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育人 师者初心——人民医院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接班人的时代重任。我们的教师队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内涵,是全体师生员工学习的榜样。北医因你们而骄傲!”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的致辞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人民医院2020年教师节表彰大会

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2020年9月7日下午2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

会议现场

一朵朵鲜花、一张张医学生们用心书写、满载温情的贺卡,送到每一位老师手中,是祝福、是感恩,更是对求学从医道路上的引路人发自内心的敬意。

詹启敏,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原北京医科大学校长王德炳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教育处处长刘虹、继续教育处处长姜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王俊院士与人民医院临床教学委员会专家及临床教学督导专家出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临床、医技、行政部门负责人,2019—2020年度获得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奖项的优秀教师个人和集体代表参加表彰会。

庆祝表彰会以医院学生们自制的短视频拉开了序幕,与会者跟随学生的视角,体验了在人民医院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视频中一声声爽朗的“祝老师节日快乐!”使会场气氛热烈而愉悦。

詹启敏在致辞中指出,2020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大医学师生闻令而动,逆行而上,奔赴和奋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舍生忘死,救死扶伤,以精湛医术和无疆大爱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宝贵的生命。大家践行了北大医学人的厚道精神,体现了北大医学的历史担当,用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续写了北大爱国进步的英雄篇章。詹启敏指出,老师是北大医学发展与建设的主体力量,希望大家肩负起北大医学的使命,用未来的发展战略眼光来看待自身定位,用更广阔的胸怀迎接历史的挑战,用更积极的行动守护北大医学的荣光,培养出更多引领未来的杰出医学人才,为实现“健康中国”奋斗目标保驾护航。

詹启敏致辞

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越指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一所教学底蕴深厚的百年老院,一代代医学专家、教育专家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过去的一年中,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也为临床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峻考验。这一年里,人民医院教师秉承对教育教学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自觉自愿地学习各种线上教学方法,开展各项教学工作,战胜了很多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各项教学工作稳步开展。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今天在座的很多已经退休的教学专家,他们不辞辛劳投身到教学督导工作中,积极学习线上教学会议等使用方法,进行线上教学督导工作,不仅保证了教学工作高质量完成,更言传身教地为青年师生做出了榜样。

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建六回顾了2019—2020教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给医院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困难和挑战,医院研判疫情对教学的影响,根据上级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制定医院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出“两不、两有、三保障”,即不停教、不停学,有创新、有成效,保障学工、招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医院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督促与自学相结合为原则,建立从形式到内容、从思维到操作全覆盖的在线教学体系,并实现在线实践教学和在线考试考核,达到教学过程师生满意、线上线下效果同质的效果。同时,医院深入推进器官系统教学改革,器官系统教学模式在2019级临床八年制学生的教学中全面启航。医院教育教学工作喜获骄人成绩,在院校教育领域,人民医院师生获北大级集体奖1次、个人奖9人次;在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获集体奖3次、个人奖3人次,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展临床教学工作已有78年的悠久历史,涌现了一大批勤恳敬业、诲人不倦的老一辈教育家。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现场师生深情回忆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著名专家陶其敏教授和张嘉庆教授从医从教的感人故事,在温暖中让人领悟到大家大师的人格风范。

肝病研究所陈红松研究员讲述“陶育英才,敏行治肝”。陶其敏一生致力于病毒性肝炎防治事业。半个世纪以来,她开拓和引领着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医学发展,书写了多项中国肝病研究的第一。陶其敏带领团队自行研制出中国第一套乙肝检测试剂盒,研制出我国第一代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并在自己身上注射亲手研制的我国第一支乙肝疫苗,证明了乙型肝炎疫苗的安全有效。

陈红松讲述“陶育英才,敏行治肝”

陶其敏还研制出第一套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率先建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丙肝病毒基因检测方法……一系列成就不仅是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医学进展的体现,更促进了我国肝炎肝病领域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我国免疫预防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陶其敏辛勤耕耘,治学严谨,育才有方,平易近人、润物无声。几十年来桃李满天下。在她的引领教育下,众多学生均已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许多已是卓然大家,逐渐成为中国肝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领域的中流砥柱,继续捍卫着人民的健康。

乳腺外科王殊教授讲述“惠疾患无数,育桃李芬芳”。今年95岁高龄的张嘉庆是历经风雨砥砺、满鬓斑白却依然心态年轻的“90后”,病理学与外科学双料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把刀”之一。他在国内率先进行人癌细胞体外培养,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乳腺癌细胞株;拍摄《癌细胞运动与分裂》“影片”,震惊哈佛大学学者,更被世界卫生组织选作代表,向世界传播中国在肿瘤领域的研究成果。他组建乳腺中心,把外科手术、影像学、化疗、放疗、病理、普查、基础研究等集于一体,综合治疗乳腺疾病,成为我国乳腺肿瘤界一个重要里程碑。

王殊讲述“惠疾患无数,育桃李芬芳”

1983年,张嘉庆在担任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时高屋建瓴提出“振兴外科”,恢复系统的24小时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将外科住院医师纳入大外科的培训体系,为低年资医生打下了广博而深厚的外科临床基础,当年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医生,都终身受益于这样的培训。

张嘉庆“老爷子”依旧精神矍铄、说话铿锵有力,他通过视频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教师们表达了慰问:“祝各位辛勤耕耘在医学土地上的园丁们节日快乐!”

黑发积霜织日月,白笔无言写春秋。人民医院拥有一批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的老专家,尽管他们已经离退休,但仍然活跃在医院教学工作第一线,他们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断为医院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为老专家们献花,感谢他们无私的付出和为医院作出的巨大贡献。

向老专家献花

王德炳指出,今年距离他从北医毕业已整整60年。一甲子的光阴岁月中,北医求学、临床培训、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一幕幕都历历在目,一位位德高望重的师长,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都铭刻在脑海。每逢教师节,他就会追忆起自己的老师。以陶其敏、张嘉庆为代表的一代代优秀临床教师,身体力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初心,呕心沥血、辛勤耕耘,才成就了今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教育的发展,成就了北大医学的荣耀,成就了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繁荣。祝愿所有教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更大成绩。祝愿更多青年教师不断涌现并成为中流砥柱,成为无愧于医学教育的灵魂工程师,为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王德炳致辞

作为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人民医院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医学人才,每年都会涌现出大批为医学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陈红松宣读获得各级教育教学奖励的人员名单和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26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名单。

颁奖环节

医学部领导和医院资深医学教育专家们为获奖的优秀教师和优秀集体代表颁奖。德高望重的教育前辈将证书颁发给年轻有为的优秀教师,同时也将人民医院临床教学事业的光荣传统与沉甸甸的责任重担交付到年轻人手中。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