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研院和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共同推出“科学·文明”系列学术讲座

2019年10月起,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与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共同策划,邀请海内外科学史及科学与人文交叉领域的一流学者,推出“科学·文明”系列学术讲座。

微信图片_20191025140458_副本.jpg

活动海报

现代科学在西方的诞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从历史来看,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又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并且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而增加。与此同时,与科学发展的初衷相背离的生态危机、伦理危机、价值危机等也接踵而至,人类对其文明进步的前景谨慎乐观。未来科学走向何处?人类文明又将因此而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是“科学·文明”系列讲座希望探讨的问题,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引发知识界和社会公众对文明中的科学问题的关注。

10月22日晚,“科学•文明”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北大文研讲座”第一百四十三期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报告厅B101举行,主题为“科学与文明之问”。首场讲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主讲,文研院院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小南主持。300余名师生聆听讨论,现场座无虚席。

邓小南介绍了该系列讲座的发起背景。她指出,“科学•文明”系列讲座希望能够搭建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对话平台,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激活科学与文明这个经典性对话。她希望大家通过讲座,在文明的视域中认识科学的意义,在科学的基础上促进文明的养育,为中国科学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思想生机与活力。

讲座伊始,韩启德即指出,若讨论科学与文明,应当针对三个方面的系列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首先需要回答科学是什么,进而思考科学与文明的关系为何,最后讨论在中国的背景下科学与文明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特殊性。

韩启德作讲座

韩启德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首先,若要回答科学是什么,需要理解存在的关于科学的不同定义,关注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探讨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的深层次影响,从科学演化的角度判断当前科学是否处于以及处于什么样的突破阶段。其次,讨论科学与文明的关系,需要在理解什么是文明的基础上,讨论科学发展是否一定与西方文明深度绑定,科学是否一定需要转化为技术才能影响文明,人类社会是否能控制科学发展的方向等若干问题。最后,至于中国背景下科学与文明的特殊关系,既需要从历史的角度讨论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的存在,传统文化对于科学产生和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也需要基于现代中国的发展,分析当前中国科技在世界上所处的水平地位,并尝试探讨何为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环节。

现场观众提问

自2018年以来,文研院先后推出“跨学科视野下的制度研究”“文明之间:交融与再造”两个系列讲座,都以角度各异的交叉视角关注制度研究和文明研究的不同面向,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此次与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合作推出的“科学·文明”系列学术讲座,预计分为十讲,将于2019年秋季学期及2020年春季学期分别推出。

延伸阅读韩启德:科学与文明之问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