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重逢再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0年毕业纪念仪式举行

2020年6月30日上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0年毕业纪念仪式在秋林报告厅举行。受新冠疫情影响,大部分毕业生无法返回燕园参加线下毕业典礼,因此此次毕业纪念仪式旨在以“重逢·再会”为主题,通过线下和云端相结合的方式为现场和远方的国关毕业生打造充满仪式感的专属毕业纪念,共话国关情谊和燕园时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党委书记初晓波,副院长张海滨、归泳涛、董昭华,党委副书记祝诣博,院长助理闫岩,专业主任项佐涛、汪卫华,毕业生班主任罗杭和在校的34位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在现场参加了毕业纪念仪式。其余毕业生及毕业生家长在海内外通过线上直播的渠道同步观看了此次仪式。仪式由祝诣博主持。

毕业纪念仪式

“陪我长大的愿望,借给我半边翅膀,陪着你一起飞到梦想的地方……”一首由去年国关毕业生领衔演唱的视频歌曲《陪我长大》拉开了纪念仪式的帷幕,上午9时毕业纪念仪式正式开始。纪念仪式首先播放了2020年毕业生从世界各地发来的祝福视频,随后全体师生共同唱响了庄严的国歌。

国关师生奏唱国歌

此次纪念仪式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为“共撰记忆可追”。现场播放了国关学院汪卫华、刘莲莲、祁昊天和赖华夏老师合作演唱的视频歌曲《放心去飞》。伴随着亲切、温暖和动人的歌声,视频上徐徐展现了孔凡君老师拍摄的2020年的燕园春天与国关老师们满载着人生智慧和体悟的寄语箴言。精心制作的视频歌曲承载着国关师长们对即将扬帆起航的毕业生们最真挚的祝福,这份深厚的师长情谊感动着在现场和线上认真观看的毕业生们。

在聆听完师长祝福后,2018级硕士研究生余欣、王松,2016级本科生柳凌华,来自挪威的2018级硕士留学生欧阳海、2017级亚洲校园项目学生代表毛惠和来自乍得的2018级硕士留学生托马用远程连线和现场分享相结合的形式联合讲述了他们在国关的难忘回忆和蜕变成长,代表毕业生们表达了对国关的热爱和感谢。

余欣联合讲述

王松联合讲述

柳凌华联合讲述

欧阳海联合讲述

毛惠联合讲述

托马联合讲述

由已毕业的2014级本科生王立波、2015级本科生万殊颖和今年毕业的本科生孙延武倾情演唱的青春励志歌曲《我在未来等你》开启了仪式的第二篇章——“共话未来可期”。在歌声后,已毕业的国关同学以视频短片的形式为今年的毕业们传递了祝福和期盼。

仪式现场还连线了基层选调毕业生代表、2012级硕士毕业生努尔兰和国际组织任职毕业生代表2013级本科生伍灏殷和2014级本科生刘今。他们从各自的工作经历、成长故事出发,激励毕业生们在面临不确定性和身处孤独时依然保持韧性、乐观和耐心,用心感受生活和观察世界,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用决心和勇气书写青春的答卷。

院友祝福后,初晓波对2020年优秀毕业生和赴西部、基层任职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了重点表彰。

初晓波宣读优秀毕业生名单及对赴西部、基层工作毕业生的表彰决定

表彰结束后,纪念仪式进入第三篇章——“共承传统可续”。现场播放了2020年毕业生们以“如果我在国关留一样东西”为主题拍摄的“毕业生回忆集”。象征友谊的向日葵、对师长的感恩、参加球赛的回忆、国庆七十周年的定制校园卡、可以回来“充电”听课的椅子……毕业生们通过巧思和创意传递着对国关的不舍与留恋。

唐士其为毕业生讲授毕业前的最后一课。唐士其向现场和线上的毕业生表达了衷心的祝福,也结合新冠疫情下的感悟与同学们分享了对“公民责任”的理解。唐士其谈到,公民是“为公之民”,意味着对他人和共同体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同情、担当、包容和理性。唐老师深入浅出、蕴含哲理和现实思考的寄言极大地鼓舞了新冠疫情下的毕业生们。唐士其郑重地宣布了学院的决定:2020年的毕业生可以在未来的任何一年参与当年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学院会为每一位同学组织一个特别的环节,弥补今年疫情带来的遗憾。

唐士其致辞

毕业仪式的最后,全体师生齐唱《燕园情》。随后,学院领导和老师分别为到场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拨穗、授予学位。

到场师生齐唱《燕园情》

唐士其为毕业生逐一拨穗

在北大国关,正值青春的我们认识自己、理解中国、放眼寰宇,将“爱国关天下”的誓言珍藏于心底、付诸于行动。亲爱的北大国关2020年毕业生们,身处这个特殊的毕业季,你或许有不能重返燕园的遗憾,有告别师友的不舍,也有面对未来的困惑,但多年后回首,这份来自2020年的独家记忆或许会成为一份不凡的历炼和考验。Nothing is definite, the future is open,今日的离别是为了未来更好地重逢和再会。希望你们放心去飞,保持初心、满怀热爱,在广阔天地间奔赴下一场山海,陪你长大的国关永远欢迎你回家!

后花园合影留念

毕业纪念仪式合影留念

相关链接:毕业致辞|北大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在国关2020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