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举办2020年定量遥感线上学术沙龙

定量遥感是遥感领域迅速发展的学术前沿之一。2020年7月25日-30日,北京大学举办了第十七届“定量遥感”暑期研究生课程班。为了活跃学术思想、鼓励学术争鸣,“定量遥感”暑期研究生课程班会务组决定举办线上学术沙龙,促进研究生听课人员之间横向学术交流。

课程班会务组在2200多人报名线上听课学员中,广泛征求定量遥感学术沙龙议题。在提交的多个讨论议题中,分别从定量遥感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的角度,筛选并凝练出4个定量遥感前沿方向的学术讨论主题,在互联网上将线上讨论主题与学术沙龙举办时间提前通知。线上学术沙龙参加人员多数为研究生,也有少量本科生、青年老师和特邀专家。沙龙采用研究生主题发言与学员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次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到二小时不等,主持人最后总结。

7月25日晚上举办的学术沙龙,围绕“辐射传输理论再认识”主题开展讨论。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吴自华作了“辐射传输的再认识”的主题发言,他从微观物理学入手,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学者在辐射传输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也阐释了他对辐射传输理论的新认识,指出新方法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得到矢量辐射传输方程,夯实了辐射传输的理论基础,从物理机理上说明了辐射传输理论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主题发言之后,参加该学术沙龙讨论的国内外学员,结合各人在定量遥感理论和应用研究中的经验与实践,各抒己见,学术探索氛围浓郁。

“辐射传输理论再认识”学术沙龙部分参与人员线上云合影

7月26日晚上,定量遥感暑期课程班学员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陈晋老师主持的学术沙龙。围绕“高光谱遥感混合像元分解”讨论主题,研究生张赤山结合科研取得的新认识,做了主题发言。他指出混合像元分解过程中端元变异性是最主要的误差来源之一。结合他所在研究团队在高光谱遥感混合像元分解开展的工作,阐述了通过理论推导的方式解释了端元变异性对LSMA的影响过程,并揭示了端元变异性对混合像元分解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他介绍了所在研究团队取得研究成果,这包括形成一个评价现有方法的统一的理论框架,并对主流的LSMA模型进行了评价。主题发言之后,参加人员在学术沙龙中对热点问题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讨论,如理论推导部分中并未考虑非负约束的情况是否会使得结论的适用性受限等。此外,大家还对城市遥感中VIS(植被-不透水层-土壤)三端元模型应用进行了讨论,在讨论发言过程中,特邀专家武汉大学钟燕飞老师等人针对高光谱遥感混合像元分解前沿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学术沙龙主持人针对大家讨论的问题做了总结与点评。

7月28日晚上,受课程班主持人委托,南京大学张永光老师主持了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遥感(SIF,植被叶绿素荧光遥感)研究生学术沙龙。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吴霖升做主题发言,他概括性地总结SIF遥感的发展进程,通过经典案例阐述了SIF应用,并结合个人认识阐述了SIF未来发展。学术沙龙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刘新杰作了“SIF-GPP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讨论”的主题发言。在讨论发言过程中,参加沙龙讨论学员与B站听直播的学员针对SIF应用潜力、SIF是否能够取代反射率植被指数等五个热点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最后张永光和中科院刘良云老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回答。

7月29日晚上,围绕无人机定量遥感应用与服务涉及的瓶颈问题举办了研究生学术沙龙。北京大学任华忠老师主持,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见礼博士生做主题发言。他结合参与重点研发计划“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的科研实践,从目前无人机遥感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入手,分别介绍了无人机定量遥感、多机协同组网遥感观测技术体系、多机多载荷下的遥感机理研究、复杂场景下的多机协同组网遥感应用与服务等内容。针对主题发言,参与人员开展了热烈讨论。讨论过程中,任华忠老师邀请北京大学任翔博士生分享了他从事的无人机热红外视频流的地理信息增强与目标检测跟踪研究工作。B站网友参与沙龙讨论热情很高,在互动讨论中提出了多个问题,请求沙龙主持人给与说明或者解答。大家对沙龙讨论主题兴趣盎然,认为无人机定量遥感应用与服务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前景。

北京大学“定量遥感”暑期研究生课程班举办线上学术沙龙,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术讨论平台,它促进了研究生听课学员之间横向交流,有利于弥补线上“定量遥感”课程教学缺乏学术讨论的“短板”,发挥了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创新活力的功效。四场学术沙龙线上讨论实况,通过BiliBili网站直播。应听课学员要求,学术沙龙讨论被多次重复播放,社会反响良好。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