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 徐金宝:“653”与“728”——参加国家工程侧记

编者按:百余年来,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特别是北大的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他们的功业载入史册,他们的精神历久弥新。这里是北大一批老同志的回忆文章。他们的回忆,从不同的侧面,勾画出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了解北大历史,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珍贵史料,也为我们理解北大传统、传承北大精神提供了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这是一封穿越时空的来信,更是一份矢志报国、不懈奋斗的青春宣言。

个人简介:徐金宝,1938年6月出生,江苏苏州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1960年进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教研室担任实验员,1985年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高级实验师,1998年退休。

参与“653工程”——一次神秘的紧急任务

1965年7月中旬,地球物理系和教研室领导通知陈家宜和我,下午2点到燕南园56号时任副校长周培源家,说周先生有事找我们。当我们来到燕南园56号,快进门厅时,看到一位慈祥的长者从沙发上站起来喊了我们俩的名字,随后和蔼地请我们俩坐下,这就是周培源副校长。

周培源先生告诉我们,这次请我们俩来,是要我们去进行一次野外考察,为一个即将建设的项目设计提供气象保证,并将考察成果以书面形式汇报给他。接着他嘱托我们:“这次出差较特殊,不能给家人、朋友写信,回校后不要谈说,此事要回避,要严格遵守纪律。”他督促我们立即回系里做准备,把必要的仪器及其他必需用品带全,明天中午就出发,有人来接送我们上火车。尽管我们还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事,但是听到周培源先生如此重视,我们俩马上回答:“听明白了,保证完成任务!”

次日,我们带着已准备好的两个木箱(仪器、记录本、报表、算盘等),等候在大楼传达室。上车后,轿车飞快驶向北京火车站,在路途中司机张师傅说道:“火车到站,你们务必抓紧时间下车,有人来接。你们返校时,我会来接。”张师傅送我们上火车,安排稳妥后,才将火车票给我们,随后离去。此时,我们看到火车票才知道要到阳平关车站下车。

当火车快到阳平关时,列车员通知我们带好行李准备下车。出站便见到一位身材较高、带着笑容的圆脸男子,手上举着一块写有我们俩名字的小牌。我举手示意,接我们的司机陈师傅先作自我介绍,并慰问道:“你们路途辛苦啦!”随后带着我们上了一辆绿色吉普车,陈师傅开车向目的地驶去。约一个多小时后便抵达目的地——“653工程”指挥部。项目负责人沈承昌介绍说:“这是北大三线建设的基地,是响应毛主席1965年3月‘加强三线建设’号召的项目。”

到后第二天,我们开始选择、设立野外观测场地。一位同志带我们巡视,走遍基地才选定一块代表性较好的该地形小岗作为观测场地,还安排了一间小屋作为工作室。平整场地、安装仪器之后,我们便展开了野外观测工作。每天从日出到日落每一小时进行一次观测,内容和气象台站基本一致,特殊的是设立了天空辐射仪的观测。开展观测约一周后,我们便由一人到当地气象台收集历年气象资料,将其与我们观测记录做相关统计分析。8月下旬,老沈转达周培源先生指示:观测需在9月1日前结束,务必回北大并提交书面报告。

8月底,陈师傅送我们俩到阳平关火车站等候上车返京。送我们到车站后,陈师傅就回去了。谁知我们在候车时,突然听到广播播报:“前方因暴雨导致道路塌方,车辆停止运行。”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俩不知所措,无法与组织联系,进退两难,只能在车站等候。当时天色已黑,天空电闪雷鸣,下起大雨。站内等候的人不多,冷冷清清,我们心中不自觉地紧张,人也开始犯困。忽然听到有人在呼唤我们俩,睁眼便看见陈师傅,真可谓是“救星”来了。他说:“老沈派我来接你们,改变行程,开车翻越秦岭到宝鸡,再乘火车回北京。”

天气恶劣,翻越秦岭谈何容易?陈师傅安慰我们道:“你们别害怕,这条路线我已经行驶过很多次了。天气虽然不好,也比战场上空中有飞机轰炸、地面有枪林弹雨要强得多。我会安全把你们送到宝鸡,放心吧!”随后又说道:“你们可不能睡,要打起精神,我们会顺利到达的。”

在漫长的翻越秦岭的途中,道路坎坷不平,弯道较多,经常爬坡和遇坑洼,吉普车颠簸得厉害。我们俩即使困乏也不敢入睡,只能睁着眼,借着闪电,才勉强看到车外不清晰的山形和树木,一路上相遇车辆寥寥无几。经过大半夜的行驶,次日清晨我们安全到达宝鸡火车站,买到了回京的票。

到达北京站下车,随后便见到学校司机张师傅来接我们。张师傅让我们把汇报材料先给他,他能最及时地将材料交给周老,请我们放心。

晚饭后我便动身前往岳父家中,当时我爱人预产期将至,住在娘家。进屋见到岳母,她问道:“这些日子你到哪里去了?怎么连封信也不写?”我未作声。岳母开始着急,反复地询问,我才慢吞吞说:“纪律不允许。”这一回答,岳母立刻表示理解,并告诉我,我的爱人已经于8月29日生了个男孩。

我参加观测的这个“653工程”,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当时,国家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为了给三线地区国防工业提供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也为了自身安全,国家做出一线地区的重点高校重点专业内迁三线的决策。北大分校被命名为“653工程”。1965年5月,高教部部长蒋南翔与周培源一行来到陕西为“653工程”选址,最终确定在汉中。我们这一次气象观测,就是为汉中分校建设做准备。

我们返回北大后,北京大学“653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到1967年上半年,基本落成。1969年,北大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系迁到汉中分校,由此正式开启了汉中分校近十年的办学历程。

尽管在这一次神秘的任务中,十分遗憾地错过了儿子的出生,但是能够为汉中分校的建设作出一点贡献,我也觉得很值得。

参与“728工程”——为国家核电事业服务

1973年暑期,大气物理教研室陈家宜率领包括我在内的教员和学生共40余人,参与“728工程”实地考察,进行气象观测。

“728工程”是我们建设第一个核电站的工程代号。20世纪60年代,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相继试爆成功,党中央与一些科学家又把目光转移到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即核动力电站的建设上。1970年2月8日,周恩来总理作出批示:“二机部不能光是爆炸部,要和平利用核能,搞核电站。”此后,有关方面很快采取了行动,根据周总理批示的时间,命名为“728工程”。

“728工程”选址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秦山镇杭州湾畔,濒临东海杭州湾,背靠秦山,这里风景如画,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靠近华东电网枢纽,是建设核电站的理想之地。

徐金宝正在进行气象测绘

我们到达次日,指挥部领导为我们介绍了该工程区域的初步设计,请我们帮助做好建设前期选址工作,进行气象考察。

随后,我们进行实地视察,根据他们的设计位置,我们也选择了初步的观测点。站点选好,很快便开展气象观测,包括地面和高空,日夜轮班定时观测,在我印象中每个观测站各有小棚供休息和存放仪器。观测的目的是掌握当地海陆风、逆温层演变规律的一手资料。

观测工作开展约一个月结束,指挥部举办欢送“宴会”,会上很热闹,虽然食品不太丰富,但啤酒敞开喝,用装开水的白色保温桶盛装,有很多桶,大家喝得很高兴。主办方再三说:感谢北大师生,你们昼夜野外观测,工作很辛苦,这件事不仅是帮助我们,更是为了我国发展核电站建设。

陈家宜老师代表师生发言:北大会支持这项工作,我们会持续将这项工作深入地进行下去,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后来,我们还持续参与这项工程。到1984年,我参加这项工作到秦山的次数已记不清。进行的实验、观测项目逐渐增加,观测手段也不断完善。观测所取得的实测资料,经整理、分析研究,为工程选址提供了有力度的气象保证。

经过周密筹备,秦山核电站于1985年正式开工。这是中国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它的建成结束了中国无核电的历史,成为中国自力更生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能够为它作出一点贡献,也是我的荣幸。

此外,我们还参与了一些相似的项目的气象观测,如清华大学原子能实验站、锦西造船厂(葫芦岛造船厂)等。

利用仪器开展科研

我管理的实验室之一是气象观测室,拥有较多较齐全的气象仪器,还有国际标准仪器(如绝对辐射仪)等。它供大气探测课教学示范和校内外学生实习专用。

但是,众多仪器利用率比较低,我常常思考,能否将这些仪器多发挥作用。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可以将相对日射仪(人工操作,以微安计指针读取数据),改装成自动跟踪太阳昼时运行,用电子电位差仪做自动记录。这样便能测得太阳辐射能量的连续数据。

于是,我绘了一张“装配配件”图纸,请校仪器厂师傅加工。改装仪器取得成功,便进行试测实验,也获得了成功。随后我便开展日常的观测。观测点设在物理大楼北楼平台围墙上。

从1997年初冬开始,每天日出时我将仪器安装、调整好,连接好室内的记录仪,开机便能测得一天连续观测数据,一天中只需巡视数次,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和记录状况。如发生意外,只需稍做调整,仪器便能正常运行。日落后再将仪器拆下保存好。观测期间,如遇下雨下雪,要及时将仪器拆下,防止雨雪淋坏,停止测量。

每天晚上,我将记录纸取下,做“订正工作”,采取十分钟一个数据,经换算成太阳辐射能量的数值,抄写在表格内。

一天清晨,我正准备观测,在大楼里遇见了仇永炎先生。他好奇地问我,这么早来上班,是有什么事?我告诉他,我要到楼顶做观测准备工作,是我自愿做的一个观测项目。事隔数日,仇先生到我实验室问我道:金宝,能看看你开展的什么项目吗?我急忙领他上楼顶,请他查看了观测仪,并讲述了我的想法,还请他看了实验桌上的记录仪,记录着观测数据的“弯弯曲曲”的曲线。仇先生便说:这种观测有点儿意思,改进了原来的形式,能自记一日资料。随后他问我想研究什么问题。我回答:先观测,积累资料,等资料多了,想下一步研究。先生高兴地说:“对啦,没有数据,谈不上研究。”他还嘱咐我一定要坚持观测,观测多年,积累的资料多了,研究工作就有基础。他还说这样做很辛苦,要我注意身体。

此后我便经常主动向先生汇报观测的进展情况,请教一些疑难问题。有一次我谈起观测记录中有些现象,能否做湍流谱分析。先生反问道:“你会做谱分析计算吗?”我回答:“我只知道点皮毛,谱分析太难太复杂,计标工作量特别大,我无能力只是想想而已。”先生告诉我说:“谱分析程序我有,你可以试试。”几天后,仇先生告诉我,已经安排我到200号计标机房去上机,让我做好准备,充分利用资料。上机后,很快便得到了计算结果。

回忆起这些经历,我感慨万千,一位在气象界有名望的北大教授,还能百忙之中关心实验员的成长,如此平易近人,真是令人感动。

这项观测我坚持进行了五年多,获得了相当多的太阳辐射能量数据及白昼变化情况的原始资料。付出辛勤的劳动,便会得到一定的收获。我的尝试,得到了回报。我不仅在专业刊物发表了几篇文章,还多次参加学术研讨会。

伴随着祖国的发展,我也逐渐成长,尽管我只是一名实验师,但是也有幸参与了国家的一些重点工程,为祖国建设尽了一点绵薄之力。我希望青年学子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立足于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树立爱国心、强国志,把个人的成长融入祖国发展、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之中。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