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思政实践课 | ​五条主线引领实践 北大青年继续前行

编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举国战“疫”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迎接建党百年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着眼时代命题和现实关切,2020年思想政治实践课程设置“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扎根沃土决胜小康”“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五条主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作为课程主持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主讲单位,教务部作为主管单位,校团委作为执行单位,协力推进思政实践课方案完善和实施。100多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纲思政实践课任课教师,25个开课院系书记或院长全部参与带队,在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课教学;100多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研究生党员担任思政实践课助教;3226名选课学生正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追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触摸新中国的发展脉络,在抗疫主战场感受战疫精神,在改革主阵地见证发展力量,在历史大变局中读懂中国未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2020年北京大学思政实践课程设置“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不畏艰险 冲锋在前”“改革开放 五位一体”“扎根沃土 决胜小康”“一带一路 命运共同体”5条主线。各院系以五条主线为指引,选取优质调研基地,通过线上参访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践行初心使命,寻访战疫故事,学习改革开放史,了解脱贫现状,理解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方略。通过扎根祖国大地的实践,引领北大青年不断坚定信念,向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中国自信、有世界眼光的新时代大国青年迈进。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站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成立100周年的特殊节点上,追寻党的历史足迹,重走习总书记奋进道路,是2020年北大思政实践课程的重要主线之一。外国语学院、政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等多院系纷纷开展线上线下实践,带领学生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亲身感受总书记奋斗历程,引导学生勇担新一代北大人的使命和担当。

7月10日至12日,外国语学院开展甘肃张掖“弘扬革命精神,助力西部发展”主题思政实践线上课程,在与中共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共建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丰富的影像资料和历史史实学习了西路军浴血河西走廊的艰苦征程,深刻体会了革命先辈崇高的革命精神。在主题团日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不仅了解了西路军英烈的感人事迹,也互相主动介绍和分享身边的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在密切的共同交流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党的革命事迹,也更深切意识到作为青年人,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继承、学习和弘扬可贵的革命精神。

7月25日至27日,新闻与传播学院云南宣威思政实践团以“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主题开展线上思政实践活动。追随北大校友樊锦诗先生的脚步,7月26日,实践团举办了以“国之所需,心之所向——我心归处是敦煌”为主题的线上座谈会。同学们通过纪录片的娓娓讲述,回顾了樊锦诗先生五十六载的坚守岁月,纷纷表示必将胸怀家国、锐意进取、严谨治学,传承北大精神和莫高精神。告别敦煌后,实践团“来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共同观看了北大基层选调生纪录片《初心和使命》,聆听了奋斗在青海、河北两省基层的7名北大选调生的感人青春故事,深刻体会了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所表达的对青年人的关切和期望,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新传实践团成员集体学习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精神

回望历史来路,不忘砥砺前行。7月24日至7月28日,艺术学院赴南京市江北新区开展以“探江北创新路,聚青年强国力”为主题的思政实践课程。实践团先后去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工运革命纪念馆进行实践学习,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近代史的苦难历程和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先进事迹,也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振兴祖国的信心与决心。参访与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进取意识,增强了历史荣辱感和民族使命感。

艺术学院实践团成员重温入团誓词

8月3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四川宜宾思政实践课程团队在宜宾集结,正式开启了在宜宾的思政实践活动。在学院党委书记李海燕,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姚静仪以及校团委副书记闫立佳的带领下,实践团全体成员到达宜宾市烈士纪念馆,并向宜宾烈士英名录献上鲜花,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实践团随后又去往宜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庄抗战文化馆,这里延续着中国最艰难岁月里的文化血脉,并与北京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亲身实践,同学们在大山里的村庄切身感受烈士们绵延的的不屈与坚韧,在旧址遗迹中体悟抗战的艰难岁月,与前辈们持守的初心深刻共鸣。

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在抗击疫情的实践中,无论是冲锋在前的一线疫情防控人员,还是坚守岗位的每一个平凡人,都表现出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这是我们取得战“疫”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也构成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广大青年人成为抗“疫”各个战场的主力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人的理想与使命,彰显着青春的蓬勃力量。

7月25日至27日,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宏泰城镇建设开发经营公司爱国主义实践基地的支持下,开展以“同习抗疫精神,勇担时代之责”为主题的线上思政实践课程。25日下午,实践团成员与基地代表进行主题为“学习先进事迹,弘扬抗疫精神”的线上座谈会。基地代表通过视频向同学们介绍公司在沪昆高铁曲靖北站及玉林山水小区进行的抗疫防疫工作情况,抗疫先进代表王秋瑕现场分享自己的抗疫故事后,同学们对地方抗疫经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6日,实践团继续围绕活动主题,结合专业特色,共同观看央视融媒体系列微纪录片《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并将其作为专业案例,从专业视角对纪录片的第一人称视角叙事方式及微型故事传播方式进行解读,对如何在新时代融媒体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危机关头担当媒体人的责任有了全新认知。

实践团成员共同观看抗疫纪录片

改革开放,五位一体

回望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2年光辉历程。各行业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对外开放,迎来了一次又一次腾飞和胜利。2020年北大思政实践,鼓励青年学生走进改革开放前沿地区,感受改革开放在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勇担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去。

风起南海滨,潮涌珠江口。8月3日,光华管理学院“沃土计划”赴广州南沙思政实践正式启动。实践团师生在南沙区政务服务中心听取南沙区营商环境,实地了解了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情况,听取南沙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一体化的新型服务体系情况介绍;前往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听取粤港科技合作、创新创业有关情况介绍,在南沙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展厅和明珠湾规划展览馆,详细了解南沙科技创新发展情况以及南沙科学城、明珠湾起步区、大湾区重要CBD规划建设情况等等。在“扎根沃土、勇担使命”主题团日活动暨交流座谈会上,同学们踊跃分享实践所得,表示将在走入基层、走进前沿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在社会大课堂中实现自身价值。

光华管理学院“沃土计划”广州南沙实践启动仪式

扎根沃土,决胜小康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思政实践序幕依然拉开,多院系纷纷组织学生深入脱贫一线,学习脱贫攻坚中的先进事迹,全面了解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现状。

7月28日至30日,城市与环境学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开展“聚焦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思政实践课程。大石山区的凌云县,地形崎岖、发展资源匮乏,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当地农民深陷贫困。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实地参观、入户访谈、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调研凌云县“红色为基,绿色为凭,古色为底,特色为擎,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脱贫攻坚实况,了解当地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坚决贯彻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多项举措的脱贫经验,并访谈了全国劳动模范郁再俭支书,学习他带领平怀村翻身致富的事迹,了解了基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工作实际。

实践团成员在下甲镇平怀村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7月29日至31日,历史学系部分学生赴赣州市赣县区开展了以“红色古都的脱贫攻坚之路”为主题的思政实践课程。在五云镇的村圮中、田垄之上,上丹村委书记为同学们介绍了大棚中的先进机械和现代化耕种技术,而曾纪泉等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的示范作用则带动了该地区大规模产业化种植的发展。遮风挡雨的大棚为蔬菜撑起了平安,也为村民撑起了幸福。统筹协调、合力发展,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江西省政府利用赣南的稀土资源,与中国科学院通力合作,大力推动稀土研究所建设,同时大力引进人才、发展企业,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将稀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赣州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

8月2日,新闻与传播学院思政实践团与云南曲靖会泽县中小企业孵化实验实践基地合作对接,以“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为主题开展线上思政实践活动。通过线上座谈和直播参访,同学们了解了优秀企业禾农食品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具体业务,走进车间进一步观摩了产品从生产到包装的整体过程,深入认识在脱贫攻坚中先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模范精神和引领创新发展的独特作用。随着实践进一步深入,同学们通过座谈、访问等深入挖掘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的先进事迹,纷纷表示要将思政实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助力地区发展,谋求全人类共同利益。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用亲身实践学习和领悟国家重大方略,体会“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是2020北大思政实践的又一重要主题。这一主题实践致力于培养同学的大局观、世界观,引导同学在坚持国家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基础上,放眼世界、立足未来,争做新时代大国青年。

7月21至25日,考古文博学院组织师生赴福建泉州开展“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线下主题思政实践。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无论是在古代中国对外交流史上,还是在现代“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泉州市申遗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前往开元寺、南外宗正司遗址、市舶司遗址、清净寺、天后宫、九日山祈风石刻、清源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洛阳桥等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进行参观调研。同学们回顾了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对泉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深刻理解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立志成为合格的考古人、合格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者。

考古文博学院实践团参观调研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各院系的思政实践活动正按部就班、如火如荼地展开,青年们奔赴大江南北,从线上线下将理论联系实际,将专业联系实践。五条主线的思政实践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和青年需要,不仅使得同学们在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综合素养方面得到提升,更在理论与信仰层面也获得了极大感召和同心引领。

亲身走过的每一寸土地,调研基地的每一个分享,采访对象的每一桩事迹,优秀榜样的每一个故事,都让同学们体会到时代命题如何同鲜活个体紧密相连。相信随着思政实践课程的进一步开展,在路上的北大青年们将会有更深刻的体悟,更加坚定“发挥自身优势勇担时代使命”的信念,将个人理想的奔腾融入祖国建设、国家发展奔涌洪流中。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