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古材料探究“中瑞交流” 再谈当代中外多模式合作——访北京大学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曾庆盈

11月3日上午,在第三分论坛“全球史视野下的文明交流”上,北京大学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研究员曾庆盈以“作为文明对话载体的中国委员会和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作为演讲主题,首次向大家介绍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冷门绝学”研究项目《瑞典藏中国边疆考古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

“只有了解不同的文化之间的思想差异之后,在往后的交流中注意沟通,才能更加顺利地开展合作关系。”曾庆盈指出,这次以“全球视野下的文明交流”为主题的分论坛是一次在诠释学背景下,与不同文明的对话。作为学者,她希望能同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学者进行交流,以多学科多视角,一同聚焦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促进不同文明在和平环境交汇的进程。

曾庆盈认为,现如今中国外交的历史遗留问题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术界,但和20世纪初中国与西方学界初次接触并开展合作时情形大为不同了。100年后的今天,曾庆盈在参与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对世界各地博物馆和档案馆的深入考察中,看到中国与外界的合作交流已经变换了角色,双方更加平等。

在演讲中,曾庆盈回顾了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历史。1927年,来自中国和瑞典等国家的专家组成了一个学术团体,对我国西北地区进行了长达8年的多学科考察,为我国现代学术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与中国开展合作还是相当友好的。”曾庆盈认为,当时瑞典在采矿业上的中立态度对中国的工业需求很有帮助,而在研究成果方面,中瑞专家也“共享”成果——论文一起发表、一起展示。

当时中瑞的成功合作开创了我国学术界中外合作新模式的先河,也让中国吸纳了西方关于科学与国家发展关系的先进思想。“瑞典一直以来都是以强大的科学来建设他们的国家的。”曾庆盈认为,正是对西方先进思想的接触,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意识到中国要迎头赶上,就要建立现代科学机构来发展国家。

曾庆盈还为大家展示了很多在交流合作中看到的资料文献,丰富的资料文献体现出中国的学术地位在不断上升,中国与瑞典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换筹码增加了。她谈到,再次开展学术合作的过程,也是引起国人思考的过程:在不同国力之间的权衡,双方如何取得双赢的合作模式。

曾庆盈认为,中国各领域的学术研究日趋规范化,也更加前沿化。站在国际大舞台中寻求合作是进步的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中国在逐步提升的国际地位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自我定位?如何看待与他国相互关系?如何权衡不同国情以及不同学术环境带来的基础性差异?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开展友好对话?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持续深入探索和不断反思的问题。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