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2015级本科生毕业展开展

4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毕业展“这不是‘艺术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开幕。展出作品涵盖装置艺术、颗粒艺术、影像艺术、漆画艺术、雕塑艺术、当代油画等多个领域。展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艺术学院2015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组织,展览邀请到汤志义、谢克等9位艺术家参与。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担任此次展览的学术顾问,副院长李洋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黄小峰等知名策展人和兄弟院校代表应邀出席开幕式。

本科生毕业展是艺术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教学活动之一,展览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们通过实践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关于艺术和文化产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让同学们在集体策划和布展过程中,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提升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雷虹在开幕致辞中对展览的筹备过程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未来艺术学院还将会继续坚持“以道驭技”和“艺道合一”的教学方针,继续坚持以实践育人的思路。

艺术家汤志义代表参展艺术家发言,他认为同学们的选题很有价值,关注了艺术的定义和艺术展的意义,并对展览效果表达了期许。

出席嘉宾合影

彭锋在展览前言表示:“‘这不是艺术展’表达的是对艺术和展览的双重拷问。在艺术界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只是意识到‘是’,就会莫衷一是;只有意识到‘不是’,才能将边界勾勒出来。否定的目标是通向肯定。‘这不是艺术展’其实是艺术展,它体现了同学们关于艺术的思考的深度。”

展览设计了“咫尺”和“余衍”两个模块来探讨艺术创作的完成标准以及当代艺术品的去向问题,通过展现艺术品的生命周期与艺术创作的动态过程,引导观众思考艺术的边界。针对艺术体制、艺术观念的批评和争鸣早已有之,但运用展览这种独特的方式,通过具体的艺术作品对艺术的定义和艺术体制发问,尚不多见。

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当天吸引了大批同学前来观展,2015级8位本科生同学为大家进行了精彩的导览,详细讲解了每件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和创作过程。策展学生集体创作的作品《艺外》需要观众从装满干花的透明鱼缸中取走香料之后,才能慢慢看到其中的作品真容,许多观众亲自参与了现场的艺术创作体验活动,充分体会到艺术的魅力。

本次艺术展持续一周,展览时间为每天8:00至21:00,现场有志愿者作讲解。

展览同期,艺术学院还举办了当代艺术生态研讨会。参展艺术家和与学者以“中心之外”为主题,围绕展览主题对当代艺术进行的深入探讨。中央美术学院于润生、北京电影学院赵斌、中国人民大学常培杰、博士生周婉京应约参加了学术研讨。彭锋就展览的理念和形式发言,各位艺术家、专家就自己的参展和参观感受进行了交流。其中包括艺术家对自身创作经历的总结分享、艺术品的观念与创作过程的关系,以及对学生参与体验艺术实践的教学模式的探讨等。各位专家也就展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批评和建议。艺术学院的同学结合策展实践,针对艺术版权与艺术观念问题作了主题汇报,在座专家给予了学术性指导。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