologia (ULACIT)和玻利维亚私立大学Universidad PrivadaBoliviana (UPB)从事教学工作,但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他逐渐感受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因而决定继续攻读环境与经济相关的博士学位。原本打算去西方国家继续求学的他,偶然在报纸上读到了中国大使馆面向玻利维亚学生的留学计划,尽管那时中国留给马德仁的印象仅限于举办奥运会的遥远国家,但他还是亲自去中国大使馆了解详细的情况。

心态阳光的马德仁与当时的中国驻玻大使赵五一先生“一见如故”,因为优秀的履历他顺利获得了到中国顶尖大学学习的机会。他6月份提交申请,7月底就收到了北京大学博士项目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一个月之内,他就将离家去万里以外的中国求学,马德仁的母亲一时有些难以接受:离家太远,语言不通……,但马德仁在哥斯达黎加的硕士导师却支持他的选择。老师认为他去中国可能会吃一些苦,但中国有未来,了解中国一定会给他带来前所未有的经历。

马德仁毕业时在未名湖留影

2009年秋天,一句中文也不会说的马德仁站在北京大学西门前,用英语一遍遍地问门口的保安小哥勺园怎么走。到达当时距离西门500米的留学生办公室,花了他好长时间,马德仁不禁开始怀疑起几个月前有些“疯狂”的决定。那天马德仁住进宿舍,满心里都是害怕,满肚子都是饥饿。走上阳台,突然发现邻居窗口上插着一面智利国旗,马德仁如获至宝般敲开了邻居的房门。多亏了这位会说中文的异国好友,马德仁的北大“修炼之路”变得不那么艰难。

用一个月时间决定来中国,用十分钟决定学习中文。报到注册手续完成后,一位北大老师问马德仁,“你的中文水平如何?”沉默是他唯一的回答。老师给出两个选择:第一,回家;第二,奖学金延迟2年,先学习中文,语言水平达标后,再进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离乡万里,马德仁毅然选择了后者。老师问起是他否有中文名字,想用Peter的音译“彼得”作为他的中文名。来自智利的好友表示反对,希望老师能给Peter取一个有汉语内涵的名字。听完Peter长长的全名后,老师拍板:就叫马德仁吧!

“前两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中国即将建国70周年的新闻,我才发现我在中国学习已经整十年了。”初到中国的马德仁,曾满怀期待地“一口闷”过他以为非常美味的皮蛋,虽然没能爱上那种“鞋底”般的味道,但现在他已经对中国美食如数家珍,“火锅涮脑花”已变成他的最爱。如今走在中国街头,他能完全听懂行人对话,熟悉他的人,都自然地用中文与他交谈。进步的不光是他觉得“非常浪漫”的中文,增长的也是他对中国的了解和热爱。带着他“非常经典、非常中国”的中文名,马德仁满怀期待地踏上在北大的“学术进阶之路”。

重压之下“千斤举”

与中国学生一起上课,老师常常会拿着全班名单点人回答问题,总是第一个就把马德仁点起来。“我真的很容易被点到,他们都想不到叫这个名字的竟然是个外国人。”既然被点名,马德仁就尽力回答问题,抓住每个能够提升自己的机会。但客观存在的差距总是让他有些挫败,似乎不管自己多努力追上,同学们总能比他更进一步。

在最初学习中文的两年,马德仁并不感觉学习非常紧张。但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后,他一下子感受到了巨大的学业压力。好不容易适应了在人口密集的北京与陌生人“摩肩接踵”,博士阶段的研究学习让马德仁又一次体会到中国与拉美间的文化差异。在北京地铁上,马德仁学会站在角落里给自己留出一点舒适的空间;但在博士小组的研究工作中,他决定不再躲避。

来自玻利维亚的马德仁身上洋溢着拉美人典型的热爱生活、享受当下的气息:只在工作时间工作,周末尽情放松。但博士学习同一小组的同学们每天早上八点都准时开始工作,吃饭是唯一的休息,到了周末也一切如常。试图相约外出游玩屡屡受挫的马德仁询问他的导师张世秋老师,却收到这样的答复:导师也会一直在办公室,周末在,暑假还在。她对待中国学生的标准很高,她也用同样的高标准要求马德仁。

马德仁曾经试图“教中国朋友理解生活”,却最终明白如此艰苦的努力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唯一途径。“学中文的时候我不懂北大,读博的时候才真正理解北大。现在我为自己是北大毕业的学生而深深自豪,因为在这里,我学会改变我自己,而这种改变是一种进步。”入学时,马德仁的目标是与中国同学们达到同样的专业水平;毕业时,他觉得自己成功达到了这个目标,为此他特别感谢导师与同学们曾经给他的激励。

在拉美读书时,遇到研究上的问题可能会有老师手把手直接指导解决;而在北大,老师和同学们会分享给他一大堆资料,真正的答案则需要他独立寻找,北大始终要求他有自己独立深入的思考和想法。马德仁很喜欢去他们小组的办公室自习,因为周围的同学总是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熟悉的朋友始终在发奋努力,专业水平上的差距也形成了隐形的压力,这些都成为了马德仁前进的巨大动力。“和他们在一起,不学习就太丢脸了。北大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这种不断努力的感觉,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即使没有人在身边督促,北大的环境也一直在推动着所有学生进取。”

学业上的困难逐渐被克服,而生活中的难题也接踵而至。从延迟博士项目毕业的手续到最终毕业,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的老师始终给予马德仁坚定的支持。在2014年,因为膝盖问题急需手术的马德仁还差不少手术费,他的导师张世秋老师慷慨解囊,帮助他渡过了难关。“因为健康问题我吃了不少苦,但最困难的时候,都有我的导师与我一起面对。”

与导师张世秋、同学们在未名湖边(左一为马德仁)

一路走来,马德仁对有意来北大学习的拉美同学也有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北大也许并不适合所有人,如果愿意凭努力解决问题,能够扛住种种压力,他会真诚地向这些同学推荐北大。同时,马德仁希望所有同学都能重视健康,希望大家不要因学业而忽略了健康。

变与不变

2011年刚开始博士学习时,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同组的博士同学们并不常与马德仁交流。上课提问,往往只有他一个人举手;表达异见,也会收到同学们惊疑的目光;而老师开的玩笑常常只有他一个人听不懂。而今天,马德仁走进小组办公室,所有人都会热情地与他打招呼。在艰苦的博士学习生涯中,马德仁始终坚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充满真诚地向所有人微笑,终于也收获了老师的深切关爱与同学们的深厚友谊,“他们曾经对我说,和我在一起能有更多的欢乐。”

入园十年,马德仁见证了北大的很多变化。作为第一批搬进中关新园的留学生,中关新园的墙上至今还留有他的照片。校园里有些建筑已经不在了,而新的楼宇仍在续写它们与北大学子的故事。刚来的时候,马德仁不太喜欢未名湖,因为那时的未名湖美则美矣,但他总感觉湖区缺少几分自然之气。现在,湖边鸟鸣声声,虫儿低语,松鼠跃于树间,专攻环境与科学专业的马德仁越来越爱上这“一塔湖图”。

马德仁的母亲从未来过北京,马德仁刚到北京时,在电话里听儿子说有时买东西需要两三个小时,十分不解。如今算得上是“北京通”的马德仁很希望能带父母来中国旅行,认识真正的中国;他即将回国出席女儿的高中毕业仪式,并表示如果女儿想来北大学习他会非常高兴。在他看来,拉丁美洲人民对中国需要有更多的了解。

2015年,作为创立者之一,马德仁和其他玻利维亚同伴及中国青年学者一起成立了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CECLA)。此前,通过北京大学拉美学生会(LASA),马德仁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萌生了为中拉青年学者提供交流平台的想法。在学术方面追赶中国同学的同时,马德仁也尝试“另辟蹊径”,在自己熟悉的拉丁美洲方面进行相关研究。2016年,恰逢“中拉文化交流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利马同秘鲁总统库琴斯基和夫人兰格共同参观“文明的长河—中拉文明互鉴”图片展,而该展览主题书籍的西班牙语翻译正是由马德仁完成。

《文明的长河:中拉文明互鉴》一书封面

未来,马德仁将继续在中国与拉美地区间有关环境与经济对话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并计划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马德仁的父亲是物理老师,母亲是音乐老师,马德仁希望未来自己可以留在中国做一名教师。他曾经担任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暑期学校的助理教师,与导师张世秋一同完成教学工作,他说自己十分怀念作为一名教师的感觉。谈起为什么想在中国做教师,马德仁笑着回答:“我任何时候都能回到我的国家做教师,但留在中国更具有挑战性。我一直是一个喜欢挑战、敢于挑战的人。”的确,十年间的变化太多,而马德仁乐观执着、直面挑战的心却不曾改变。

“最感谢的就是北大,是北大让一切成为可能。”应中国电视台CNTV的邀请,他两次登上西班牙语频道节目,运用专业知识与观众们分享他对气候变化及核峰会的看法。马德仁更想把这几次上节目的经历理解成几次对话,能够在专业领域分享自己的见解,他感到非常荣幸。

马德仁参加CNTV的节目

在北大,马德仁还通过活动见到了从小他就认识的中国巨星——成龙;同样是在北大,他有机会与李克强总理见面,亲切的总理还与留学生代表们自拍了一张“大头照”,马德仁已将它珍藏。

如果未曾来到北大,马德仁无法想象自己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学子生活。正如马德仁因总理见面会向导师请假时,张世秋老师答复的那样:“去吧,有些人也许一生只有一次这样的体验”。而北大,让包含无数“可能性”的大门向马德仁敞开。“是北大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惊喜和可能,也是因为它的包容和温暖,才让我有能力找到自己的领域,并始终坚持,不断努力”。毫无疑问,这片巍巍校园始终打开它的大门,邀请着更多满怀梦想的学子来探寻自己生命的无数种“可能”。

人物简介:

马德仁(Peter Mauricio Larrea Parra来自玻利维亚,2009年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进入北京大学学习,2019年获得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学位。2015年创办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CECLA),旨在促进拉美及中国学者进行学术文化交流。在校期间,荣获北京大学留学生学习优秀奖,并多次参加CNTV电视节目录制,就气候变化等话题发表专业见解。2016年,翻译由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与王其钧合编的《文明的长河:中拉文明互鉴》一书。目前,马德仁致力于中国与拉美环境与经济方面的相关研究,希望推动中拉两地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