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荣获“北京市模范集体”称号 张柳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0年12月22日上午,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荣获“北京市模范集体”称号,重症医学科张柳副主任医师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获奖证书

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每五年评选一次。2020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评选工作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突出体现首都“高精尖”产业特点,评选出来的先进代表是首都各行各业的精英,是首都职工群众的杰出代表,体现了首都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展现了首都劳动者的时代风貌。

北京市模范集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34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接管病区攻坚重症救治,坚守前线两月余,为当地危重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医疗队通过科学施策、精准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救治成功率达到了96%,用实际行动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4月6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武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任务凯旋,4月20日在京结束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全队零感染,谱写了一曲攻坚克难、敢打硬仗的壮丽凯歌。

与此同时,医院在首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初始即作出快速反应、进行了全面部署,建立了科学严谨的疫情防控体系,提高全院全员防控级别,开展全员培训和全员管理,加强门诊住院管理和物资保障,科学分组搭建抗疫人员梯队,为医院发热门诊、急诊等重要抗疫阵地的有序运行提供人员保障。

从北京市第一例武汉输入病例在人民医院成功识别及时诊断处置,到直面新冠遭遇战时,妥善处理院内疫情,实现零感染、零意外,医院始终科学有效部署感染防控,经受住实战考验。

医院临危受命成为北京市首批核酸检测机构,1月27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在首都疫情防控关键时刻,筑牢医院抗疫防线的同时,共计派出391人次医护人员支援大兴区、西城区、丰台区等地区和机构开展核酸检测。同时对空间、设备、人员等进行进一步布局,48个小时内改建完成核酸检测实验室,单日核酸检测能力迅速提升到万份以上,最大限度提高核酸检测能力,为首都人民筑起一道行之有效的疫情防线。

在这场防控阻击战中全院职工始终团结奉献、无私无畏、专业严谨,从全员管理到后勤保障,不仅筑牢了医院疫情防线,更是为打赢首都抗疫保卫战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为中国人自行筹资创建的第一家综合性西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从一个世纪前医院创建者伍连德博士成功抗击鼠疫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控制传染病的壮举,到钟惠澜教授毕生研究热带病,从陶其敏教授研制成功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到医护人员英勇无畏抗击非典,从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奋战新冠,到传播“中国经验”助力全球战“疫”……仁心济民、救民于危难之际的“人民”底色绵延百年,始终为了人民的健康而奋斗!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重症医学科张柳副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从一开始就和灾难救治密不可分,就注定了守住生死线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出100%的努力,受任于疫虐之际,奉命于病难之间,我将继续坚守在生死之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生死线上的守门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张柳医生大年初一接到了医院组建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的通知,没有丝毫迟疑,立即报名参加。初二一早,就告别父母妻子和7个月的宝贝,奔赴前线。

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长,面对重症救治这一抗疫斗争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他一边参与改造病区、调配物资,一边制定各种预案,开始几天几乎整宿睡不着,不断盘点各个细节,不能出任何纰漏,一定万无一失。经过不眠不休的筹备,病房改建48h内迅速完成,张柳带领队员们作为国家医疗队的“尖刀兵”,第一批进驻隔离病区,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随着第二、三批百余名大部队的支援,救治力量得到加强,开拓重症病区的任务也由1个变成了3个。作为重症医生,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从药物治疗到通气策略,努力为每一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科学精准方案。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越来越多的重症、危重症患者陆续出院,治愈率达到院区最高水平,也远超同期美国、欧洲各国类似患者的预后。2月22日,在武汉前线——他战斗的地方,张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如今已从抗疫前线归来,但重症医学之路还在继续,还有无数个危重患者在等待救治。张柳医生表示,很多人以为重症医生早已看淡生死,习惯了离别。其实,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都会付出100%的努力,只要有一丝微光流露,我们都会和患者一起追逐新生的太阳。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