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不忘初心,科学报国——北京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评论之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兴学图强”是北京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的根本使命,是北大与生俱来的、骨子里的基因。

100年前,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带着“寻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高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走上教育兴国的道路。

随着蔡元培等先贤改造北京大学,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也成为中国最早介绍、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

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衣胞之地”,党的初心与使命早已融入北大的精神和血脉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一代代北大人牢记党创建和奋斗的初心,继承和发扬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传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敢为人先,潜心研究、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形成了“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

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艰难困苦中,北大依然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创造了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守护学术的火种,竖起了“科学救国”的旗帜。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两弹一星”到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从成功提取青蒿素到联合研制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北大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领域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性科研进展和科技成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兴国”的主旋律。

1961年,曾在北大求学并工作的物理学家于敏正处在核武器研制的重大成果突破时刻,因为国家需要,毅然放弃已经做出出色成绩的科研方向,转到氢弹研究,从头开始,自起炉灶,仅用两年8个月就研制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开创性地填补了我国氢弹理论领域的空白,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作为唯一一位为中国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工作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从北大物理系毕业后赴美留学的郭永怀在新中国成立后,冲破重重阻力,义无反顾回到国内,隐姓埋名,投身到我国核武器研制当中,将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的科研事业。他曾说:“我只是新中国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我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因飞机失事殉职。当人们辨认出遗体时,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抱在一起,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

改革开放以来,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后来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持续引领时代进步、造福人民造福世界,北大人奏响了“科学强国”的最强音。

从量子化学到配位化学,再到核燃料化学,直到最后的稀土化学,徐光宪始终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四次改变科研方向。

“当代毕升”王选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曾深情地说:“我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21世纪中叶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强国,我能够在有生之年为此作了一点贡献,已死而无憾了”。

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兴国,再到科学强国,一代代北大科技工作者把科学精神与报国情怀相结合,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在神州大地上竖起了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

最近,于敏、王选、钟南山、屠呦呦、王忠诚、吴大观、吴文俊、陈俊武、林巧稚、郑学勤、顾方舟、彭加木、蒋筑英等北大教师校友被评为改革开放先锋、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称号。这进一步展现了北大人“科学报国”的光荣征程。

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北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科学报国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