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波特伦·谢弗德教授访问文研院

应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的邀请,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欧洲经济思想史协会荣誉主席,法兰克福大学高级教授波特伦·谢弗德(Bertram Schefold)于2019年9月1日至10月31日访问北京大学。作为文研院的特邀访问教授,波特伦·谢弗德在文研院和北大经济学院分别作了两场主题讲座,参加了多场文研院的学术活动,与来自北大校内外的经济学者、历史学者和北大的同学们进行深入和广泛的交流。

波特伦·谢弗德

波特伦·谢弗德,1942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的一个学术世家,其外公是德国人类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其父亲是欧洲著名考古学家。得益于家学渊源,波特伦·谢弗德早年深入学习了数学、哲学,在巴塞尔大学取得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学士学位。后来,在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师从罗宾逊夫人、斯拉法和卡尔多等人,成为新剑桥学派的重要成员。在“两个剑桥之争”中躬身入局,与萨缪尔森、希克斯等人进行学术争论。自1974年之后,波特伦·谢弗德正式开始在法兰克福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至今已逾四十多年,期间曾任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欧洲经济思想史协会主席、现任荣誉主席。波特伦·谢弗德在资本理论、经济思想史、环境经济学等领域出版了五十余本著作,发表了三百余篇论文,并撰写了众多的学术评论。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国、意大利、日本、挪威、印度等国家,作为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在欧洲,曾参与编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权威。主要著作有Great Economic Thinkers(上下卷),Normal Prices, Technical Change and Accumulation, Studies in Political Economy,Joint Production and Other Essays,编著Business Cycles in Economic Thought

2019年9月7日,波特伦·谢弗德参加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黉门对话:外来文化传播与中国金融业创新”。参会者围绕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和金融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广泛交流。波特伦·谢弗德从欧洲经验出发,介绍了“新费雪效应”以及欧洲央行在金融实践中的操作。他的发言为此次对话增添了国际化的色彩和更广阔的交流背景。

9月18日,波特伦·谢弗德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讲座——“欧洲如何崛起:经济知识在制度构建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工业革命为何发生在西欧,而不是同时期的中国、印度、阿拉伯?无数的学者都给出了纷繁的答案。波特伦·谢弗德将目光转向经济知识的增长。在中世纪末期,西欧人对经济体系的理解经历了巨大的飞跃,学者对高利贷、利息计算和众多经济现象进行探讨,民众对于经济知识的理解也在深入。这都促进了更加适应经济增长的制度的构建和变革。经济知识的积累,是欧洲经济发生质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主持讲座,平新乔教授、周建波教授、郝煜副教授参加并作发言。

波特伦·谢弗德在经济学院举办讲座“欧洲如何崛起:经济知识在制度构建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9月25日,波特伦·谢弗德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关于《资本论》中“转形问题”的主题讲座。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价值转化为价格,这一关键问题是历代学者争论的焦点。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在随机系统中,价值转形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张亚光教授主持讲座,平新乔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聂志红教授参加并作发言。

9月27日,波特伦·谢弗德参加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成立大会。波特伦·谢弗德以欧洲经济思想史协会荣誉主席身份,对经济史学系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发言指出经济史研究对于经济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寄语未来,祝福北大经济史学系。

10月7日,波特伦·谢弗德在北大文研院举办主题讲座——经济学的普适性:现代经济学对古代欧洲资本主义形态的解释力。经济学标榜自己是对经济系统的普遍性解释,那么,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形态是否可以作为“标本”进行分析。他从19世纪欧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入手,介绍了历代学者的观点,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众多文研院的邀访学者参加,并展开热烈讨论。

波特伦·谢弗德在文研院举办讲座“经济学的普适性:现代经济学对古代欧洲资本主义形态的解释力”

10月17日,波特伦·谢弗德在文研院邀访学者交流会上作主题报告——“《盐铁论》:经济思想史中经典著作”。他在欧洲学界极力推广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关注和研究,并选择《盐铁论》作为经典著作进行研究。波特伦·谢弗德认为《盐铁论》中蕴含着现代经济思想的萌芽,并和《管子》一道,成为影响中国两千年经济治理的经典性著作。

常务副院长渠敬东为波特伦·谢弗德颁发邀请访问教授聘书

在中国的两个月期间,波特伦·谢弗德还受邀到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和青岛大学进行讲座和交流活动。

在中国的访学经历,给波特伦·谢弗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波特伦·谢弗德和文研院的邀访学者以及校内外的中国学者进行交流讨论,深入交换意见,既为中国学者提供了欧洲视角,也为教授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