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问道 恰是知音相逢时——记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项目

2019年3月,来自国内外的18位学者一起聚在静园二院,他们来自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史等人文社会学科。接下来的4个月,他们将在钻研本学科领域的同时,突破自身学科固定思维和传统的研究模式,与知音就彼此感兴趣的学术内容展开讨论。

他们是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第六期邀访学者。截至目前,文研院邀访学者项目已接受上百位海内外学者在此驻访,开展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

孕育充满活力的学术共同体

长期以来,北京大学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形成了谨严深厚的专业传统。近年来,学科边界的延展,问题意识的交叉引领了国际学界的发展,从历史学与人类学、社会学与历史学和政治学之间的对话中,生长出许多前沿议题。文研院作为院系结构的一种补充,其成立伊始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推动更多跨学科界限的互动交流,孕育有活力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共同体。

邀访学者项目正是承载这一使命的重要平台。目前,“入驻”文研院的过百位邀访学者中,有资深教授,也有学术新锐;有来自大陆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也有来自港澳台地区和世界13个国家的学者。通过严格的申请选拔,专家学者们汇聚在一起,将文研院视为共同的精神家园。

跨学科的交流、讨论究竟能产生什么效果?如何突破目前的学科专业限制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学术体验?这是文研院常务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他看来,人文社会科学是关于人和历史的学科,除了学术素养外,眼界和视域特别重要,能否理解其他人的研究和表达也特别重要。 “‘人以群分’并不应该是以专业来分,而是研究做到一定程度,有内在需求、有所感悟之后,将一群有着相同性情,对相似问题有追求有思考的人聚在一起。”渠敬东向记者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科学史上有所建树的群体都是像森林里的蘑菇一样,一簇一簇出现的,可以很自在、很从容地对学术问题进行最单纯的探讨。文研院希望为邀访学者营造这样的氛围和环境。”

年轻的学者曹晋是德国图宾根大学汉韩学系的助理研究员,来自文研院邀访学者项目第一期。北大是曹晋的母校,她曾在历史系度过7年的本硕时光。作为一位长期留学国外的年轻学者,曹晋需要一个能让她了解国内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同时能够沉潜下来激发新的学术灵感的环境。“文研院无疑是同时满足这两点的最好的平台。在这个小院子里读书,心自然就会沉静下来;而交流的窗口却随时可以打开,我可以和隔壁的邀访学者讨论,也可以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师学者,听到最新、最前沿的学术讲座。”

曹晋也为4个月的“邀访”生活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段日子,我可以专注地闭关修炼,也可以加入‘武林大会’、和师友‘比武论剑’。”每次参加完文研院组织的不同学科的讲座、论坛和讨论会,曹晋便觉得“武力值”又上升了一点。“文研院就是这样一个将‘汇聚江河’和‘挹彼注兹’合二为一的所在。”

让思想者回归单纯自主的工作状态

量化的测评、资源的争夺、行政工作的负累常常让中国学者难以沉潜于高质量学术研究之中。文研院邀访学者项目尽可能地为学者们卸下这些有形无形的枷锁,为他们提供一个从世俗化的纷扰中抽离的机会,让思想者回归单纯自主的工作状态。

“我们邀请的访问学者,他们在不同的学校都有自己的职务,但是文研院请他们来本身就是把他们从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渠敬东告诉记者,文研院在举办活动时不会按照职称来组织,通常都是老中青学者混合在一起,不同的学科混合在一起。“比如我们有一期邀请了著名的考古学家王炳华教授,老先生已经80多岁,但同时论坛中也有数位‘80后’的学者,大家一起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没有什么‘学术阶级’需要跨越。”

邢义田是文研院第五期邀访教授。他来自宝岛台湾,多年来一直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从事秦汉史、罗马史和出土简牍的研究工作。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台湾学者似乎比大陆学者更能沉下心专注于学术,有广阔的思辨空间。但是在邢义田看来,文研院和他所经历过的学术机构相比,思辨的空间更大,同时更加充满活力,更有“人情味儿”。

在短短的4个月中,邢义田在年轻的文研院里不仅与学科内的同行“煮酒论剑”,更与来自五湖四海各领域的学者们共同交流彼此感兴趣的话题。文研院行政班底的团队合作和密切配合让邢义田感受到了作为学者的“轻松自在”。他用“完美”来称赞文研院的行政工作。“很多老师都非常羡慕我们这些能来北大文研院访问的学者,因为这里能够得到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最得力的幕后团队的配合。”邢义田提到,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生活上有任何的困惑,第一时间都会有人尽量解决。“细节上的用心让人感动,我很享受我们每一次的‘学术聚会’,在不大不小令人舒适的环境里,大家都很放松地畅所欲言。在这里是我真正轻松自由工作的一段时间。”

用最简易的语言传承博大思想

2018年9月开始,文研院正式推出了“文研课程”项目,邀请了海内外著名学者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专题课程,文研院邀访学者也会作为授课教师为学生们传播人文社会科学的经典内容。

赖建诚是台湾“清华大学”经济学系荣休教授,在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方面耕耘多年。作为文研院第五期邀访学者,他在元培学院为同学们开设了一门名叫“经济学史的趣味”的课程。每周一晚上,在地学楼教室里,赖建诚带领大家一起探讨历史现象中的经济学原理,或者以经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看似定论的历史共识,通过“十万个为什么”式的讲述,将原本复杂的经济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同时,这样跨学科的研究思路也给选修的同学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现在,越来越多的邀访学者加入到“文研课程”的传授中,在老师们看来,教学不仅不是研究之外的负担,反而是一种教学相长的“享受”。渠敬东告诉记者,有的老师在文研院做邀访学者时已经退休,但通过在课堂上火花碰撞,有来自北大的学生对老师的授课领域有了强烈的兴趣。“知识的传承就是这样生根发芽的。我们特别希望这样好的学术资源在北大扎下根,为北大所吸收。”

涵育学术,激活思想,这是北大文研院的基本宗旨。文研院院长、历史学系教授邓小南认为,邀访学者项目正是“涵育”与“激活”的有益尝试。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多领域的交融汇通,文研院凝聚了邀访学者所贡献的思想成果,学者们收获了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更加有力的学术支撑,彼此共赢。邀访学者项目迄今已举办六期,为文研讲座、文研课程、未名讲座、 静园雅集等品牌学术活动提供了可贵的学术资源——“这一切还只是开始,愿生机盎然的静园能够迎来更多学者,共叙情怀!”渠敬东由衷地表示。

C:\Users\1\Desktop\校报\2019\0415\文研院第6期邀访学者合影1.JPG

文研院第六期邀访学者合影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