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在中国:现状、挑战与应对——访北京大学李猛教授

通识教育作为世界一流高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既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近代以来,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变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当今中国大陆的通识教育学院大多设立于研究型大学之中,这也为通识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的住宿制书院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汲取世界一流高校的经验,以发挥其在思想品德和行为养成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11月2日下午,在北京论坛(2019)“书院中心的通识教育:国际经验与亚洲探索”分论坛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教授发表了题为“通识教育的教学生态:新时代的通识教育与住宿书院”的演讲,运用调查数据反映中国本科教育现状,深入剖析了重点发展研究型大学的趋势下中国通识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对“住宿书院与通识教育的学习共同体”做出展望,以探寻通识教育的未来发展道路。

现状:绩点中心的学习模式对通识教育的影响

李猛用2019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数据,为我们描绘了出人意料而又无比真实的中国大学本科生群像,反映了普遍存在的“绩点中心的学习模式”。

通过考察同学们在选课、学习与备考方面为“保卫绩点”而作出的一系列努力,李猛归纳出绩点中心学习模式的基本特点——绩点构成了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核心评价标准,成为同学们心目中影响其评奖评优、保研出国的首要因素,这导致所有层次的同学对每门课的绩点都给予关注;此外,尽管成绩不是课程选择和评价的唯一标准,但大部分同学都会通过考察课程的给分情况和退选成绩不佳的课程,以避免绩点受到“拖累”。伴随这种学习模式而来的,是同学们因高度紧张的竞争氛围和学习节奏而产生的疏离感、焦虑情绪和缺乏自信的心理状态。

以绩点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不仅有悖于中国投入大量资源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初衷,也对通识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李猛表示,设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最初目的是希望同学们能探索不同的学科领域。然而同学们往往出于对绩点的顾虑而采取保守的选课策略,不敢选修那些难度较高、给分情况较差的课程。

此外,通识课程的学习模式也受到了较大影响——调查表明,50%以上的同学往往采用每周只花费不到2个小时来学习、考前用6-8小时突击备考的策略,来应对通识课的学习与考核。这种学习模式能否在“思维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成效,是值得通识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的。

挑战: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冲突与融合

针对上述令人堪忧的现象,李猛深入剖析了其主要成因。

首先,中国大学本科生的课程数目普遍偏多,且课程类别及比重的分配也不利于通识教育的开展。李猛指出,中国大多数的四年制大学,主要的课程学习都集中于前三年,且前三年平均每年修读的课程数目是美国大学生的2-3倍。而从课程结构来看,大多数中国本科生的课程以专业核心课为主,本专业相关的选修课其次,最后才是涉及其它学科的自由选修课。由此观之,通识课程不仅在中国大学生每学期选的8-10门课中不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不属于其整个大学教育的核心部分。

其次,以专业教育为主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调查发现,专业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并未从通识教育中获得最大帮助,反而是中间段的学生,即那些最可能直接就业或转行的学生从通识教育中受益颇深。因为当他们离开大学进入社会,那些从大学老师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汲取的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终将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李猛在北京大学第十届通识教育讲习课中所言,“大学的目的在于造就一大批见多识广、有思想的人,也造就一小群训练有素的学者和研究者”。因此,别无选择的专业教育道路终究还是限制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基于上述分析,李猛指出中国与英美通识教育的差异实际源于教育体制的差异。现行的英美教育体制让同学们通过前两年的通识教育拓宽知识的广度,在探索中确定自己的主修科目,并通过后两年的专业教育深入其主修的专业领域。而中国的教育体制则试图让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步进行,加之近年来中国大学普遍加强了转换专业的自由度,促使各专业院系将最重要的专业核心课集中于前1-2学年,导致中国的课程结构与英美传统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恰好颠倒,也因单纯追求知识广度而使得通识教育课程向碎片化、概论化转变。

纵观过去2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各种评比与排名鼓励大学将主要资源投入专业化教育,与此同时,学生因就业与升学压力而不得不提高对绩点的关注度。尽管教师质量、学校基础建设方面的发展促使大学排名直线上升,但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否真正有所改善,这是更加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学生一方面在更大的学习压力下,获取了更多知识,并在更多的挑战中磨练其技能;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学习感受和自我评价实际上有所下降。李猛认为,这不仅是在探讨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时必须直面的问题,更为我们指出了在重点发展研究型大学的背景下通识教育所面临的两个主要难题:其一,从现有的课程结构和时间配比来看,学生无法在通识课上投入和专业课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其二,全校范围内开展的通识课程往往规模较大,且由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组成,导致师生交流和自主讨论学习的匮乏,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应对:通识教育与住宿书院的联结开辟新道路

为了应对现有教育体制下通识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开辟一条中国通识教育未来发展的新道路,以北大元培、清华新雅、中山博雅为代表的通识教育学院所做出的探索是颇具开创意义的。

立足于住宿书院与通识教育的连接点,李猛对建设“住宿书院与通识教育的学习共同体”做出展望。他指出,这一共同体能够在书院层面为同学们提供规模较小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并通过住宿制书院和小班讨论课的形式,营建良好的课后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互动以及同学间的交流探讨,从而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制度与习惯。

演讲的最后,李猛呼吁在场的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中国通识教育建设过程中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除GPA之外,如何建立一个更多元的评价体制,以使学生其它方面的优秀品质得到体现和发展;除课程之外,如何建设一个更优质的学习环境,以使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得以开展和延续。“如果能做好这两点,那么通识教育在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就能找到它落地的根基。”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