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迎新】“未名湖”到了!来看看北大的“最”新生

编者按:8月30日,3000余名2018级本科新生正式到北京大学报到,为古朴的燕园再一次注入了新的青春活力。

他们都是谁?有着怎样的光彩?一起看看报到日中的“最”新生吧!

最注定

今天开始,北大校园里就有两个“未名湖”啦。

八点三十分,来自上海的光华管理学院的新生魏名湖来到了邱德拔体育馆迎新现场。寒窗十二载,魏名湖同学终于圆梦“未名湖”畔,这是巧合,也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缘分。魏同学的爸爸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给她取的这个名字,也蕴含了父母对她的期待。

魏名湖

“每次来到北大,在校园里总感觉有人在叫我——‘未名湖在哪里?’‘我们去和未名湖合照!’”魏名湖同学如是说。今天来到迎新现场,魏同学感受到了北大的热情、北大的自由,她期待在未名湖畔度过充实美好的四年。

最早到

清晨六点零五分,中国语言文学系2018级本科生盖佳悦成为第一位在系统中注册的新生。

盖佳悦

她今早五点半便与父母从酒店出发,六点左右到达学校,“因为想看一看,毕竟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而且这个点到的话,也不太会堵车,在办理手续方面也能省下一些时间”。

谈到此时此刻的心情,因为即将和父母分离,开始一个人的大学生活,盖佳悦表示有些不舍,却也十分期待。

最鲜肉

北大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3000余人,他们中有80%都是00后,而年龄最小的仅有15岁。

他们分别是数学科学学院的梁同学和元培学院的郑同学。谈到即将开启的燕园时光,他们都希望能与同学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其中,郑同学还对离家独立生活表达了无比的期待。

谈到即将迎来的独立自主的大学岁月,16岁的生命科学学院王同学说:“大学生活会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责任感,我应该关注的不再只有学习,还要做好对自己的规划。”

16岁的潘同学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没有过住校经历的他并不认为独立生活有什么困难。

潘同学

“食宿问题仍然不用自己操心,唯一的变化就是生活学习的各种事情都完全需要自己上心了,没有父母再帮着安排这些事情。”潘同学充满信心地说,“我要在拥有全国最优质教育资源的北大拼搏,把握各种各样的机会,收获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北大,我来了!”

北京大学在2018年迎来了120周岁生日,和北大有着“最萌年龄差”的新同学们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数院的梁同学说:“北大是一个提供优质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开拓视野、提高自我的平台。祝福北大!”

生科的王同学说:“希望北大继续孕育着自由思想,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发挥社会灯塔的作用。”

最执着

梦想与年龄无关,在2018级新生中,也不乏一部分年龄较大的学生。无论如何,他们都有着对北京大学的执着。

23岁的郭同学来自法学院,他说:“法学院的理念就是我的理念,我非常认同。”他始终相信北大可以帮助他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实现理想,这也是他最大的期许。

另一位都同学来自光华管理学院,22岁,今年是第二次考入北京大学,“考入北大是高中一直以来的梦想,没能在北大完成学业是一个遗憾,希望能够完成未竟的学业。”

今年22岁,来自政府管理学院的尚同学说:“我是在学校的校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你凭什么上北大》,我看了后便暗下决心:我也要上北大。经过努力,我很幸运地进入了北大。”

物理学院的刘同学也表示:“我自己一直想学物理,对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也一直很期待。是这个念头一直支撑着我,如今如愿以偿了,特别地激动开心。”

怀揣着梦想的四位同学,都对即将到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栉风沐雨的120年,北京大学经历了许许多多,凭着“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坚定信念一路走来。

信念催人奋进,即使坎坷重重,也能披荆斩棘。

最天使

今年共有873名本科新生选择将来成为白衣天使,今天到北大医学部报到,来自浙江的邵同学就是其中一员。

她是一个有些害羞的小姑娘,母亲是一名尽职尽责的妇产科医生,受到母亲的影响,她也希望做一名医生。

不过,邵同学的这个想法开始并没有得到母亲的支持,因为母亲觉得学医很辛苦,未来的工作更是艰辛。尽管如此,她仍然坚定自己的选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好基础,争取将来在人工智能和中西医结合方面继续研究和深造。

初入北大的她感受到学校整体氛围非常温馨,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最幸运

每年迎新现场的绿色通道,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这背后是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不懈的努力和完善的双轨驱动式资助体系。

在经济资助方面,从招录到毕业,资助中心全程陪伴,新生报到时的绿色通道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成才支持方面,资助中心提供全方位帮助,包括燕园领航、燕园携手等众多项目。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迎新绿色通道还发放运动器材,提倡学生注重身体健康,并启动了燕园起航EAGLE计划(E-enter融入;A-adapt适应;G-grow成长;L-love感恩;E-enjoy乐享),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绿色通道现场

刚刚“走完”绿色通道的一位新生说:“在刚拿到录取通知书几天后,资助中心的老师就主动联系了我,并热情地向我介绍北大的一系列资助政策,指导我申请燕园关爱助学金,告诉我迎新当天可以领取爱心礼包,学校为新生减免了军训的伙食费、服装费、本年度的保险费。还对我进行心理疏导。

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北大很亲切,助学金办理完成后,老师又通知我注意查收,紧接着又帮我申请电脑,老师们为我做的这些事解决了我的担忧,同时也让我以最好的心态投入北大的生活。

“真的很幸运能够遇见北大,遇见老师们。”

爱心礼包

最幸福

来自数学科学学院的魏昕同学是今年学号最小的同学,被同学们一致认为最幸福也最有趣。

在被保送北大之后,她高三一年在这里旁听,所以对燕园并不算陌生。旁听的一年,她感到北大的课非常有趣,但是考试的话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在过去的一年里,她认为燕园令她印象最深的有新生舞会、129合唱时的《长城谣》,还有非常好吃的120周年校庆时候的喜饼,说到此处,她笑了起来。

魏昕

虽已有了一年的相处,但魏昕同学对即将到来的一切仍然充满了期待和展望。对于大学生活,她说自己和大家一样,想要获得较高的GPA,三四年之后能拿到不错的offer。而近期她希望自己能较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军训和开学时候的考试。

在生活方面,她也期待“有一些宅”的自己在大学能够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远距离

在诸多2018级新生中,一些同学跨过千山万水与北大结缘,他们来自西藏、新疆等地,远赴他乡,求真求知。

吴浩是光华管理学院2018级新生,来自新疆喀什。他于8月24日启程,经过40多小时的颠簸摇晃,到达重庆去看望亲人,此后坐上26个小时的软卧来到北京,29日下午抵达北大。

吴浩

除小学毕业后去过重庆的经历之外,吴浩从未离家如此远。但由于从小父母便不在身边、学校离家较远的缘故,吴浩常常借宿于老师、亲戚家中,高三时还有和同学合租的经历,他一直是一个极其坚强独立的男孩子。问及会否想家的时候,他笑道:“我觉得应该不会吧。”“北京人都非常和善,询问各种事情也极方便。学校环境也很好,是很好的地方。”吴浩字句中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的满意和憧憬。

来自新疆克拉玛依市的元培学院2018级本科新生曾卓,历经四小时的飞行后于24日十时在北京落地。来校之前新疆已然入秋,落地之后她才发现北京仍是夏日,带来的夏装略显不足。此外,她表示时差、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也给自己在北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小问题。但她是一个独立且适应能力强的女孩子,此次独自前来报到,包括之前参加北大金秋营和竞赛课程的培训,也都曾自己一人在北京暂住。

曾卓

谈起25号以来在北大的生活,暑假刚学会骑车的她说:“昨天晚上第一次在人来人往的校园路上穿梭,的确是一种很棒的体验。”

实现了高二以来的梦想——进入北大元培的曾卓,对未来充实的大学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最双喜

此次迎新中,有4对双胞胎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来自重庆的田佳、田缘姐妹,来自江西的叶瑞麒、叶瑞麟兄弟,来自青海的邱中怡、邱康怡姐妹和来自北京的侯依桐、侯依杨姐妹。

来自重庆的双胞胎新生田缘和田佳八点就到达了邱德拔体育馆办理报到手续。姐姐田佳将就读于生命科学学院,妹妹田缘选择了城市与环境学院。谈起选择北大的原因,姐妹俩都提到,最吸引她们的是北大自由包容的氛围。姐姐曾参加了全国优秀中学生生命科学体验营并获得了降分,妹妹则是因为从小关注环境保护而选择城环学院。

田缘和田佳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新生活,姐姐做好了学业方面的规划,希望能够参与更多的学工活动。妹妹则对新生活有一些紧张,希望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交到更多的朋友。

邱中怡、邱康怡两姐妹高中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谈起报考北京大学的原因,她们坚定地说:“不仅因为北大是中国的第一学府,更是因为北大有现代科技与古老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不仅因为北大有独具特色的一塔湖图,更是因为北大有一群良师益友,能给予我们学习生活上的指导帮助,并使我们获得心灵上的成长。”

邱中怡和邱康怡

中怡和康怡希望“在大学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专注并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同时能增强自信,开拓自己的人际圈”。

面对未来,即将就读于光华管理学院的姐姐希望有一个跟自己兴趣相关联的工作,“在这份工作岗位上,我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帮助到很多的人”。

即将就读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妹妹希望“能成为一个科研工作者,默默钻研、不懈探索,发现这个领域中的美好”。

最国际范

2018年秋季学期,北京大学共录取来自34个国家的330名外国留学生本科生。他们将于9月10日正式到校报到。

从国别分布上来看,排名前五的国别分布为韩国、马来西亚、美国、日本、新加坡。从院系分布上来看,主要分布在中文、国关、新闻、经济、光华等文科院系。

留学生们来自天南海北,他们的文化各异、生活习俗千差万别。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汇聚在这里,一个新的家——北京大学。

官微君线上采访了来自新西兰惠灵顿的艾芮琳,她是艺术学院的本科新生,曾获得过两项孔子学院奖学金,在高中汉语老师的强烈推荐下,她选择来到中国、来到北大。

艾芮琳

谈起自己的选择,她说:“因为北大是顶尖学府,在中国以及海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北大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积极的学风给学生们提供了认真读书、灵活思考与相互交流的环境。我希望在北大能够开拓眼界,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增进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同时,我希望在北大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潜力,去追求最充实、最有意义、最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生活。”

艾芮琳希望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做更好的自己,真正地融入大学生活,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也是来到北大的留学生们共同的心愿。

最巧合

“18岁这天来到梦想之地,就是我最好的成人礼。”

报到的8月30日这天,正好也是17位萌新的生日。

即将就读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苏浩南同学坦言道:“感觉很巧,也很有意义。因为今天既是成年的日子,又是进入北大的第一天,算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吧。”

“非常非常惊喜,开学和适应新生活其实给我带来了很多焦虑与不安,本以为是一个人普普通通地度过这一天,”外国语学院的刘冰清同学笑着说,“但是现在知道了有很多新朋友和我在同一天过生日,孤单感瞬间消失,很幸福。”

同样来自外国语学院的王子仪同学表示:“大学入学算仪式,生日走向成人也算仪式,两个重合在一天就更让人印象深刻了。感谢与北大有这样的缘分!”

最权威

据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介绍,2018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共录取本科新生3047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2963人、港澳台学生64人、数学英才班学生20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938所中学;同时招收了来自海外34个国家和地区的330名留学生,及软件工程二学位学生150人。

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873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850人、港澳台学生23人);另录取来自1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62人。

此外,北京大学与空军、海军联合培养双学籍飞行学员录取工作正在进行,预计录取20余人。

校本部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58.2%,文史类考生占比31.7%,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不分文理)占比10.1%。

男女生比例接近6:4,与往年持平。

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3%,农村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生约占15%;少数民族学生约占11%,他们来自水族、佤族、锡伯族、土族、畲族、羌族、黎族、哈萨克族、彝族、白族等约24个少数民族。

今年,新生绝大多数都是“00后”,约占总人数的80%。其中年龄最小的两位新同学出生于2003年,今年刚满15周岁。

在报到当天,共有17位新同学迎来了自己的18岁生日。

学科竞赛录取方面,2017年共有260人参加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国家集训队并取得保送资格,其中140人保送北大;数学、物理、化学三大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国代表队共有13人获得金牌,其中11人选择保送北大。

北大还迎来了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的330名本科留学生新同学。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共有102名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优秀外国留学生被北大录取,成为促进国家间教育文化交流的使者。

期待

“00后”之最,远远不仅如此。

年轻而充满激情的他们,会在这古老的园子里开出怎样的生命之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8级新生,北大欢迎你!

 

延伸阅读:快来认识一下!这对双胞胎“萌新”

 

采访、文字:巴绥涵、张丰哲、黄朝晖、崔婕、许天怡、程格格、十七、温龙、陈思伽

图片:部分来源于受访者

资料提供:学生资助中心、招生办公室、医学部宣传部

摄影:童祎璐、刘月玲

编辑:山石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